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盟市电视新闻内容如何突破

2016-05-30孙振华

新闻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细节基层

孙振华

【内容提要】当下电视新闻同城竞技的趋势愈演愈烈,尤其是在省会城市,处于劣势的盟市级电视媒体,可谓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但盟市也有盟市的优势,那就是内容,通过突出以基层、细节、农村为主的新闻内容,完全可以“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化被动为主动,走出一条适合盟市电视新闻的特色之路。

【关键词】同城竞技 电视新闻 基层 细节 农村

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台与各中央电视媒体驻内蒙古记者站及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同在一座城市,形成了长期的同城竞技局面。与上级媒体相比,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台作为一个盟市级的媒体,其所处基层的劣势不言而喻,同时又面临报纸、电台、网络等不同平台媒体的激烈竞争,如何在上级强势媒体和同级优势媒体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并占据一席之地进而发展壮大,赢得收视率,走出一条自己特有的电视新闻之路显得格外重要。其实盟市电视媒体与上级媒体既有竞合,又有博弈,必须采用不同的竞争策略谋求错位发展。特别是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盟市电视媒体虽然时刻面临危机,却还有机会,盟市级电视新闻其实大有作为,完全可以找准优势,发挥所长,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化“被动”为“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一、因势而谋——充分利用好本地新闻资源和基层优势

盟市级电视新闻频道所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决定了其不能定位在“能知万国之信息,察世界之新潮”上,這是中央媒体和省级媒体的优势。但盟市电视台也有其优势,那就是盟市电视台与旗、县、区以及街道社区、乡镇农村的距离最近,对当地政治经济社会情况最了解,最容易了解百姓的真实生活,消息来源也更快更生动。因此,盟市级电视台应该立足基层,从最近、最熟悉的方向着手,摒弃“俯视”观众的固有思维,避免高估自己的视角,从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本土之路。但要注意的是,关注基层不是单纯报道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具体事、麻烦事、稀奇事、琐碎事,也不是单纯报道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个性问题。事实上,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共性问题,或涉及大多数市民切身利益的新闻才是盟市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重点。

例如,2014年呼和浩特市出台了《切实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成为全国首个正式发文确定放开限购,取消“限购令”的城市。这个报道一时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不过面对当地多年来积累下来的13万套闲置房,政策的出台却并未对低迷的楼市产生多大影响。笔者以敏锐的新闻视角抓住这一新闻点,经过前期精心策划,采制了题为《房价下降明显,专家解析首府房价下降背后原因》的新闻调查报道。其中很多重要的新闻事实和内容,都是来源于对基层普通市民的采访,一方面是开发商不断改变销售策略,以买房赠送装修、家电、面积等优惠措施吸引消费者,变相降低房价;另一方面已买了房的居民没有购房刚需,而没有房的居民由于经济实力不够,又买不起房,这些信息互相印证了楼盘依旧销售不畅的新闻主题,同时借经济学家之口道出了解禁政策反应迟缓又加剧了人们的观望心理,并对呼和浩特房价将何去何从进行了解析,让受众更清楚地认识到了楼市的前景,把原本新闻中枯燥的规定套路变成了生动的自选动作。该新闻节目在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频道播出后,又被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睛彩·新华》电视新闻频道和新华网转载。由于采访到位、观点独到、有理有据,涉及面广,该新闻还得到了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总编室的肯定和观众的好评,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其实像这样的新闻选题每天在基层都会出现,就看你是否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准确找出基层丰富多彩的新闻源。所以盟市级电视新闻媒体,一定要练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不要一味追求“高大上”,而错失了身边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俗话说:“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几乎所有有重要价值的第一手信息都来自于基层,而不是产生在办公室里或电脑桌上。范长江同志的实践启示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就是因为最鲜活的素材来自基层,最生动的语言来自基层,抓住基层优势,何愁写不出好文章。

二、 应势而动——见微知著以小见大

央视和内蒙古电视台可谓是“站得高看得远”,面对广阔的新闻视角,宏观层面是一目了然。但也正因为此,不可能面面俱到,即使偶尔涉及到具体新闻事件也是时间短、任务紧,所以不免忽视或错过不少有价值的微观之处。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关键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准确地把握细节,呼应主题。其实不管是全国性的政策分析解读,还是反应大多数群众利益的社会生活,最终都要通过人物和细小事件来反映主题。事实证明,一件优秀的新闻作品,除事件本身意义重大外,更要有耐人寻味的细节,文字报道讲求“小切口、大视角”,摄影报道讲求“小细节、大主题”。那么盟市电视新闻记者在采制新闻时,何不因势而谋,打破习惯于从正面看事物的老框框,而从事物的各个侧面细节去观察,或许收获更多,效果更好。

