APP下载

谁杀死了“史学天才少年”?

2016-05-31王绍礼宋崇升王俊聪

大众健康 2016年4期
关键词:药物心理患者

王绍礼+宋崇升++王俊聪

面对高复发、高自杀的抑郁症,人们对其自杀行为却没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把患者自杀理解为“想不开”、“心眼小”。其实,自杀是抑郁症的一个症状。

2016年2月23日,18岁的“史学天才少年”林嘉文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此时距离他参加高考还有3个多月。

年仅18岁的林嘉文已出版两部史学专著,其中一部还是上初中时写的。著名历史学家、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称,林嘉文是自己见到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年轻的具有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准的作者,称其作品为当之无愧的优秀论著。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原本可以前途无量的天才少年,却以跳楼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让人唏嘘不已、扼腕叹息的同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导致其自杀的罪魁祸首——抑郁症的关注。

据林嘉文所在学校的一位老师介绍,该生患有抑郁症,曾前往医院就诊。在其自杀当天留下的遗书里,有这样一些字眼:“一走了之的念头”,“压抑、恐惧”,“我最终的离去是对抑郁、孤独的排解”,“未来对我太没有吸引力了”,“太没意思了”,“活着太苍白了,活着的言行让人感到厌烦”。从这些词语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悲观厌世的心态。

自杀是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

据统计,全球约有12%的人在一生中某个时期曾经历过严重、需要治疗的抑郁症。权威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2600万抑郁症患者。北京一项调查表明,15岁以上人群中,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6.87%,这意味着,每1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一生中曾经面对这种疾患。

近年来,抑郁症表现出两大流行趋势:总体患病率增加、发病年龄显著提前。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4%~8%。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抑郁症的自杀率高达15%,因此抑郁症被称为“头号心理杀手”。我国每年约有10万人因抑郁症没有得到及时、系统治疗,最后导致自杀死亡,所以说,自杀是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抑郁症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约70%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想法或行为,自杀人群中约有45%~75%患有抑郁症。

与此不相称的是,大约50%~75%的重症抑郁病人被漏诊或误诊(国内识别率仅为15%),只有1/3的病人得到治疗,其中20%的病人没有得到充分治疗,约30%的病人治疗依从性差。如此算来,得到规范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不足10%,这在客观上增加了该病慢性化和自杀的风险。

面对高复发、高自杀的抑郁症,人们对其自杀行为却没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把患者自杀理解为“想不开”、“心眼小”。其实,自杀是抑郁症的一个症状。个别患者有所谓的原因,而大部分患者的自杀是基于对疾病造成的痛苦状况错误的认知而得出的错误判断,自杀者往往认为他们面对的痛苦是无法逃避的、无法忍受的、永无止境的,他们将自杀看作是结束这种痛苦的唯一方法。这些错误信念如果能被周围人及时发现并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悲剧就可以避免。正像这位林姓同学,在外人看来,他的人生路如此顺利、外表如此光鲜、成就如此巨大,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他两年以来灰暗的内心世界。

没有人对抑郁症有绝对的免疫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将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 他断言:“没有人对抑郁症有绝对的免疫力。”

政治家丘吉尔患过抑郁症,给人们带来无限欢乐的憨豆患过抑郁症,著名歌星杨坤、著名主持人崔永远也没能幸免。于是又有人说,学识高、地位高的社会精英,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

“精英群”果真是抑郁症的“高发群”吗?还得从抑郁症人群的性格特点说起。

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都有特征性的认知歪曲表现为:

任意的推断:在证据缺乏或不充分时便草率作出结论。

选择性概括:仅根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便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对积极事物视而不见。

过度引申:在一事件的基础上作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

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件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

“全或无”思维:要么全对,要么全错,这是一种极端化思维,非黑即白的思维。这样的人往往具有“做事认真、追求完美、敏感多思、遇事紧张”的特点,遇到负面情绪时,为了“面子”、“尊严”,乃至“进步”,强扛着压力,尽管内心痛苦压抑,外表却若无其事,甚至面带微笑,不愿向人倾诉。

