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搭建了平台
2016-05-30吴莉
吴莉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平时教学中,如何使地理课堂更具生活化,如何让生活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搭建平台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地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我们正是在与大自然长期和谐相处中,形成了一幅幅富有特色的生活画卷。而大自然也给我们的课堂提供了很多活生生的素材。例如,在学习“天气”一节时,老师让学生描述昨天、今天的天气状况并很生活化地设置了这样的场景:同学们,明天老师准备组织大家去千佛洞进行地质地貌的考察,同学们希望明天有一个什么样的天气呀?如果明天下雨咱们就取消这次活动,相信同学们都企盼晴朗的天气,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明天的天气状况呢?收听天气预报。这是一个鲜活的犹如聊天的话题,教师设置生活场景让学生在一片欢快中体验知识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只有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地理,才能切切实实体会到地理的价值。
根据地理学科的较强时效性,及时融入时事和身边的地理素材,让地理课堂教学与社会发展、现实生活紧密相连。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引发了核泄漏,核辐射对地球生物、对人类的影响有多大?这样的热点话题,也是我们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一衣带水的邻国,是否会影响我国,也是人们担忧的话题,因此,在课堂上,我们针对“地震引发的核辐射是否对我们中国有影响?”进行了探讨。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能很快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作一肯定的解答:不会。随之提问:“为什么地震引发的核辐射对我们中国影响不大”?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解释。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能结合中国和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此季节,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所以根据此时的风向,核分子不可能吹向我们中国,核辐射不会影响我们。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了我们的那份担忧和恐慌,在老师欣慰的点头默认中,学生收获了一份释然和欣喜。
随之而来的抢盐事件,又使我们中国人陷入一种恐慌之中。信息技术的快捷,半日之内,一个小小的县城上下处在紧张的抢盐事件中,人心惶惶,抢盐骤然间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一个活生生的话题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此时我们先不去追究到底核辐射与盐有多大关系,我们只追究一个问题,我们真的有必要惊慌于抢盐之中吗?即使我们这里的商店暂时没盐了,我们也不会陷入缺盐的困境中……同学们应了解我们本县的地理环境,我们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应学习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在这里老师将生活中随手可得的例子有效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当时的难题,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新知的生成,起到了双重效果。
其实,生活化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中随时可以捕捉到,它可大可小,但只要教师能恰当地融入教学中,它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生活化地理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
每年我们都会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结合本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进行适合学生的各种地理活动,让学生从生活入手,从身边入手,从熟悉的环境入手,在动手、动眼、动脑、动心的自我参与中洞察和发现生活地理。如:“捕捉生活色彩”的摄影比赛;“最美吉木萨尔”的绘图比赛;“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有你有我”;学生在国旗下的宣传及学生制作主题手抄报等活动,这些结合生活实际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具有社会性的活动,无疑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更深层次的渗透,也是一次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育。其实,每一次这样的人人参与、人人动手的活动,活动成效总是令我们很吃惊,因为在每次活动之前,我们都会有一些顾虑,不知活动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每一次,我们的担忧都是多余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都能认真用心地按要求完成活动。例如:一次“最美吉木萨尔”绘图活动,学生能紧扣地图的三要素进行绘图,学生的作品各有千秋,同样的主题却有着不同的景致,有彩色图,有黑白图,有全景图,可以说每幅作品都各具特色,每幅作品都与众不同,每幅作品都彰显出了每个学生的个性,每一幅优秀作品都助长了学生个性特长的不断发展,学生用心、用笔绘出了自己心中美丽的吉木萨尔。活动使学生能力得到潜意识的发挥,使学生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应用。这样的学习方法,给学生增添了一份自信和一份成就。
参考文献:
[1]王凤成.关注差异,为每个学生搭建成功平台[J].生活教育,2013(08).
[2]李秀梅.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J].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2(07).
[3]黄立华.浅谈初中生活化地理课堂的构建[J].现代交际,2014(10).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