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件是把“双刃剑”

2016-05-30徐常来

新课程·中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双刃剑语文素养课件

徐常来

摘 要:课件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只有教师恰当合理地使用课件,创设真实的语文情境,直观展示教学内容,才会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件;文本语言;活动实践;语文素养

一、课件对语文课堂的“伤害”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当下的课堂都能实施多媒体教学。用好课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过度使用却未必更佳。作为初中语文教研员,经常到学校听课,我发现有些语文课堂被“课件”这把“双刃剑”伤得不轻,举例如下:

伤口一:声画战胜了文字

个别语文课堂充斥了音乐、歌曲、图片、影视资料等,如学习《沁园春 雪》时,老师播放了两首关于这首词的歌曲。歌曲很动听,但是学生能从歌曲中欣赏到“山舞”“原驰”的生机勃勃吗?能辨别出“惜”中的遗憾和“只识”中的嘲讽吗?

伤口二:问题占领了屏幕

大屏幕出示文字简便快捷,于是有些老师就把许多问题出示在屏幕上。如,在学习《伟大的悲剧》一文时,教师出示课件达43页之多,其中部分问题如下:(1)文中的故事发生在哪一年?(2)斯科特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探险队?(3)这个探险队共有几个人?……以上问题,老师本可以口头提问,又何必兴师动众地“隆重推出”呢?

伤口三:预设打败了生成

“课堂的精彩来自未知”,课堂是灵动的、是生成的。师生共同创造课堂上的“惊喜”,才会给语文课增添无限的魅力。但是课前做好的课件严格制订了课堂步骤,时时出示教学环节,师生只能按照预设“轨道”运行,失去了“主动”和“自由”,犹如带着“镣铐”跳舞,作茧自缚。

二、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用课件

语文课真的“伤不起”,那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沟通”,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应该采取怎样的战略战术来使用课件呢?

战术之一:课件是文本语言的“主阵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语文首先姓“语”,品味赏析文本语言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中关键词语、句子或者重要段落用屏幕显示出来,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关键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会更具体化、直观化。

例如,学习《斑羚飞渡》一文,老师屏显两头羚羊跳崖动作的句子:“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跑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快速飞奔,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头一钩,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纵身一跃,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老师口头提问:加点动词“跑”和“飞奔”的位置能不能互换?“头一钩”和“纵身一跃”的位置能不能互换?学生思考讨论后认为都不能换,因为它们跳跃的时间不同、幅度不同。老师屏显了文章中 “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前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这句话后,学生就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关键词语在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战术之二:课件是学习方法的“弹药库”

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之二就是“过程和方法”,掌握方法远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用课件出示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更直观具体。

如,学习《喂——出来》时,在“品读探究赏析人物”环节,老师屏显:请勾画出描写商人的语句,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温馨提示:可以从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方面品读。)

又如,在学习《变色龙》时,怎样分析人物性格?老师屏显了戏剧家焦菊隐的话:“契诃夫作品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字字珠玑,一句话,半句话,甚至一两个字,就使人物的灵魂一下子活脱出来。”以此指导学生运用赏析人物语言的方法来认识人物性格。

战术之三:课件是学习活动的“司令部”

2011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确定了语文课的性质: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语文课堂要加强学生的活动实践,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舞台。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充分的动手、动脑、动嘴的空间;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宽阔,思维更加活跃,创新欲望更加强烈,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学习《喂——出来》时,老师在课件中设计了三项表演活动,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表演:(1)我来做商人。(2)我来做学者。(3)我来做宣传员。为了让学生在品读表演中加深对人物的认识和对小说主题的理解,老师还把三种人物语言出示在屏幕上。

学习《端午的鸭蛋》时,老师在细读文章第二部分,领略小小鸭蛋的魅力时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假如中央电视台《乡约》节目组来到了高邮,假如你就是坐上嘉宾,你将如何夸赞家乡的鸭蛋呢?”学生把同伴当成观众,通过表演,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学生用自己喜爱的表演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独特体验,培养和提高了表达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战术之四:课件是拓展阅读的大本营

为了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老师往往会在课堂上补充一些阅读材料,课件完全可以成为这些拓展阅读材料的大本营。

在“导入新课”环节,课件可以出示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字材料。例如,学习《喂——出来》时,为了激发兴趣,突出环保主题,老师屏显一则新闻导入新课:“据韩国《中央日报》9月2日报道,日本福岛核电厂辐射污水外泄严重,韩国消费者现在不敢吃鱼,海鲜产品的销售也大幅下降。”

在“品读感悟”环节,课件可以出示作者其他的文章片段。例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秋天的怀念》中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老师屏显了《我与地坛》中的一个文段:“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课件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但是说到底它只是教学“工具”,而不是我们“炫技”的手段。只要我们恰当合理地使用课件,创设真实的语文情境,直观展示教学内容,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就会提高课堂效率,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钟建敏.返朴归真,实用就好:对多媒体课件的一点思考[J].语文教学之友,2014(01).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双刃剑语文素养课件
“行高人非”还是“见贤思齐”?职场上行比较对员工行为的双刃剑效应*
工作狂领导对团队绩效的双刃剑作用机制*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