不管是不是“精英群”,只要是具有这些“易感人格”特点的人就容易产生抑郁。之所以大家认为“精英群”更容易患抑郁症,一方面因为这类人有一定的知名度,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精英群”比普通人所承受的压力更大。

那么,为什么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易感抑郁呢?原因可能有:1.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更加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2.他们常常在自信和自卑之间摇摆不定。3.生理和心理的落差常常使青少年陷入困惑。

是什么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是什么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呢?这是每一个人都迫切想要知道的答案。客观地说,目前学界已经发现了一些导致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但尚无一个广泛适用的确切的直接病因。

通常,抑郁症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就是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家系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亲属患该病的几率比一般人群的概率高出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发病风险就越高。有研究资料显示,抑郁症患者有阳性家族史者高达40%。而据国外报道,抑郁症患者亲属中患抑郁症的概率为:一级亲属(父母、同胞、子女)为14%,二级亲属(伯、叔、姑、姨、舅、祖父母或孙子女)为4.8%,三级亲属(堂、表兄妹)为3.6%。上述现象均说明抑郁症与遗传因素有关。当然,这只是说明抑郁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与遗传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除了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由于幼年期父母养育不当、家庭环境不良而形成素质和性格缺陷,对抑郁的发生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婴儿时期如果母亲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关注不够,回应不足,会影响其成年时期的心理健康。特别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寄养或由老人隔代抚养,更容易埋下心理健康的隐患。此外,社会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学业、职业、人际冲突、经济压力等都可能在抑郁的发生上雪上加霜。

当然,在生物学机制上,目前对抑郁的发生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研究发现,脑内某些区域的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含量降低了,人在心理体验上就会出现抑郁的感觉。目前的抗抑郁剂也是针对以上神经递质来发挥作用的。

此外,青少年起病的抑郁症患者还要注意,部分患者经过短期乃至数年的病情演变,可能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即出现与抑郁截然相反的另一极端:情绪高涨或易激惹,兴奋话多、滔滔不绝,活动增多、闲不住,见人主动热情,做事虎头蛇尾。这种表现被称为躁狂发作。如果在病史中既出现过抑郁,也出现过躁狂的表现,那么诊断就不再是抑郁症,而被称为双向情感障碍。部分双相障碍的患者恰恰就是少年早慧,智力超群,成绩突出,但早在青春期(高中或大学时期)就不幸罹患双向情感障碍,可谓天妒英才。其实,一些颇有才华的人,也是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只不过不为人知而已。

但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都是高智商、有才华的人,只是其中部分患者具有这样的特点。只是天才之殇让人倍觉惋惜,也因此引人注意。

抑郁症患者自杀有先兆

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有:有抑郁情绪,近期发生过急性负性生活事件,近一个月生活质量差,长期的生活压力大,有既往自杀未遂史,亲友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等。

其实,抑郁症患者欲自杀前会有一些蛛丝马迹流露出来,称之为自杀先兆,概括起来包括言语线索、情绪线索、行为线索、生理线索、情景线索。

言语线索:患者反复说“我不想活下去了”,“我想自杀……”,“真希望我死了”,“生活没有意义”,“我的问题谁也解决不了”,“死了比活着好”,“没有我大家会更好”,“我再也无法忍受了”等。

情绪线索:焦虑、抑郁、绝望、愤怒、内疚、无价值感、孤独、悲伤、无望、无助、失控感等。

行为线索:疏远家人和朋友,在学校和工作中表现出退缩,分发财物,与亲朋道别,酒精或药物滥用,自伤或自残行为,严重抑郁后突然的平静。

生理线索:兴趣缺乏或愉快感下降,睡眠障碍,食欲、体重改变或减少,性欲改变或减退,身体健康出问题。

情景线索:突然被所爱的人拒绝,不情愿地离婚或分手,失去重要的目标或梦想(例如没考上大学),感到被所爱的人背叛,所爱的人去世,患上不治之症等。

抑郁症可防可控

自杀虽然是重度抑郁的一个表现甚至是结局,但也是可以防控的。不论抑郁症还是双向情感障碍,尽管需要引起重视,但也不必恐慌。只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治疗,病情大多是可以缓解甚至恢复如常的。很多患有抑郁症的知名人士,现在依然活跃在各自的舞台,就是最好的证明。

