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物理实验改革与实践
2016-05-30叶建地
叶建地
【摘要】重视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学生的实验课多样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课后延伸,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实验 探究 改革 创新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处在感性认知优于理性认知的初中学生更乐于通过实验探索获得知识。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实验教学因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成为物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长期徘徊在“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应试教育的怪圈里,采取“以讲代做”的实验教学方式,似乎理论是凭空推想出来的,物理教学内容变得有“理”无“物”。本文将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例谈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一、切实重视实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物理实验一般包括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教学就是让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培养情感体验。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如在学生身上引起的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的变化。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实验,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初中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有时分析、判断能力尚显稚嫩。根据这一想法,我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索。
1、实验取材要创新。
在讲授《熔化和凝固》时,我把书上所要求的实验器材做了“手脚”——把松香变成了蜡烛,把萘变成了霜。在我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实验理解了物质的三种形态,了解了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了晶体、非晶体的区别,了解了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通过探究物质熔化、凝固过程,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也了解了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探究这种身边的物理现象,学生体会了“见物思理”的乐趣,更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了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在上《乐音与噪声》时,我把学校的口琴,吉它,竖笛带到课堂,给他们进行这三种乐器声音的示范,讲解音色这一抽象概念,然后我让学生做小游戏——在没有见面的情况下,让后排的两个同学站起来大声说 “我是谁?”让前排同学猜,我问大家:“你们是怎样判断出他是谁的?”“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就这样不知不觉在小游戏中,学生很轻松地明白了音色这一抽象概念。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我”,在“玩中学,学中玩”,生活与实验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统一。
2、实验方法要创新。
如:使相同的力用小刀的刃和背分别裁纸,或让学生在桌面上敲鸡蛋和在碗沿上敲鸡蛋,哪一种更容易破,帮助理解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把生鸡蛋放入水中可观察到鸡蛋沉入了水底,然后在水中加入食盐搅拌使鸡蛋悬浮,再加盐使鸡蛋最后浮到水面上。该实验可使学生直观理解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利用常见的生活用品做实验,不受实验设备的限制,又可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
3、实验教学手段要创新。
用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将一些在课堂上实验现象不明显、学生很难观察或受气候影响等因素不便做的实验,制成课件,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学的内容。如在讲解扩散现象时,由于分子运动是微观现象,所以扩散现象的讲解总是有点牵强,但运用课件却可以很好地展示这一微观的物理过程,用不同颜色的小球分别表示不同的分子,让它们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空隙中,学生感性认识增强了也就自然得出了规律。当然多媒体课件可以模拟实验但不能完全代替物理实验,只能起到分析物理规律的辅助作用。
二、重视学生的实验课多样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1、精心设计学生实验课。
分组实验肩负着使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实验能力的雙重责任。如八年级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果这个实验不成功、结论模糊将使学生对以后的学习失去信心。我们不妨这样做:首先,告诉学生实验用的凸透镜的焦距。第一步,要求学生在光屏上找到缩小和放大的像,并分别测出此时对应的物距与像距。第二步,让学生在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的点上做实验,并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第三步,让学生在一倍焦距以内做实验。第四步,找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在老师点拨的基础上进行)。第五步,找出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三个区域两个特殊点。
2、 将演示实验变成探究式实验。
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它容易使学生忽略科学研究艰辛的探索过程,认为科研成果都是唾手可得的。因此,在教学中可把一些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如“声音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里传播”的这些研究性实验,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协助下设立实验目的、研究步骤进行的一次探究性实验。这不仅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一种训练,还为将来高中的“研究性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重视课后延伸,拓展自主探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习物理要遵从“物理学习联系生活,物理知识服务生活”的思想。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物理的价值,才能焕发物理的魅力。
1、成立课外制作小组,鼓励学生利用常见的物品进行小制作实验。小制作可以是课本上列出的课外小实验或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设计的制作等。如制作潜望镜、万花筒、水火箭、飞机模型,小型电动机模型等等。成功的制作不仅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极大的兴趣,而且丰富了知识,培养了技能。
2、加强知识运用,进行实际测量。如利用光学知识测量学校旗杆、大树的高度,利用密度知识进行物质鉴别,计算碑石的质量等等。而这些活动往往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并探索,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探究空间。
3、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生活,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所学物理知识。如学习“浮力”后,可去码头看看船舶上标着的“吃水线”,搞清轮船的排水量是怎么回事。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到建筑工地去观察大吊车,看看它哪部分是杠杆,哪部分是轮轴,哪部分是滑轮组,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如何协调运用的。教师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学好物理。
总之,实验是物理教学的永恒主题,教师只有不但创新、大胆改革,把教学当成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和艺术性的劳动,不懈努力,精益求精,才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朱道荣 《例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3]朱长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