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十万个为什么价值一套房

2016-05-30

女报seaside 2016年9期
关键词:百度

曾经有一本黑色封皮、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童年神书——《十万个为什么》,

里面有很多问题我至今不懂。

鳄鱼为什么吞石块?眼睛为什么不怕冷?

这本书共八册,回答了近1000个问题,定价:6毛钱。

对比国民老公王思聪32个问题狂卷23.8万——真叫生不逢时。

送分题一秒搞懂 套路问答网红

关键意见领袖——此类人普遍有智商优越感,圈粉全靠人格魅力,其中又分为公共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公知就是今天可以讲雾霾,明天可以讲情怀,反正从外太空到内子宫,什么琐碎都可以消费;专业界网红的门槛比较高,例如“斯蒂芬·威廉·霍金”,黑洞如果会说话,也要喊他作爸爸,你懂的。

鸡汤烹调者——每日轻描淡写几句,只要触及心灵,基本上就有共鸣。例如张小娴。

生活方式发布者——出没在微博、知乎、INS各大社交平台,真人可以不上镜,但一定要会拍照,vsco、snapseed、prisma等软件必不可少,风格可小清新,也可高大上,水杯、耳机、早餐桌,只看一眼就可报上品牌和价钱。例如潮人徐峰立。

段子手——一个成功的段子手收入不低,无奈入行容易上位难,如同人人都可以玩talk show,但有几个能做到黄子华?代表人物有和菜头、薛之谦。

搞笑视频博主——他们不生产笑料,只是笑料的搬运工,这类人通常精通某门外语,而且翻墙无压力,类如广告也疯狂、谷大白话。

王冉没有大V和钱的百度知道

百度知道年龄:9年 在百度知道回答了521个问题,帮助的人有348万

2007年盛夏,上大学的王冉开着电脑,在百度知道里勤勤恳恳地回答问题,从岩井俊二电影的钢琴曲到某个句子的日语翻译,事无巨细。

当年的百度知道,风头正盛。作为国内早期的问答平台,百度知道在2005年年底正式推出,收到回答的提问很快突破100万个。和搜索引擎是一家的优势体现在了普及度上,使用百度的人,很难不去涉足百度知道,王冉就是如此。

作为日语专业的学生,王冉时常要借助各种工具查资料,搜索网站如日本雅虎,能直接获取到各种信息,而本土的百度有时就显得不够专业。当王冉从别的途径找到比较好的答案时,会把它贴上去,也就是在07年的大二暑假,王冉在百度知道上给自己贴了日语的标签,每天得到相关问题的推送,常常一气儿回答十几二十道问题,她感觉自己好像在做兼职一样。

带巫师帽的蓝色小人虎里虎气地瞪着大眼睛,它的右下方有个角标,显示为“9”,这是王冉现今的级别,头衔为上位魔导师。百度知道设置了几种角色供人选择,王冉是魔法师,每升一级,头衔就更霸气,服饰的款式和颜色也会变化。百度的这一招,引诱了多少人开始疯狂答题攒积分,不过王冉志不在此。

她甚至不想让别人知道她有个级别不低的账号。最直观的数据是,五百多个知道回答,四分之三选择了匿名,除了个性低调外,王冉严防自己可能会有的虚荣心。她曾是大学贴吧吧主,当她发现自己“说一句话的分量跟别人说一句话就是不一样”的时候,那股奇怪的傲慢的心已经升了起来,如果对待自己的专业也变成这样那还得了?于是在回答知道问题的时候匿掉ID,以内容的准确性来获得赞同。

彼时百度知道的氛围很好,有那么几个人常常在日语板块里给出靠谱回答,王冉都能和他们混个脸熟。百度知道不像后来的问答社区,每个问题下面就事论事者居多,再无更多互动。不盛产大V,也无所谓过度的追捧。王冉不止一次花费5、6个小时翻资料,只为回答一道问题,最后答案却非常简短。把时间耗在磨人的筛选组合过程中,王冉并不在意,百度知道对于她,就像老师带学生,想法都很单纯,虽然无利可图,但又不知疲倦。