抑郁症病因复杂、症状表现多样,一个患者采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自身特点来定,对于轻度的抑郁症,也许单纯的心理治疗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心理治疗对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作用是有限的,中重度抑郁症患者必须同时合并药物治疗,至于患者担心的药物副作用,只要严格按医嘱用药是可控的,无须过分担心。即使服用了抗抑郁症药物,也不意味着终身依赖药物,医生会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什么时候可以停止服药。药物治疗要规范,即足量、足疗程,那种见好就收、动辄停药的想法要不得。上面提到这位林同学患抑郁症后也曾服用药物治疗,但他对药物的副作用似乎有些敏感而不愿接受,最后酿成悲剧。其实,目前的抗抑郁药有很多选择,即使有了一些副作用也是相对短暂而可以耐受的,如果某种药物不适合,还有其他药物可以选择。

当然,药物治疗并非首选和唯一选择,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的综合治疗才是抑郁症治疗的最有效方法。一般来说,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的作用在于减轻、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服药依从性,帮助患者矫正由于抑郁症带来的新麻烦,最大限度地达到心理社会功能、职业功能康复,协同抗抑郁药维持治疗,预防抑郁症复发。

如果将抑郁症等同于心理问题,认为不用吃药,自己调整调整就好了,那就大错特错了。相当多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为这个误解做了注脚。如果患者本人和家属对抑郁能有正确的理解,那么就不会轻视抑郁的治疗,也不会疏忽对抑郁导致自杀的防范,悲剧也会减少许多。

除强调对抑郁症状的治疗外,还要强调预防并化解强烈的人际冲突,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事件的刺激等。抑郁症患者的亲属要多陪伴、多沟通、多交流、多帮助,努力减少负性事件的影响,创造宽松的氛围;患者本人则要善于学习,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努力提高应对外界环境的能力。

抑郁和抑郁症是两回事

人们在生活中会经历一些糟糕的境遇,诸如死亡、失去工作、患有重病等,会让人感到悲伤或失望,但这种悲伤难过并不必然会演变成抑郁症。有个方法可以判断这些悲伤情绪是否是抑郁症的症状,那就是看这些悲伤会不会持续时间很长,能否被其他事物的发生引开注意力,以及遇到开心的事情后,是不是能消除悲伤。如果持续两周以上出现情绪低落、抑郁悲观、注意力难以集中或做什么事都觉得没意思等现象,就需要有所警惕了,最好尽早前往精神心理专科咨询,排查是否得了抑郁症。

心理问题和抑郁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重量级。就像感冒和肺炎一样,尽管两种疾病都可能出现咳嗽,但疾病的性质却天壤之别。如果以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对待抑郁症,那就极有可能会延误治疗,轻视治疗,酿成自杀悲剧的风险也会极大地提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抑郁症患者并没有明显的抑郁情绪,而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身体不适症状,如睡眠障碍(难以入眠、早醒或嗜睡)、乏力、食欲减退、腹胀或腹泻、胃痛、体重下降、心慌胸闷、恶心呕吐、性欲减退、阳痿等,具有这些非典型抑郁症状的患者特别容易误诊。因此,当患者出现身体不适症状,经详细检查没有发现相应的器质性病变时,应警惕是否是抑郁症所致,尽快到精神心理专科求诊。

王绍礼,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硕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精神科杂志编委、北京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常委,专业特长为各类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各类精神、心理问题的咨询。

猜你喜欢

药物心理患者
王振义 放弃专利为患者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恐高患者
心理小测试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
警惕药物的致癌性
同时并用几种药物需注意:药物之间有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