如笔者在2013年采写的《短暂停车遇到的“尴尬”》,说的是不少市民反映多年来呼和浩特市很多机动车停车场对停车一两分钟的汽车也按一小时来收费的新闻。新闻除了介绍事件本身的焦点外,记者对停车场管理员、停车的市民、管理停车场的城管局、制定停车价格标准的发改委以及律师等进行了多方细致的采访,并从各方反映的不同细节中找到了其中的症结所在,同时把本市有关停车的法律法规和外地其他省市的先进做法结合到一起,最终综合了所有停车是否该收费的细节信息呈现给受众。通过对当地停车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的探讨、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中面临的尴尬境地、市民渴望理性停车收费的呼声,剥茧抽丝、层层递进,从不同侧面来引出和佐证主题。新闻播出后,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而该新闻也凭借对内容多个细节的准确把握和深刻分析获得了2014年度全国城市电视台和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协会电视新闻类长消息类新闻二等奖。

老记者常说:“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之所以采要七分,除了会掌握大量的信息之外,还会发现更多不为人知的新闻点和细节信息,将这些碎片化的细节进行分析后整合在一起,再集中反映主题,何愁新闻不“抓人”。其实,细节如果运用得当,对于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刻画人物形象、深化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强化传播效果都会产生积极影响,而这也正是细节的魅力所在。不难发现,有影响的报道大多源自于记者在深入采访、细致调查的基础上反复研究,直到把报道主题彻底破开。所以盟市电视新闻记者要学会使用新闻眼、新闻耳的“发现力”和“穿透力”,通过多看多听,以小见大,用小细节反映大主题,用小事件折射大时代,并以此增强新闻的说服力,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三、顺势而为——与其在城市“抢新闻”,不如发掘农村优势

呼和浩特市的总人口已达300万人,是一个中等规模城市,由于市区人流相对密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机关团体多,社会活动也随之增多,因此各类新闻事件必然多,常常出现国家级、自治区级、盟市级电视新闻媒体同时蜂拥报道同一新闻事件的现象,结果往往是内容大同小异,在这样的背景下盟市级电视新闻的竞争力可想而知。但是就在大家都把目光瞄准市区的同时,农村的新闻点却极易被忽视。殊不知呼和浩特市的总人口中大约有1/3是农村人口,他们在关注城市的同时更愿意了解有关农村的新闻,也就是他们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如果能争取到这些受众,无疑会增强盟市电视媒体与农村受众的黏性。所以与其与上级电视媒体针锋相对,争夺有限的城市收视群体,不如向外延伸视角,适当增加反映农村的新闻比例,以“田间地头走,话筒进乡村”的方式,走到底走到边儿,你就会发现新闻其实有很多。

如2014年呼和浩特市决定首次将农业设施保险纳入农业保险范围,由于是第一年实施,政府采取了对农户投保金额70%的补贴制度,即农户只需交纳农业设施保险费的30%,即可享受全额的保险赔偿。与其他媒体把新闻点放在政策本身的解读、保险公司保险办理的工作开展、农业大户的积极支持不同,笔者把新闻点放在了人数占大多数的广大中小农户身上,透过他们对农业设施保险投保犹豫、甚至不愿投保的态度来介绍农业设施保险这一新生事物。因為在笔者看来,农业设施保险这一新政策就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而广大中小农户就是“大多数”,他们最有发言权,也最能准确表达出对新政策的看法。经过采访笔者发现,大多数农户其实对政策的详细解读、投保和理赔的难易程度、投保种类和条款关心不多,他们关注更多的是自家家庭作坊式和小本经营式的农业设施是否有必要投保,也更希望在媒体上能看到反映大多数中小农户真实想法的报道,而不仅仅是只听少数几个种植大户的声音。结果新闻播出后反响强烈,特别是作为主管单位的农业部门也开始及时研究,积极调整策略调动中小农户参保投保的积极性。

其实对于盟市级电视新闻媒体来说,到农村采访反而更容易、条件更便利。众所周知,矿脉都在不为人知的偏远地方,要是大家都知道矿脉在哪里,那矿早就被开采完了,还会有矿吗?相比而言,远离城市喧嚣的农村,那里才是新闻的富矿,多往农村走,看似变土了,其实拔高了。不得不承认,新闻无处不在,最美的风景在身边,最好的新闻在脚下,正是“脂粉何如泥土香,质朴自然胜矫情”,眼光要放远一点。这就好比两只狼来到草原,一只狼失落,因为它看不见羊,这是视力,另一只狼很兴奋,因为它知道有草就会有羊,这是视野。视野能超越现状,使人能看到人生目标,而眼睛只能看到当下,眼光才能看到未来。同样记者就应该做有视野的“狼”,新闻就像 “羊”,丰富多彩的农村生产生活场景就是“草”,只要有“草”,还怕找不到“羊”吗?

如今新闻已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哪家媒体、哪个记者都可以做,在同城竞技的现状下,很难做到独家选题,但是通过选题的策划,对角度的独特思考,却可以做到独家的观点和独家的报道方式。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明白“处处留心皆新闻”的道理,尤其是身处盟市基层的电视新闻记者,别看盟市级别低,但却大有可为,只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据和使用好有利条件,就会赢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并在纷繁的媒体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谨辉.基层电视记者如何做好民生新闻[J].新闻传播,2014 (04)

[2] 姚林.论新闻细节[J].新闻世界,2012(10)

[3]郭黎黎.浅谈如何做好农村新闻采访[J].辽宁广播电视学刊,2013(06)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台)

编辑:赵 娜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细节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细节取胜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