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探索
2016-05-30刘熠
刘熠
摘要:《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类、金融类、管理类专业的基础学科,是一门抽象但实用性强的学科,学习过程中伴有大量的概念、定律、图形以及计算,为方便学生理解,增强学习参与度,提高在实际生活中的分析运用能力,教学中应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并采用讨论、案例、分析对比、量化考评等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03-02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利用的理论。主要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这是一门抽象、实用性强的学科,学习过程中伴有大量的概念、定律、图形以及计算。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与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社会需要学生在学习经济理论的同时,掌握分析经济现象、理解国家经济政策、运用简单金融工具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经济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加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分析运用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传统《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趣味性不强
传统《西方经济学》教学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模型推导,老师采用“填鸭式”教学手段,板书大量公式理论,一边讲课,学生一边记笔记,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互动,知识单向传授。这既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机会,也不利于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拓展。而且长时间单方面传授知识,学生思想容易开小差,大大降低老师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理论知识繁多且抽象,涉及数学计算,学生掌握有一定难度
《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庞大,对于刚接触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再加上西方经济学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迁而不断改变其内容的学科,所以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
对于刚接触经济学的学生来说,理解本来就比较抽象的概念知识有一定困难,再加上运用起来经常要结合数学计算,更是加大了学习难度。而且每个理论概念都有严格的假设条件,少了或多了一个条件,参数改变一点,结果都大不相同,这需要学生思考问题时非常细心谨慎。
(三)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学生分析能力较弱
在学习《西方经济学》之前,学生普遍没有接触过专业经济学分析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这种分析方法的同时,还需要马上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理解分析经济现象,找到合适的金融工具解决相应经济问题,这对于初学者而言,比较困难。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西方社会的市场经济,其教科书上讲述的例子大多是西方社会的经济现象。这和我国国情有一定差异,在学完《西方经济学》之后,学生知道美国的经济运行模式,了解很多美国经济案例,但如果完全用《西方经济学》里的一套理论来分析我国经济现状,则不完全合适。教学过程中,在中西方存在差异的部分,如果科任老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合理运用《西方经济学》进行分析,学生则可能会误判案例。这就需要我们以更科学的态度来进行教学。
二、解决方法
(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案例选择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学习参与度
1.课堂讨论法。《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较多,一节课若完全由老师讲授,学生较难集中精力。传统的教师讲授法,由老师代替学生梳理思路,令学生缺乏思维锻炼。而适当的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思考,和组员一起梳理思路,形成清晰的观点。既锻炼思维能力,又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具体做法可以是:第一节课,把全班同学分组,4-6人为一组。老师根据课堂需要抛出一个问题,由学生发散思维讨论,同时理清解答思路,最后每组派代表上讲台阐述本组观点。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以及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设置情境、条件,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思考怎样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去解决当时的问题。传统教学法中,教师教授学生有哪些金融工具,怎样使用。可是真正在课堂上熟练掌握的同学并不多,因为缺乏实际使用的经验,而案例教学法就能大大弥补这个缺陷:学生一边学,一边用,在不同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
3.比较分析法。《西方经济学》理论繁多,有一些易混淆,如果不能一边学一边梳理,学生的知识框架很容易混乱。这就需要老师教授新概念时,用准确词汇对比分析近似概念,以方便学生理解,加强记忆。例如:无差异曲线和等产量线的曲线看起来近似,但含义不同,是学生经常混淆的两种曲线,在讲授过程中,需要特别提出来对比。
