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廉·布莱克《梦》的意象及其内蕴探究

2016-05-30顾佳页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1期
关键词:内蕴布莱克宗教

摘  要:《梦》是威廉·布莱克的一首诗歌,作品犹如童话故事般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其中,蚂蚁,萤火虫,守夜人,甲虫以及诗歌中的“我”这些形象十分耐人寻味。挖掘威廉·布莱克的生平与宗教思想,并结合详解诗歌中各个形象内蕴从而探究与摸索威廉·布莱克对爱的深刻理解。

关键词:威廉﹒布莱克  梦  宗教  形象  爱  内蕴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版画家,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伟大诗人之一,虔诚的基督教徒。主要诗作有诗集《纯真之歌》《经验之歌》等。其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深沉,充满神秘色彩。他一生中与妻子相依为命,以绘画和雕版的劳酬过着简单平静的创作生活。后来诗人叶芝等人重编了他的诗集,人们才惊讶于他的虔诚与深刻。接着是他的书信和笔记的陆续发表,他的神启式的伟大画作也逐渐被世人所认知,于是诗人与画家布莱克在艺术界的崇高地位从此确立无疑。

威廉·布莱克的一生好似一条缓缓流动的清澈无名的溪水,宁静、朴素而平和。至始至终默默无闻,不被那个时代的人们所熟知。同时,作为虔诚的基督教徒,布莱克无论在其诗歌作品还是绘画雕版中都烙上了浓浓的宗教信仰。当然,这宗教的信仰也深深地影响了他对爱的理解,凝结为他的文化人格,即富有悲悯同情与美善的仁爱精神。

《梦》这首诗在同布莱克闻名世界的《天真的预言》《老虎》等诗相提时,往往不被人们所广为认识。然而,在笔者看来《梦》这首诗歌就犹如一朵孤芳自赏的花朵,它不随波逐流但却散发着淡淡迷人的幽香。这首诗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以及童话般的温馨故事深深地打动了笔者的心。本文将从布莱克的宗教情怀和《梦》这首诗中的各个形象与内蕴入手着重探讨他对爱的理解。

一、布莱克的宗教情怀与美善意识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于1757年11月出生于英国伦敦的布罗德大街。于1827年8月逝世。传言当威廉﹒布莱克去世时,他在临终之际吟唱着天国的美丽景象。

众所周知,威廉·布莱克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基督教文化中具有价值的核心之一就是“爱”。诫命中第一且是最至高无上的便是要尽心、尽性、尽意,爱着上帝。其次,就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的总纲。基督教中爱的思想,在布莱克的心灵中,深深地烙上了“仁爱”“美善”的印记,无时无刻影响着这布莱克文化人格中对这种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而这对其诗歌创作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内在作用。

在布莱克的许多作品中,其宗教情怀与仁爱美善意识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羔羊》中的“小羔羊上帝保护你”[1]充分体现了基督教爱的核心,用上帝的仁爱与美善把可怜柔弱的小羔羊关怀。另一首诗歌《啊,向日葵》中的“都从他们坟中起来向往——想着我的向日葵要去的国度。”[2]一句,充满了奇幻色彩,把已经逝去的可怜的生命重新复活,表达了布莱克对宗教的敬仰与崇拜。又如在诗歌《苍蝇》中写道“无论是生,无论是死。”[3]表达了无论肉体的存在与否,精神永远不灭的哲理,也同样深刻地体现了布莱克的宗教情怀。

然而威廉·布莱克的一生并非像其他伟大的诗人、作家那样光彩熠熠,相反布莱克的生活非常拮据,仅仅是和自己的妻子靠着自己画的版画以及雕刻过着简朴平静的田园式生活。不仅如此,威廉·布莱克的诗歌也是在他去世以后很久才被人们重新审视,因而才闻名世界,成为了英国的伟大诗人。再细观其不同时期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布莱克早期的作品宏大地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充满博爱的欢乐世界,人们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互帮互助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而这种精神中充满了宗教思想的痕迹,在博爱中充满了美善思想与理念。布莱克后期的作品则充满讽刺意味,有利地抨击着这个黑暗、腐败的工业社会,但在作品中依然充斥着布莱克对美好生活的积极信念。换而言之,布莱克对基督教这个宗教思想与情怀充满着信任,有这博爱美善必胜的信念。