后来百度知道的弊端日益显现,王冉说“你问一个问题,十个人给你回答,但你不知道怎么挑选出最准确的答案”,而知乎的答案是所有人选出来的,可信度更高。王冉大学毕业的时候正遇上知乎横空出世,半封闭的网站,实名制,学究气息很浓郁,语言板块里都是某个日语单词的演变、日本古文语法和现代文语法的区别之类的提问。变成围观群众的王冉说,有一种偷听大牛们日常沙龙一样的感觉。那阵子她刚开始工作,从事日语教学,从知乎获益良多。

在知乎里面力挺百度知道,基本上会得到一番冷嘲热讽,王冉还是站了队,尽管她六七年前已经不怎么玩知道了,但看到知乎上的人拿百度知道开涮,她忍不住留言声援,私下把知乎人理解为“一种奇怪的优越感,好像瞧不起百度知道还是怎样”。

这两年,王冉看着很多厉害的专业人士离开知乎,就像当年人们逐渐离开百度知道一样。互联网的浮躁成功入侵,知乎现在不乏观光团、披着马甲灌水和抖机灵的人群,社交性质的问答社区放大了抱团的行为,争吵变得多了,“乌烟瘴气”。这一点凸显出百度知道的好来:没有人身攻击。王冉甚至会固执地会回答完每一个问题后说“谢谢”。“好的问题其实对回答者本身是一种很好的促进,也帮助你学习嘛,不是说我单方面给予你呀”,她说。

这么认真地回答,会希望大家都来看吗?“你要查什么你在百度上查好了,我的答案就融在千千万万个答案里面嘛”,不愧是答题高手,给出了颇有哲学意味的答案。

王路玩知乎,问比答更暴露水准

告诉别人自己穷,这是普通,却又有失身份的行为,他写在文章里。

因为他是不希望有太多秘密的人。他想知道他的秘密为什么会成为大小琐事的原因。干脆点就写出来分享交流,顺便拿个饭钱。他又想吃饭又想坦荡做人,我认为作为一个平常人,无有不可。”

每个人都能在下面100多个回答中找到自己认可的答案。而我看到这里,有点动容。

史航玩分答,就像一条鱼住进了水族箱

分答年龄:3个月 在分答回答了3180个问题

第一次知道史航这个人,是微博那场被载入历史的舌战。后来在《奇葩说》看到3D的史航,鲶鱼须花T恤,很安静,但一说话,你知道这个人是一个风暴生产家。

2016年5月,果壳网旗下的收费式问答平台在微信上线,引发了一轮爆炸。分答是什么?汪峰、章子怡、赵薇这样的大牌明星用语音回答你的提问,王思聪、Papi酱这样的网红也前来玩一把,如果你的问题被选中回答,别人“偷听”还得给你付偷听费,不仅仅是明星网红,只要你有料,你也可以通过回答问题赚钱。而吃瓜群众发现,在这些行家中,史航以总收入156769.42元,成为分答收入最高的用户,而比起网红王思聪的4999元,史航只收38元的优惠价,可窥回答问题的数量是多么惊人。

史航在分答的简介这样写道,“影视类行家中收费最高的话唠”,这是再精确不过的一个自嘲,也成了他身上另一个备受关注的标签。在此之前,他曾是只有编剧圈内人才熟知的人,因在微博上以“高级撕”而吸粉,登上《奇葩说》使他名气大涨。

史航说,最初进驻分答很简单,被创始人邀请,成为第一批“实验用户”,他觉得很新鲜,“至少语音回答比起敲字没那么累”,而真正让史航迷上分答的一个原因是,在分答,他会遇到很多有趣的怪问题,而他自身拥有文人与综艺感混搭的奇妙身份,也使得他游刃有余,开启了分答狂热模式。他一天回答几十个问题,甚至是几百个问题。当然,这些话题都令人有想要偷听的冲动,有专业性的提问譬如“如何一分钟讲清编剧的基本素养?”,有符合其个人特质的问题“如何习得高水平毒舌的技能?”也有脑洞大开的问题“金庸的小说里的人物你最想和谁啪啪啪?”,还有人直接说“唱首歌吧!”史航的分答网页几乎成了虚拟的话题客厅,热闹、形形色色、各怀鬼胎、充满好奇心与新鲜感。对于涉及隐私的问题,史航并不会觉得反感

“既然住进分答,就像一条鱼住进了水族箱,会有很多人过来围观你,你不能对大家的围观感到排斥。”

