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着,充实着,快乐着
2016-05-30张伟兵
张伟兵
今年我有幸才加了全省高中英语教师全员培训,在这为期一个月的培訓中,通过对不同地区优秀教师示范课的观摩学习,自己学习到了很多,也反思了很多。现就这段时间以来自己的所学所思总结如下。
一、培训形式的改变,使一线教师的受益达到最大化
前几年的培训不能说不好,我总感觉到有一种“赶集”“赶会”的味道,场面很热闹,人员很齐整,签到很及时。效果我个人感觉不是很好。除了发帖子,唱唱颂歌,一个假期的培训就结束了。回头一想,学到了什么?相信很多教师和我有一样的感觉,收获不大。而今年取消了那种集中培训的形式,让教师在上课之余去看优秀教师的上课实录,这样才是较为实在的学习、提升和借鉴。我们都说教师这个活是个良心买卖,教师的培训那就更是个良心买卖。有时不是我们教师不愿意接受培训,不想去提升,而是缺乏一种平台,一种为教师认可的有效学习平台。
二、培训学习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培训平台的开放不仅局限于这么几节课,更不要局限于这短短的一个月
学习提升是无止境的,听了六节课说你进步了很多,也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培训了一个月,我这一年就不用再去学习了,其实不然。我个人建议,我们的培训中心应该有更大的开放平台,同时在完成一定量的基础上,不再做硬性的规定,你必须研修完多少个小时才会合格。那样只能使人产生应付的心理,因为一线教师的时间很有限,备课、上课、作业、家长来访、学生谈话、日常事务这些基本活动把教师的时间已经占用了不少。所以说研修这个事情要求更宽泛一些,更实用一些,那样效果会更好。
三、培训后的个人感受和反思
1.平时的课是不是每个环节都处理完了就一定是好课
我为什么提这个话题呢?我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所有授课教师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前松后紧。尤其是当时间很紧张的情况下,教师就显得手忙脚乱,为了赶进度,为了完成课前设计的各个环节。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学习认知规律,认为上完了就是完成了任务。我个人觉得“缺憾也是一种美”。现在我们上课后所写的教学反思实际上就是在反思上节课的得与失。单纯地上完一节课很容易,上好一节课很难,上一节学生反映好的课就更是难上加难。我们今后的课评价标准应该是在学生的评价和收获上,而不是单纯看上完没有上完。
2.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关系,什么才是真正的语言输入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只有进行一定量的语言输入,学生才可能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在这里,我就想谈一个方面,就是我们教学环节的有效性问题。在观摩的过程中,有时教师设计的环节很多、很新颖,我感觉个别环节实效性不大。有时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一个讨论环节,有的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再者,教师的前置指导性不是很到位:讨论什么?为什么讨论?讨论的收获在哪里?还有就是课堂上有让学生进行采访的有关口语训练。我觉得这样一个活动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但关键是学生用当堂的知识有多少。再者就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和深度,不能局限在“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简单的问答上。如果是学生在上课前生成的东西拿到课堂上就是单纯为了展示。那我们教师的功能又哪儿去了呢?这节课在学生的脑海中又留有什么痕迹呢?
3.课型过于单一,适度引入“语法课”“写作课”,做到百花齐放
示范课、优质课、教学能手评选课,地方的、全国的课型都一样——英语阅读课。这次版本尽管不同,采用了人教版和外研版,但课型一致。英语的教学除了阅读外,还有别的一些课型,如语法课、写作课、讲评课。因为我们一线教师一周都离不开这些课型。不可回避,也回避不了。我们真诚地希望在今后的研修活动中能带给我们更多学习的东西,例如这六节课分成不同的课型。那样对我们的日常教学会有更大帮助。这次课的一个亮点就是在阅读的同时,进行了语法关注。不要小看这个环节,语法关注实际上就是让我们英语任课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达到阅读的最大化的有效尝试,不是孤立地为阅读而阅读。
4.多媒体,黑板,和展台的有效统一问题
我听过的六节课中,100%的教师都运用了多媒体。教师的课件设计得都很精美,他们都能做到界面组织合理、信息完整、语言规范;课件运行正常,链接准确;视频拍摄内容完整、画面清晰,声画同步。这样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容量,对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升也是很大的促进。现在多媒体的应用很普遍,但黑板的作用忽视了。即使是用了黑板,也没有规划性和计划性。课件是上课前教师根据教情、学情、教材的情况提前设计好的,对于课堂上所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黑板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个人觉得,传统的东西有些还是可以利用和保留的。还有个遗憾,就是教师都没有对实物展台进行充分的利用,学生的作品不能进行快捷地展示与反馈。在教学的环节中浪费了一些时间,从而影响到一些环节的有效训练,特别是讨论环节,很多做得不够充分。今后如何进行多媒体,黑板和实物展台的有效统一利用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5.学生互动,小组评价和关注学生
学生互动了多少,学生发挥得如何?主要靠教师给学生搭建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是很喜人的。关键是如何引导他们。小组活动各节课都有所体现,但对小组的评价不是很够,有的评价不是很到位,有的忽视了,只有活动,没有总结。这表明,我们平时对于小组评价这个环节重视的程度还不够。因为小组的活动是学生集体劳动的结晶,他们的劳动理应受到尊重和认可。再就是一个细节,不知道各位注意到没有,在一节课中有一个学生孤零零地坐在最后一排,自己一个桌。小组活动的时候也显得那么“多余”。也许他的基础很薄弱,也许恰好学生的数目是单数。但我个人觉得在班级中,尤其是这样的全省示范课中,我们教师除了关注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之外,更应该关注我们的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关注坐在后面的学生。让我选择的话,我宁愿让三个学生一个桌,也不要一个学生孤零零地在最后的角落里。记得在泰安参加省优质课评选中,济宁一中的付吉生老师在这个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上完课后,学生自觉地站立,为一个陌生的老师鼓掌,这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作秀。是对付老师劳动和付出的一种尊重,更是对付老师在课堂上关注孩子、爱护学生的一种肯定。爱学生,无时无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通过这次培训,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的教育工作,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今后我会以更加虚心的态度学习着,充实着,快乐着!
参考文献:
沈骑.外语课程知识观的后现代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2008(05).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