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洁:“中国奥运活化石”

2016-05-30朱轶

晚晴 2016年1期
关键词:圣火预赛西装

朱轶

“流亡”选手打破全国纪录

1912年1月16日,郭洁出生在时局动荡的大连。自由在田间撒野奔跑的他,中学就读了一家日本人开的学校,也开始真正接触了现代体育课。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标枪、铁饼、铅球,我很快就上手,还逐渐着迷。”郭洁生前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学毕业的时候,作为一名体育发烧友,郭洁认识了刘长春,并得知其获得张学良的资助,单刀赴会参加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从那刻起,奥运会也让他魂牵梦绕,“我知道如果依旧困在这里(伪满洲国),我的体育梦是永远没有办法实现的。”

1936年春天,蒋介石为了彰显当时中国的能力,决定组成体育代表队前往德国参加柏林奥运会。“我是新去的,挺紧张,而且我是从东北流亡来的,心里没有底啊。”即便这样,郭洁一出手就在铁饼选拔赛上,扔出了42米,破了全国纪录,从而获得了柏林奥运会的入场券。

只有两个小时的奥运之旅

在前往德国参赛前,郭洁和所有参赛选手在南京接受了蒋介石的训话教导。代表队正式出发是在1936年6月26日,海上风浪非常大,有时候站都站不稳,运动员们为了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一直坚持在甲板上出早操或者做辅助性训练。就这样船一直在海上颠簸了27天才到达意大利威尼斯。柏林奥运会于1936年8月1日举行,而中国代表团到达柏林的时候已经是7月底了,经过不到一周的短暂调整。

不过受经费限制,每个运动员只发了一件西装上衣,蓝色西装左胸口上绣着五环标志,上面是英文“CHINA”,下面是“中华”两个字。

“换上西装真正感受到自己并不是一个人来参加比赛,而是要在世界的面前展现一个中国人应有的精神。我的民族自豪感,从那一刻涌现上来。”不过郭洁和同伴们的奥运之旅并不成功。

“也就两个小时,算是我和我的同伴们真正的奥运时间。”郭洁和队友冷培根、陈宝球一起止步预赛,“预赛及格线是44米,而我在国内最好的成绩不过是43米。”所以,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郭洁和队友刘长春、黄英杰(110米栏)、贾连仁(800米、1500米)、吴必显(跳高)都在预赛中结束了这次奥运之旅。

72年后完成奥运圣火传递

柏林奥运会短短两小时的比赛给郭洁留下了很多思考。“我们为什么即便是国内最好的成绩在奥运会上连资格赛都过不去?我们练得不辛苦不认真吗?其实是我们的理论和学术水平太低。”

回国后,郭洁决定前往日本留学,凭借日语底子和奥运参赛经历,他顺利被青林大学录取,学习体育理论。两年后,郭洁又被日本帝国大学经济系录取,但除了学习经济知识,酷爱体育理论的他也在平时继续丰富自己的体育运动理论。

结束日本的学习后,郭洁返回祖国投身体育教育,“也就是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和学到的理论,为中国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

2008年,在郭洁参加奥运会72年之后,这位外界称之为“奥运活化石”的老人也成为奥运火炬西安传递的179号火炬手。在举着祥云火炬完成圣火传递后,郭洁说:“一切就像是在做梦,但我曾经的奥运梦也终于圆满了。”

坚持每天跑步半小时

郭洁78岁才选择从西安体育学院退休,退休后他还在家研究一些体育理论和养生之道。

只要身体还能跑,郭洁每天早上都会坚持跑步,35年来从未间断。谈及自己的养生秘诀,郭老曾总结了“一少、二多、三保证、四不要”的养生方法。

“一少”就是少吃高能营养素、油和碳水化合物;“二多”就是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和多运动;“三保证”就是保证每天的运动营养收支平衡、保证蔬菜水果主食平衡、保证吃多少消化多少的营养平衡;“四不要”就是不要长坐久坐、不要抽烟、不要喝酒、不要生闷气。

猜你喜欢

圣火预赛西装
水下圣火
一道四川省预赛题的探究
西装年代簿
2018瑞士数学奥林匹克(预赛)
第九届陈省身杯全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预赛
新形态西装
西装型男的3种形
从office到街头 小西装实用又时髦
数读欧预赛
圣火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