而面对网民对15万这个数字的调侃,史航说:“15万算什么,还不及我一集电视剧的稿酬。但我为此耗费了多少时间呢?它不是一个挣钱之物,对我来说,它是一个解闷的事儿。”对于史航来说,分答太适合解闷不过了,如果关注了他的微博,会发现他是真正的话唠,一天发数十条微博,有时候是讨论一本书,有时候是写点感想,当然也少不了各种一言不合引发的刷屏骂战。面对那些挑衅性问题,他也就挑衅性地回答,对此,史航觉得是一种不错的进化。至少以前在微博上吵架,吵完架就互相拉黑,在这里吵完架,别人围观还可以赚个偷听费,大家可以得其所哉,化戾气为利益。从这个层面来看,分答几乎是为史航量身定制的。

对于分答、知乎这一类问答类平台的兴起,处于问答生态食物链顶层的史航反而没有太在意,他认为自己的动机很纯朴,就是因为喜欢和这个世界交流。就像他每次开讲座,都要留下半小时甚至更多来与听众互动。“不一定是求知欲旺盛,是人们更喜欢用一个很小的代价来亲身实践参与一个热点。很多人问我南海问题怎么看,这是求知吗,不是,是要你站队。”

当然,史航也有自己很讨厌回答的问题,比如关于理财、投资、买房、体育……他说这些偏直男癌的乐趣根本不是他的菜,为什么要问一个家里养了7只猫的男人理财的问题呢?他乐于解答关于电影、文学、编剧的专业提问,即使单身,也乐于分析恋爱问题,“我还可以回答关于网文、漫画、性取向、脑洞、做梦的问题。”有人质疑史航,你每天都要回答问题,不焦虑吗?史航说,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会令人轻微焦虑,打个出租车还会焦虑呢。他还说,平常朋友聚会的时候,让讲个笑话,他是万万讲不出来的,但是拿出分答回答一下,朋友们立刻哈哈大笑,好玩,气氛一下子就活了。

女报X史航 DIALOGUE

女报Seaside=S 史航=史

S:你见过的最奇葩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史:有一个问题是:我在分答上挣的钱要不要捐给范冰冰的爱心粉丝会。

S:向你提问的那么多个问题中,你最喜欢哪一个问题?或者有意思的印象特别深的。

史:有意思的还挺多的,比如有一次有人问“你的偶像是周迅,如果你过生日,周迅给你送个礼物,你会希望收到什么礼物?”我说我希望周迅能给自己放假一天。后来周迅看到这个问题,就说:“不行,我闲不住。”我觉得这就是她委婉地拒绝了送我生日礼物(委屈卖萌脸)。

S:如何看待王思聪(或其他名人)一个回答标价4999元高价?怎么看待回答的价值?

史:每个人的定位不一样太正常了,名人定高价不是以此为利,只是因为问问题的人太多,用高价能限制别人以理性问问题,如果写一个问题一大堆错别字,质问一个五千块钱的问题,心眼是有多大?高价可以让人优选提问者,无可非议。

S:这么多分答达人里你比较欣赏谁?为什么?

史:名人里我欣赏演员张毅,他回答问题有幽默感又恳切,普通人里我欣赏一个女孩儿叫好火药,别人问她的问题都是关于各种啪啪啪的问题,因为她是一个戴着眼镜的、美貌的大胸女孩,但她每次都能镇定地淡定地用自己的方式回答,又不污又有分寸。

问答大V速成指南

冠希手撕志玲,吃瓜群众为保政治正确,第一时间站好队型,有人特意搬出郭德纲的名言来支援偶像——“不明白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你要离他远一点,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没想到同一句话,几分钟后,也赤裸裸地出现在反方阵营。啧啧,我不是针对任何人,我是说在座各位,都是套路!

