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小组合作学习让数学学习更有乐趣

2016-05-30郁丹凤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分类整理汇报成员

郁丹凤

在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让数学学习更有趣,更高效,让学生更渴望在活动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1.在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一课中,我出示了情景图。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了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把情景图中的人物进行分类,我设计了以下的环节:

(1)小组合作,记录分类结果。

(2)活动要求:小组里选择一种简单的方法,表示出分类结果,完成表格。

(3)活动形式:1号读图,2号记录,3号监督,4号汇报。

在这次小组合作学习中,我明确了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的分工,1号同学负责把情景图中的人物一个一个有序地读出来,2号同学听到一个记录一个,3号同学仔细监督,4号同学在全组完成后负责到讲台前面向全班同学汇报。这样每个小组只需要一份记录单,但是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职责,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他们明白自己小组的活动少了自己就不能完成,于是每个同学都特别认真,效率更高,杜绝了小组活动时有的同学职责不清,无所事事,最后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作用产生自卑心理。在提出小组合作要求后,我友情提示:如果有同学觉得自己的任务太难,可以和别的同学交换任务。其实不管怎么交换,四项任务必须由四个学生每人承担一项才能完成。最后的交流环节,由4号同学单独上台汇报自己小组的记录结果,汇报完以后需要再询问一下自己小组成员是否还有补充。在小组活动中,小组每个成员要有自己的单独任务,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小组合作过程中的目的性,这样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

2.在《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一课的练习环节中,有一个小游戏:整理扑克牌。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活动要求:小组内讨论按什么标准分类,动手操作分一分、摆一摆。

(2)活动形式:2号同学当主持人。2号提问,其余抢答,回答完再动手操作。2号再提问,依次循环。3号汇报。

在活动中,2号同学提问:可以按什么标准把扑克牌分一分?其余同学在认真思考后可以举手抢答,在2号同学的同意下回答,并动手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其余的同学要认真聆听,看是否和自己的方法一致,看是否有错误出现。然后2号同学再次提问,其余的同学再次抢答。大部分的小组想到了按颜色和数字进行分类整理,对于按花色、单双数等分类标准分类其实是有一定困难的。在这个时候我又给出了友情提醒:如果没有人抢答了,那么2号同学组织大家一起讨论还有没有别的分类方法。最后3号同学来汇报小组中的各种方法并动手演示。在这个活动中,2号同学是特别兴奋的,成为小主持人可以带给他一定的优越感,在实际的活动中他自身的难度是不高的,他以主持为主,提问后需要的是认真听好组员的回答,和大家一起判断对错。小主持人不一定要选择小组内比较优秀的学生,这种低难度高荣誉感的机会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这样每个学生都会期待小组合作,并认真参与其中。这一次的汇报,我选择了3号同学,我和学生们约定好,小组内的成员都要帮助需要汇报的同学,汇报的同学代表的是整个小组。

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智力和情感态度还不成熟,在数学的学习中容易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如果只是拘泥于固定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那么每个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只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如组长就是组长、组员就是组员。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把每组的成员都编上号,再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单独给每个成员划分上具体的分工。这样每次活动前,每个学生都会期待自己的任务,也会关注组内其他成员的任务,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也会了解其他同学的任务完成情况,为汇报交流做好积极的准备。这样,就发挥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主观能动性,让数学学习变得更有乐趣。

猜你喜欢

分类整理汇报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分类整理,巧解分数应用题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试论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效率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