(二)根據学生接受能力制定教学方案,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经济分析思维
每个学生的理解力、数学思维能力都不一样,教学过程中,在满足基本教学大纲的要求之后,对接受程度高的学生布置更难的课后作业,或者引导他们阅读英文版《西方经济学原理》原著,以更全面科学深入地了解课程内容。对接受程度较低的学生,建议他们课后反复阅读简明版《西方经济学》,在掌握基本概念和框架后,再加深学习难度。经常引导学生阅读经济新闻,用学到的知识分析经济现象,尝试找出合适的金融工具解决金融问题,以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经济分析思维。
(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如果完全直接照教材讲,学生不易理解,也难以集中精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结合平时学生经常接触到的经济现象,提醒学生留意,并引导思考现象的形成原因、危害或益处、解决办法等等。把这种思维习惯带到平常生活中来,能够读懂一般的经济新闻,并有一定判别能力。这是非常必要的,也符合人才培养要求。
例如,讲到通货膨胀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十年前100元人民币可以买到多少斤猪肉,现在100元人民币可以买到多少斤猪肉,联系十年我国增发的钞票量,思考为什么十年间100元人民币可以买到的猪肉少了?以此引导学生思考通货膨胀在每个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影响,加深记忆,便于理解。
可以鼓励学生课后养成每天阅读经济新闻,并写读后感或评论的习惯。一开始学生可能会不习惯,因为课程或许还没教到相关知识。但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带着求知的好奇心,更加认真地学习接下来的课程知识,当自己找到答案时,必定印象深刻。写读后感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经济新闻可能一开始只报道了事件原因(各国经济政策等等),过一段时间报道市场上发生了哪些变化(政策效果),学生看多了自然而然会将原因、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当学生再次看到一些经济现象,脑海中将自动呈现可能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或可能导致的结果。这就是“经济直觉”培养的意义,让学生真正把理论知识放到日常分析中去,养成基本的经济问题分析能力。
以更科学的态度来进行《西方经济学》教学,这是科任老师需要做到的。因为原版书籍几乎是在以美国国内案例进行理论分析,而有些理论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这就需要科任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多用我国经济社会的案例提问,适当引导学生思考符合我国国情的案例解决方案。
(四)细化科目考评办法,切实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作为重要考试科目的《西方经济学》,学生成绩总评包括两个部分: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一般为笔试,而平时成绩则主要由课堂表现、作业两部分构成。
以前由于课程任务多,任课老师一般以讲授为主,较少提问学生。而缺少师生课堂互动,教师较难马上发现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则降低了课堂效果。因此,任课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将知识脉络自己梳理吸收一遍,在课堂上教师再用提问的方式(可以将课程中每个知识脉络都设计一个问题),通过学生的反应判断知识掌握程度,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也重新集中了注意力。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可以设置课堂表现加分项,当学生回答精彩时可以在课堂表现项予以加分。相反的,如果学生扰乱课堂纪律,也可以适当在课堂表现项扣分。
以往布置小组作业,每组基本都有一些同学不参与,但由于在作业展示时,老师无法看出每个人对小组作业的贡献度,如果组内成员也不愿意透露,老师就难以完全公正地评分。因此,在评价小组作业时,老师可以预先设置几个职位,比如:组长、资料搜集负责人、调查问卷负责人、分析报告负责人等,并给学生简单介绍每个责任人的具体职责是什么,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组内职位,老师最终根据难度系数为不同责任人打分。打分结束后,组内成员再自评与互评组内贡献度,根据组内贡献度、职位难度系数再结合老师评分,最终得到相对公平公正的作业成绩。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不一样,作业的安排也需要区别对待。例如每节课可以布置一个额外加分作业,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设置不同的评分标准,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由选择完成。这样既不会让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因为做容易的题而感到乏味,也不会让学习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因为做太难的题而感到吃力没兴趣。
另外,以往的《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题目侧重于测试理论知识的记忆,而作为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科目,应该在期末考试安排更多和我国国情相关的案例分析题,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综合分析能力。
《西方经济学》在经济类、金融类和管理类专业教学当中非常重要,学生对该科目的吸收程度直接影响到其他科目的理解和運用,因此,不断探索总结《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每一个专业教师一直需要做的事。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4.
[2]李刚.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M].研究生教育研究,2009,(3):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