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程的有效性导入方法探索
2016-05-30吕珉
吕珉
摘 要:新课程的有效导入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良好的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导入;学生情况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验性都很强的学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程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课程进行的开端,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它起着从生活到课堂、从旧知识到新知识过渡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有效的课程导入可以让学生能够有目的、有准备地听课,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而物理课按照结构又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原子物理学这几个板块,按照板块和章节特点,再结合学生情况,本文就目前物理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有效引入方式进行探讨。
一、悬念导入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始于惊讶和疑惑。”所以悬念、疑问常常是探索的出发点。悬念能使人们产生心理追踪,诱导人们兴致勃勃地去猜测,乃至欲罢不能,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巧设悬念,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参照物”这一节时,教师首先讲述在二战期间,一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用手抓住一颗德国子弹的故事,立即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吊起学生的胃口,使他们急切地想知道故事下一步的进展,这样老师就可以适时地引出本课堂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带有悬念的问题来导入新课或问题,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又能在悬念中巧妙地提出学习任务,创设出探求知识的最佳情境。
二、日常生活导入
物理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在许多生活常识中包含着物理知识。如果能用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物导入新课,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压强”时,教师提问:“我们上学所背的书包,背系宽窄不同时,背同样重的书籍,感觉有什么不一样?”还有在教学“汽化和液化”时,在知识点过渡导入上,我们可以同时在手背上滴两滴水,一滴不动,另一滴用指头涂开,或者用嘴吹,看哪滴干得快,从而可以问学生是什么原因?这样的问题就会立刻把学生引入到他们的生活实践中,这样就可以通过身边的真切实例,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物理学知识对日常生活的帮助,认识到物理学知识的重要性,这就为进一步讲解压强埋下了伏笔,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三、实验导入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曾经说过:“对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一些理论的东西,往往是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便分明。”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希望知道结果的欲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探索知识和寻找规律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大气压强”时,把一小吸盘按在黑板上,它不仅不掉落,甚至还能承受额外的重量,这样就会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定会引起他们的猜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老师在解答学生的各种猜想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引入了压强的讲授。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用演示实验的方法来导入新课,既形象直观、又具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可以把抽象的理论通过通俗易懂的实验方式展现出来,可以让学生惊奇、疑问,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为新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打下基础。
四、复习导入
这种导入方式也是常用的方式,是指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引入新课程,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还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在复习“功”的计算之后,通过实例引进“做功”的时间因素,提出“做功”的快慢问题,从而转入新课。
五、课件导入
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把一些物理现象具体逼真地显现出来。如在“光现象”的本影和半本影教学中,可利用CAI模拟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之间的转动情况,借助学生熟知的日食(全食和偏食),分析本影和半影的形成,进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使整个教学形象具体。当然,还可以利用CAI模拟一些现实存在的物理模型、电场、磁场等,加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其实,多媒体导入还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的课堂变得绚丽多彩,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丰富而生动。
总之,某一种单一的导入方式不是万能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同时在新课的导入过程中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一种和谐、自然的状态下完成教学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吴兰红.探索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专辑,2001,27(07).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