正是布莱克这种对生活的乐观精神与虔诚的宗教情怀从而构建出了他对爱的深刻独到见解。

二、《梦》中的象征性意象

(一)蚂蚁——理想女性的化身

作为整首诗歌的主人翁,小蚂蚁的思想情绪至始至终贯穿着全诗。从一开始的迷路从而彷徨失措到担心起自己的孩子们会不会为找不到自己而哭泣,最后跟随着萤火虫和甲虫一起探索回家的道路。布莱克在这个梦中一直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记录者小蚂蚁的步伐,生动的描绘出小蚂蚁渺小、楚楚可怜的形象。同时布莱克称呼小蚂蚁时用了“她”。顾名思义,这只迷路的小蚂蚁在布莱克眼中即是一个女性的形象。

不难看出,在这只小蚂蚁身上蕴含着作者对心目中喜爱的女性形象的描述。得知自己迷路的小蚂蚁不禁感到不安、迷茫与孤独生动的表现出女性的脆弱和唯美。迷路之后天色昏暗,小蚂蚁又担心起自己的孩子们想象到他们父亲的哀叹对应了女性的博爱与对家庭的关怀。最后,小蚂蚁从低迷中恢复过来并在大自然其他动物的帮助下,小蚂蚁再一次踏上了寻找家的路途明显的体现了小蚂蚁的顽强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代表了女性坚韧不拔,不屈服于困难的抗争精神。如此看来,小蚂蚁的形象就犹如作者心目中完美的女性形象。布莱克心中的那个她是个关爱丈夫、关爱家庭,有着坚韧不拔品格的柔弱美丽的女子。

从美学的角度,小蚂蚁所代表的女性形象无疑是真善美的典型代表。这个危难时刻坚忍的心系家庭的柔弱女子正是现代良好妇女的样子。这种让人崇敬的美好形象符合了现代真善美的审美体验。因此,这里也同样体现了不莱克对美、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

这种爱乃可以以小见大,布莱克写下的诗对理想女性的怜爱,然而,从中亦可见到他对百姓人民、对世界的博爱,对美与善的不懈追求。

(二)萤火虫——爱情中的乐观与信念

萤火虫这一动物形象出现在了第四诗节,同时它的出现使得这个梦出现了转折,瞬间把先前紧张、悲伤和压抑的气氛化为温暖与温馨。

萤火虫,顾名思义,是一种在黑夜中发光的飞行昆虫。出现在诗中对小蚂蚁的命运起了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布莱克安排了这么一个角色来打破僵局可谓是别有用心。

第一,萤火虫会发光。小蚂蚁迷失在无尽的黑夜中不知所措,突然出现了光明,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没有什么比在阴冷的黑夜中燃起的温暖的光明更让人感动的了。

第二,萤火虫会飞。一想到会飞的小鸟,一抬头看到苍穹中展翅的猎鹰总让人联想起自由与对飞行的向往。会飞的事物或多或少的会被羡慕与仰望。

因此,萤火虫集聚了发光与飞行二者,出现在绝望的小蚂蚁跟前时就犹如一个美好神圣的天使伸出双手将它拉出了深渊,温暖了冰冷的心。

在爱情中,困境时再所难免的,而布莱克相信,在生活的困境里定会有希望,必定会有转折。在诗歌中,萤火虫作为神的化身帮助小蚂蚁重新鼓起希望踏上归途。类比在感情生活中,布莱克也同样认为挫折摩擦,困境悲剧中会有奇迹发生转危为安。布莱克不仅体现了他自己在爱情中是乐天派,而且爱情中遇到困境也有必定克服的魄力与勇气。

当这种爱上升为广义的泛爱,则从中能体现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萤火虫与小蚂蚁是不同的动物,好似一个不相识的陌生人对另一个伸出了援助之手。布莱克在此也抽象的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精神的赞扬和这种美善仁爱的追求。

(三)守夜人——对爱的忠贞不渝

咬文嚼字的解释守夜人固然是在夜间看守的人。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政府被比作守夜人。在乔治·马丁系列作品《冰与火之歌》中,守夜人作为一个群体守卫着长城边境防止异鬼与野人对王国的入侵。在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中,守夜人这个代名词所蕴含的意义是大致相同的,即勇敢、正直、坚守岗位与忠贞不渝。

