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高中后进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016-05-30于海丽
于海丽
摘 要: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育的对象是每个在校生,他们中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需关注和培养,教师应充分尊重班级里存在的个体差异,对所谓的后进生花费更多的精力,给予更大的关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逐步摘掉后进生这顶帽子。进入高中学习后,随着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课业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后进生出现了,就如何提高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简述拙见。
关键词:学习兴趣;情感投入;课堂气氛
迈入高中的大门后,所要学习的课程多起来,学业也更加繁重,且不同于初中学习时的简单、被动,学习中除了教师课堂传授外,更需要学生课外自觉主动地去强化接受新知识,因而不少学生一下子适应不了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和学习方式,就会产生偏科、厌学等情况,而在抽象、枯燥乏味且逻辑性很强的数学学习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
一、高中数学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1.学习上不主动,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没有主人翁意识
不少学生在进入高中后,还比较依赖老师在课堂上对书本知识的讲解,不主动去自学,课前没有进行很好的预习,课后又不及时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形成一个很不好的学习习惯。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很复杂,特别是微积分、函数、解析几何等难度很大,若只是等着老师课堂讲解,很多概念等基本问题都搞不清楚,即使勤于记笔记,上课效率也不高,再加上课后不去巩固训练,学习起来就更加困难。
2.数学基础比较差,又没有好的自学能力,学习上找不到门道,失去学习的兴趣
一些学生在小学、初中时数学成绩就不好,进入高中后学习更是摸不着门路,感觉老师讲课云里雾里的,且自学能力差,因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最终成了后进生。
3.没有学习动力,不重视课堂的学习效果,不认真对待作业和考试
生活中很多学生对未来都比较渺茫,不知道为什么要去上学,没有明确的目标,再加上高中课业的压力大,就只能应付学习,因而学习热情不高甚至有厌学的情绪,存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台下开小会、相互传纸条、信手涂鸦、睡觉等状况,把课后作业当作任务而不认真对待,对自己没要求,认为考试分数无所谓。
4.没有自信,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度不够,形成心理阴影
学习生活中受到家长或老师在学习数学方面的批评或负面评价,因而觉得自己能力不行,学不好数学,且在自己表现好、数学成绩上升时没有得到他们的及时肯定和鼓励,进而厌倦数学学习,在心里形成一道坎。
二、如何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1.加大情感投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尖子生身上,而忽视了对其他学生的关注,但是很多后进生的心理很敏感、脆弱,会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并做出各种厌学举动,因此,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后进生身上。教师平时要多关心他们,多注意他们的学习情绪,有困难适时辅导,出错时要理解并帮助和鼓励,进步时要及时肯定和表扬,在老师的关爱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制作学生成长情况表并及时跟进,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增强其自信心
路是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进步也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教学中让学生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善于发现自身的闪光之处,每次有小的进步,哪怕是答对一道题时都进行肯定和鼓励,并制作学生成长情况表记录个人的成长历程,从而使学生在自己的进步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进而一步步走向优等生行列。
3.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上课效果
首先,由于后进生学习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虚化的数学和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举例时贴近生活,让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布置简单一些的作业。其次,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把枯乏的数学趣味化,语言表述幽默风趣一些,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把情境教学融入数学教学中,进而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上课效率。
4.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间的相互帮助,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门道
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不去,并不是因为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用功,而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掌握好学习技巧,拥有自己的学习门道,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用一个本子把自己经常会错的题目分类写下来,经常反省,成立一对一的互补小组,实行小组学习负责制等。再经过教师的指导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后进生就会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和方法。
综上所述,要培养后进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并用爱心、细心和耐心去感化学生,在适当时机进行表扬和鼓励,逐渐引导学生喜欢上数学;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对自己要有信心,化被动学习为自主求学,在慢慢的进步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加坚定自己步入中上游行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春龙.培养“后进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之浅见[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28(03):48-49.
[2]吕乾开.对数学后进生的剖析及转化的策略[J].西江教育论丛,2018(01):26-28.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