其实,这句话最早爆红于知乎,时常混迹知识分享平台的人,难免会产生一种“我知道得太多了”的智商虚荣感,自小就习惯被人喂养知识的中国人,甚少会花时间看完一本500页的书,却愿意每周花不少于500分钟的时间上知乎“充实自己”,然而在大量“下划线黑体加粗划重点”的背后,我们看过了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满布套路的人生。

既然如此,小编就为你们撸顺套路,祝你们在骗赞、骗财、骗评论的道路上,更快更高更强。

一言不合讲故事

有一类型的人,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上来就是“我先讲个故事”,两句话能说明白的事也要来一篇两万字小说,往往故事看完,会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又不明觉厉,似乎得到了一些人生经验,但再想深一层,又似乎什么也没说。其实,这和很多内幕八卦爆料贴是一样的,目的是锻炼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案水平。多年后,如果有人问你,知乎改变了你什么,你除了说“知乎加深了我的自卑感,加重了我对爱情和婚姻的怀疑,加强了我对人心人性的悲观”之外,你也会说“它也改变了我对写作的看法,以及延长了我的如厕时间。”对于文科生,这一步应该不难是吗?

认清四大教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一般来说,热衷在知识分享平台发言的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抖机灵型,此类人的特点为简单粗暴一针见血;纯干货型,擅长化繁为简便民实惠;专业型,不但诘屈聱牙还曲高和寡;喷子型,临床表现为甲状腺异常肿大导致激情洋溢自以为是。

举个例子,关于“作为一个佛教徒,如何跟自己女朋友讲明白继续婚前性行为是邪淫”这个问题,抖机灵的会说——“我擦,佛陀什么时候指导过性生活?”专业型会说——“下面我想依南传和藏传两部书籍中对邪淫的定义来做一个尽量客观的分析。” 喷子型会说——“人渣,放过那女孩,把她微信号给我。”干货型会说,呃,我暂时还没看到。总之,这四大教派画风各异,时而鬼畜,时而睿智,还经常互相藐视,但基本上维持了一个良好的生态平衡。

假装有人邀

既然你已经认清形势,接下来要开始答题了。谨记,无论回答什么问题,开头必放“谢邀、泻药、蟹妖”,结尾必有“以上”,凡此种种,以示正统。这种写法的好处是,能在下午三点,当大部分人精神涣散神志不清双目无神的情况下,以最短的时间吸引到他们最多的注意。这跟美国总统白宫演讲其实差不多,需要做的是在3至5秒内,吸引台下少则一百多则一万人的注意。进阶版有——“谢邀,实名反对楼上一切键盘侠”,又或者——“看了所有答案,感觉这是一道送分题”,总而言之,就是营造出高山青龙般的俯瞰气势,让自己看起来读过很多书的样子就对了。

熟读金句三百列

就如同高考作文一样,任何问题都有万能句式,只需要铭记于心,并熟练把握,老司机的气场立显。失眠、胃痛、长痘、黑眼圈、皮肤差、眼角出现鱼尾纹?健身吧,身材好了谁还看脸!空虚、多疑、人际关系不协调、纠结于一个深刻的情感问题无法自拔?读书吧,你的问题主要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有时候,你也会疑惑,举手问小编老师:“万一遇见不讲道理的辩手怎么办呢?”这时,你就要抛出疑问句——“我堂堂哥大物理学博士,你这个没出过国的low逼也敢质疑?!”到底是你读哥大,还是你堂哥很大,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已经将战场转移。

另外,时不时加入各种莫名其妙的分割线,也令你的气质更加神秘迷人。同时也要注重细节,例如“红红火火恍恍惚惚”此等字眼容易暴露贴吧出身,只说“呵呵”又明显豆瓣过于冷淡清新,反而“蛤蛤”显得浓淡适宜,意味深长。

求赞惹人爱

其实这又分为“迷之求赞型”和“因赞而莫名高潮型”。“本宝宝这么有趣,你关注一下会死喔!”“没想到一觉醒来这么多赞,开心么么哒。”“过100赞放照片、今晚继续更。”“听说关注我的在一周内都高潮了!你还等什么!”balabalabala……..这一招其实十分简单,如果你初来报道,又颇有颜值,那么你只需在回答里放张自拍就好,回答什么都可以放,赞立马就会飙升。千万不要觉得恶俗,毕竟高端知识分子也是有审美追求的,也不要难为情不好意思,实在没脸放腿照,放手指手肘也行啊!

猜你喜欢

百度
Robust adaptive UKF based on SVR for inertial based integrated navigation
百度年度热搜榜
不懂就百度
做一个“百度”不知道的老师
百度商业模式“罪与罚”
百度年度人气萌娃
百度遭投行下调评级
百度医生
百度“放卫星”,有没有可能?
百度小说排行榜(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