在布莱克的这首诗中守夜人角色的担当者正是萤火虫。作为一名看护着,萤火虫履行着自己守夜人的神圣职责在森林中巡查巡视,随时准备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因此这也再一次证实了小蚂蚁受到帮助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绝对必然的。

守夜人品格的勇敢、正直、坚守岗位与忠贞不渝在神的使者萤火虫身上的体现也照应了布莱克在爱的思想中的对应。在爱情中正直忠贞,男女的勇敢并肩前进会像诗歌中萤火虫对小蚂蚁的作用那样,冲破困境,走出难关。

(四)甲虫——作者理想的家庭组成

许多人也许会认为甲虫在这里是十分多余的,其实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意义上,我认为甲虫绝非可有可无的角色。

第一,在形式上如果说美是立体的,那么前者萤火虫的是有“色”,而甲虫则是有“声”。在布莱克的诗歌中引领小蚂蚁一同踏上回家之路的不仅仅是萤火虫的灯光,还有甲虫发出的嗡嗡声。如此一来原本静态无声的一张图片便摇身一变成为了动态有声的电影,是整首诗的美感瞬间提升。

第二,在意义上,甲虫的加入便在画面中出现了3个动物,即小蚂蚁、萤火虫和甲虫。这一和谐温馨的画面不禁很容易联想到一点——一个家庭,一个三口之家。布莱克隐晦的暗示了一个家庭的理想组成:父、母与子。

因此,甲虫在诗歌中,在布莱克的思想中是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这表示了布莱克在爱情世界中看重一个家庭是需要3人乃至更多人(父母和孩子们)才能算是一个完整家庭的思想观念。这样的家庭才是和谐完美的。

(五)诗歌中的“我”——深化感情

诗歌中的“我”是整个故事的目击者,我们读者正是以这个“我”的第一人称视角和“我”的描述来体验这个由紧张变温馨,由危转安的美好故事。

随着“我”从天使守护的床被阴影笼罩开始,我们读者一同感到了气氛瞬间的紧绷,危险逼近。随着“我”的视角的推移,我们读者身临其境地跟随着小蚂蚁经历了整个故事,感情也随着遭遇而起伏不定。这一手法无疑更加深化了我们的感情,“我”为迷路的小蚂蚁感到怜悯;“我”为小蚂蚁遇到了萤火虫与甲虫感到高兴与欣慰,这么一个角度显然更加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同时也潜意识的加深了布莱克对爱的见解的自我肯定。

当然,布莱克笔下诗歌中的“我”也并不是只出现在第一诗节打酱油而已,在第四诗节第一句也直抒胸臆的写下“我为小蚂蚁满怀同情的滴下眼泪”一句。此处更增加代入感,引起读者与作者在感情上的共鸣,也更加能够理解布莱克爱的内容。

三、《梦》的象征内蕴解析

(一)悲悯同情思想

布莱克的《梦》显而易见地体现了基督教在宗教思想中悲悯同情的思想。第一、二和三诗节的内容是这个思想的直接佐证。

诗歌中,小蚂蚁迷了路从而迷茫不安,在天黑之后仍无法找到归途从而担心起家人是否会为此焦急而哀叹。布莱克仅用了3个诗节的文字便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小蚂蚁的可怜,字里行间中充斥着对其无比的怜悯与同情,让读者产生共鸣,一同为这只小蚂蚁捏一把汗,希望它能够化险为夷。至此,布莱克将基督教的悲悯同情思想的缩影映射在这个诗歌的情节之中。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在该时期的大力飞速发展,社会上自然会因此而产生副作用。利欲熏心、唯利是道的社会黑暗面腐蚀着摧残着人们。因此小蚂蚁的遭遇完全犹如当时苦难的百姓在黑暗、腐朽、虚假的社会中迷失自我的类比。对小蚂蚁的怜悯同情亦是对当时人民百姓的苦难与迷失的关怀与愤慨。

基督教中的悲悯同情思想也是影响布莱克爱情观的重要因素。拥有忧国忧民情怀的布莱克自然在爱情中也是如此。布莱克对女性的同情在其诸多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在《梦》这首诗歌中就对小蚂蚁这个象征性女性对象表达了充分的同情与怜爱。同时亦可根据历史环境从而引申为对民间疾苦,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与悲悯。布莱克高超的见解仅用了这一首小诗歌的3诗节便真实的反馈给了读者,引起了我们深深的共鸣与悲伤之情。

