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诺奖的蹊径

2016-05-30曹辉

辽河 2016年1期
关键词:骨子里里子诺奖

曹辉

自从莫言获了诺奖,真让国人振奋。我也挺高兴的,算是莫言给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席之地,如果没得这个奖,怎么说都好像中国文学不够分量似的,难摘星月。

现在真好,星星月亮的,摘了回来,给中国文学如同打了一剂强心剂,使更多爱好文学的人摩拳擦掌,似乎下一个诺将得主,就是他了。这也没什么不好,毕竟鼓舞了势气,增强了信心。

之前,并没看过莫言的作品,以小说擅长的莫言,我对他并不了解,因此从知道莫言起,开始断续地看他的小说,有什么想法,应该也是自己个人真实的意见,不论褒贬,都没有恶意,仅是个人对文字的一种爱好。

相对来说,莫言的小说,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把有趣换成逻辑性,也无不可。譬如这本《天堂蒜台之歌》的小说,读来真实不假,却又让人有恶心的感觉,这感觉,颇像我读《恶之花》的那种体会。无论它会带给人怎样深的思考,在我,是不喜欢的,我喜欢轻松一些的,美文也可,残酷的这种揭示,我有些从心理上接受不了。

金菊最后的上吊自杀,高马的绝望,杨助理的丑恶嘴脸,蒜台味道影响爱情的某个瞬间,都真实得让人难过。读了这篇小说,你很可能会想,原来社会这样令人难以接受,却又如此真实。我们活着,就是为了爱情吗?而所谓的爱情,在没有文化的人眼中,不过是看着顺眼,然后就生活在一起,男欢女爱,传宗接代,到老。一辈一辈,除此之外,还能怎样。有文化的人,又如何?不也是如此一辙吗?就算想得多些,还能与生活的脉络有什么不同吗?无非是于爱情的敏感度更灵敏而已。

阶级社会中,永远都有一种不可抹杀的存在,有官就有民,有喜就有悲,有爱就有恨,矛盾统一的过程中,人生的戏份,真实得让人心寒。从这个角度来说,莫言是成功的,他终于把人性的弱真实地再现出来,而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到底值不值得推敲?

能让人看清这个社会,明白这个社会的真实,而不是云里雾里的迷蒙,这是真文人的本事,我不爱看血惺的场面,也不喜欢读太残酷的文字,骨子里,我对正义感,始终停留在一个若即若离的份儿上,我不是坏人,但也不是百分百的好人,我中庸,我胆小,我善良,但我却也入世而不出世。我也码字,可是我只码风轻云淡的文字,娱乐性大于政治性,不像莫言,他的文字里藏着抨击世事的刀剑,藏着一种铁马兵戈的气象,哪怕是个小村子小场面,骨子里影射到的,却远远不仅文字表面那么浅的层次。这是我做不到的。

对于莫言的小说,读了几本,欣赏他文字背后的一种于人生揭示的力度,不喜欢他书中的暴力和血惺,还有不浓不淡的色情,更不喜欢他给小说起的名字,像什么《丰乳肥臀》等等,我感觉,能为百姓接纳的文字,本身就证明了莫言的成功,可是成功其后的好与坏,说坏有些过了,影响的正负面吧,值得我们选择而读,好好取舍。

此后,我对蒜台,将再无一点喜爱之情。大概因为此书中,蒜台让我闻到了一种不愿闻到的气味,成为一种心病,看到蒜苔,就会想起莫言笔下的高马在与金菊爱情故事中的那种不良反应,看到蒜台,就会想起山东真正靠种蒜讨生活的那些农民,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从这一点看来,莫言功莫大焉。

原来,获诺奖的作品,最主要的就是从平凡的创作故事中,体现了一种思想的高度,凡夫俗子的平凡生活里,那种不平凡的挖掘,是文字的圣殿,而莫言,捕捉到了文字的灵魂和与世事相合的深度。

文字有两种,一种提神悦目,一种真实龌龊,如同衣服的面子和里子,许多时候,看看外表也就算了,真看到里子的质地,你可能会后悔,对人生绝望。如果是这样,我们是自欺欺人还是勇于面对?莫言就是那个敢揭开生活表面看到生活这件外衣里子的人。他以文字为利器,展现生活最原初的丑恶与真实,让人深省,让人懂得什么叫世界,什么叫生存,什么叫残酷,什么叫感悟。这种凌驾于生活之上的思想高度和原初状态,我以为才是莫言真正的成功。

相比之下,我的文字所附带的愁苦也罢,唯美也罢,都有些粉饰之嫌,就像自己给病了的自己擦胭抹粉,怕人看出我的病态来。实质上,内里的病,一直真实存在,只是不愿去触碰去面对而已。还有,我的心不够坚强,看不得那些血腥的场面和暴力的画面。骨子里的我,懦弱且善良,包括我的文字,都是种诗意的生活展现,没有对生活抽丝剥茧的认真与执着。

看过了一个人几本书,对一个人的创作风格也就有了个大致的了解。终是对给中国文学增光的莫言感到骄傲的,读其书,读爱读的部分,舍不喜读的部分,这样即保持了自我,亦吸收了给养,自己满意了,不错。

猜你喜欢

骨子里里子诺奖
蕾丝,优雅到骨子里的美丽!
聚焦诺奖
骨子里有气质的三个星座女
残雪,为何能成诺奖热?
诺奖也征服不了的好莱坞
“看得见的广播”如何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小城镇公路重“面子”更要重“里子”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同仁堂的里子和面子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