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探讨
2016-05-30田丹
田丹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分析,针对我国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现状,从课程设计、选课机制、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课程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33-02
研究生是负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的群体,在我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研究生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培养目标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同,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素养。近年来随着研究生精英教育的不断普及,整个研究生教育质量饱受诟病。取得学术型硕士学位之后不具备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不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欠缺的学生并不少见。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水平。
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課程学习是学生获取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和和关键环节。但是,当前我国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建设并不理想,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程设计未能从研究生全面成长的角度考虑,未能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第二,课程学习内容和创新度不够,深度与宽度缺乏精心设计;第三,课程学习对于研究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贡献度有待提高;第四,课程考核不能充分体现研究生的能力水平,也不能够对研究生产生威慑力。可见,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缺陷已经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教育质量。
本文通过对国外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分析,结合国内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特点,从课程设置、选课机制、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式、课程训练强度、课程考核机制等方面对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优化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设置是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基础。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主要问题在于课程设置过于狭窄、单一。以经济学类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为例,国内多数高校设置以下几类课程:一是公共必修课,包括外语和政治;二是学科通开(基础)课,主要是与所属一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关的课程;三是专业课(研究方向必修课),主要是所属二级或三级学科的必修课;四是选修课,主要是所属二级或三级学科的选修课。从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主要根据二级或三级学科开设,涉及专业基础较为狭窄;其次,选修课程开设数量少,类型单一,交叉、前沿的综合性课程相对较少;再次,研究生必修课所占比重较大,可供研究生自选的课程十分有限;最后,人文课程少,制约研究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
对此,应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课程设置经验,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优化课程设置,拓宽学生的学科基础,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第一,增加开设短而精的课程和模块化课程,如复旦大学已经开设了夏季集中授课的“FIST”课程(Fudan Intensive Summer Teaching,暑期集中式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增加跨学科课程、方法类课程和研讨类课程的设置。第三,开设国际化课程,增强学生对国际普遍关注的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前沿问题的了解和学习,打造学生知识的新格局。
二、建立灵活、开放的选课机制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选修课所占比例较低,而且所选范围只局限在本校、本学院甚至本专业之内。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获取课程知识的途径,导致国内硕士研究生在课程资源上可选择的空间较小。
对此,首先,应借鉴国外高校经验,跨院(系)甚至跨学校统筹课程资源,建立开放性课程设置机制,国外很多知名高校,如卡尔顿大学的研究生课程资源就是跨校统筹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每个学校所开课程数量并不多,但质量却较高;其次,共享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资源,学位硕士研究生是将来攻读博士学位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后备力量,应当使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选修课上面对同样的资源,这样可以扩大研究生课程选择范围,丰富课程资源增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整合和衔接。
三、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强化教学训练强度
(一)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前沿性
通过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滞后的问题,知识的前沿性明显不足。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先进经验表明,对于学科前沿问题的学习和训练,是提高学生研究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如果能够在学生阶段就接触到本学科的前沿问题,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研方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此,应根据学科发展、人才需求变化和课程实际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凝练和优化课程内容。在具体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综合参考3—5本教材,向学生介绍每一本教材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有更深入全面的掌握。此外,还应提供大量的前沿文献作为教学的补充资料,提高分析解读经典前沿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定期组织学生展示本人的研究方向或成果,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和学术鉴别能力。
(二)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
在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学的过程中,依然采取讲授教学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严重降低了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对此,应根据不同学科和课程的特点,选择问题教学和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虽然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引入研讨式教学方式,但往往流于形式。主要表现为:研讨内容缺乏系统性或学术水平不高;研讨过程缺乏必要的互动和有效的指导;研讨深度不够,较少关注研究背景和对研究结论的质疑等深度思考,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知识结构的形成。应当在研讨的过程中加强前沿的引领和方法的传授,注重探讨问题研究的背景,经典理论和定义的来龙去脉,以及对结论的分析和质疑。此外,还应积极促进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有机结合,让学生亲自体会从“搜集文献—界定研究主体—凝练研究对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研究过程,以此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提高教学训练的力度
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学训练强度较低,学生基本理论不够扎实。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感觉压力不大,其结果必然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研究生精英教育的要求。硕士研究生阶段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系统的专门知识,因此必须加大教学训练强度。在国外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强度是非常大的,以高级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为例,一学期会有四到六次作业,三到四次考试,两到三次作业展示,学生平时每天学习时间远远超过国内学生。高强度的教学训练可以增强对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研究技能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成为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完善研究生课程考核制度
国内高校研究生课程考核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程考核方式多以课程论文和闭卷考试为主,考核方式单一,考核难度低,无法全面衡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第二,考核多安排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考核环节,导致学习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不高;第三,中期考核(或綜合考核)机制不严格,流于形式,更没有真正实行分流或淘汰机制。因此,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考核以及中期考核(或综合考核)并没有给其带来很大的威慑力,也未考核应有的作用,直接影响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效果和培养质量。
对此,首先,应当创新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比如在研讨课中实行多主体考核方式,将全体参与者打分与教授打分相结合,加强对创新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第二,增加教学过程中的考核环节,使考核过程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以此来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严格执行中期考核(或综合考核)制度,实行分流或淘汰制度。比如,卡尔顿大学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考核机制就很严格,一个学期会有很多学生由于没有达到课程要求而被淘汰。美国高校也有类似制度,各院系在入校后对学生进行考核,如果成绩达到不到B,则失去攻读研究生学位的资格。这种严格的考核和淘汰机制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使那些真正不适合继续攻读学术学位的学生尽早转变方向。
综上,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集中体现,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主要途径。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有效性是高质量的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前提,可以说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优化是整个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在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下,从课程设计、选课机制、课程内容、教学训练强度、考核机制等方面着手对我国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进行优化,是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郭海燕,石中英,王远,魏遵峰.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措施与反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
[2]武晓维,李勇.中美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比较及启示[J].江苏高教,2004,(5).
[3]董俊虹,董芳,王润孝.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5).
[4]姚莉,刘伟.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4).
[5]曹海艳,罗尧成,孙跃东.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研究生课程教育改革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