(二)仁爱美善思想

布莱克在基督教宗教中的仁爱美善思想充分的被体现在最后的两个诗节中。

在小蚂蚁手足无措,毫无头绪,濒临崩溃之际,突然出现了萤火虫和甲虫两位“救世主”。萤火虫与甲虫一个在空一个在地,一个用光一个用声响伴随着迷路的小蚂蚁,抚慰着小蚂蚁受伤的心灵,给予着家一般的温暖帮助它一同踏上回家之路。此处亦让刚才悬着一颗心的读者从紧张捏汗的气氛中瞬间缓解,在心灵上得到温馨的滋养与感动。

萤火虫与甲虫还有小蚂蚁非亲非故,不是一个物种,丝毫没有血缘关系。然而在小蚂蚁这危难时刻,萤火虫与甲虫却毅然的挺身相助,这便深刻地映射出布莱克在宗教中德仁爱美善思想。

正如前文所说,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腐败社会折磨着、摧残着百姓人民。但布莱克极力地赞颂着百姓人民的互帮互助与人间真情。人与人之间的爱应犹如萤火虫与甲虫同小蚂蚁之间的博爱精神。同时,布莱克作为一位开明的基督教教徒,相信耶稣即是慈爱的化身,一个美好的社会需要仁爱,需要真情美善。诗歌中对于小蚂蚁救星——萤火虫和甲虫的出现便是对仁爱思想的升华。

在当时社会上,社会的丑恶是不言而喻的,而真诚的教徒布莱克笔下的《梦》则体现了与这种丑恶截然相对的美善。萤火虫与甲虫固然是美的,美在心灵,美在德行。它们亦是善的,乐于助人,拔刀相助。爱的生活中,布莱克认为家庭是美的,普通百姓与人民是善的。和谐的家庭生活,其乐融融的邻里友谊和淳朴的民风才是布莱克向往的心灵美与善良。

仁爱美善的思想理所当然的滋润着布莱克对爱的理解。布莱克的爱并不只是同情怜悯而已,更多的他是在行动上体现出仁爱美善的观念,并用文学作品讽刺抨击社会,用纸上的文字赞扬歌颂劳动人民的美丽与善良。

在《梦》中,笔者看到了布莱克在狭义上,对女性的怜爱,对爱的坚定,对爱情必胜的信念以及对理想家庭是包括父、母、孩子三位一体的隐晦表达。在广义上,由此组成了威廉﹒布莱克完整的、朴素的、崇高的以及在笔者看来亦是完美的对爱的理解。

一花一世界, 一沙一天国。这句威廉﹒布莱克流传千古万世的名句理解起来是这么的困难又是这么的简单。一朵花只是一朵花,但只有一朵朵花连成片才有了一个世界;一粒沙就只是一粒沙,唯有无数粒的堆积才会出现一个王国。如果这句话用在布莱克对爱的理解上即是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一次互帮互助,家庭、夫妻生活中的点滴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而这些有关爱的故事点点滴滴的积累便终将聚沙成塔集成生活中布莱克理想中爱。

布莱克就是如此身体力行的履行着自己的爱的理解,而结果就犹如诗歌《梦》一样,小蚂蚁必将和萤火虫与甲虫一起与丈夫孩子们团聚。

注释:

[1]王艳霞:《威廉·布莱克诗歌译评》,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

[2][3]张炽恒译,威廉·布莱克:《布莱克诗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参考文献:

[1]张炽恒译,威廉·布莱克.布莱克诗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张德明译,威廉·布莱克.天堂与地狱的婚姻——布莱克诗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

[3]杨苡译,威廉·布莱克.天真与经验之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4]王艳霞.威廉·布莱克诗歌译评[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5]袁可嘉主编.外国名诗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6]孙洁.宗教影响在威廉·布莱克作品中的体现[D].沈阳: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顾佳页  陕西汉中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723001)

猜你喜欢

内蕴布莱克宗教
清夜
从外缘到内蕴:《红楼梦》异文的诠释空间与小说特质
新生
天真的预言
一粒沙子
触及内蕴情感 体现家国情怀——《新闻访谈: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创作有感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在对旧时光的回眸里发掘生命的内蕴——王峰《旧时光里的小团圆》读札
释放“宗教”力量,美国将遭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