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器乐为载体转变音乐课教学方式

2016-05-30王茜煜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器乐音乐课载体

王茜煜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真正发挥音乐课对学生的教育与影响,毫无疑问,已经成了重要的问题。针对我们“城中村”式的学校,本人在转变教学行为的实践中,首先意识到,要针对我们学生的现状,找到一个切入点,让学生有兴趣又能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感受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口风琴为载体,转变音乐课教与学方式,成为我教学实践的一个切入点。口风琴操作简单易上手,不存在音准的问题,教学方便,学生易学。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通过教学实践,我逐步转变了教学行为,树立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自己的转变给学生带来的可喜变化。

变化一:让学生主动接受音乐

21世纪今天的学生是活生生、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作为老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成为朋友,给学生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可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师在教学中的身份也不再仅仅是“传道士”,而转变成了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着、服务者,因此教学的重点已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变化二:让学生自由表现音乐

傳统教学注重知识的掌握,新课程要求以能力培养为主,因为教育不仅仅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是贯穿学生的整个一生。结合课本里的歌曲让他们弹、唱、跳、编结合起来学习,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学习热情高涨了,创造思维也点燃了,各种遐想令人应接。学生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发展了创造能力,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有很大帮助。

变化三:让学生创编音乐

教育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对教学结果的重视。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情感随着音乐的发展起伏,在不断的体验中感受、领悟音乐所表现的情感,从而得到美的熏陶。但传统的教学只要求教师将知识的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忘记了只有经过自己亲身体验,用心灵感悟后学到的知识,才会给学生带去难以磨灭记忆的道理。

这种创作案例不是教师预设的,学生们的创作都是他们由心而发,至少他们都会去开动脑筋,发挥他们的创造思维。在这种时候,教师不要一味的去评价学生创作的好和不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自己去感受。

受旧课程思想的影响,我们以前始终以如何教会学生为着眼点教师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想法,学生以前学东西都是被动的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而现在,我通过以器乐为载体在音乐课堂上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了很多,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的有兴趣、有动力。当然,学生在行为感动音乐方面还是很被动,如何将他们在行为感动音乐上有所改变,还有待于我去探索和探究。

时代的发展使今天的学生成为有独立思想、更有自主能力的少年儿童,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朋友的姿态面对学生,给他们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以器乐为载体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是我们的基本要求。我们要一切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位学生,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着重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把他们看成是独特的发展群体,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的认识,沟通交流情感,珍视学生的思想意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以往的关注教学转向了关注学生的发展。因为只有转变了教学行为,才能真正感受到转变后带来的喜悦与收获。

猜你喜欢

器乐音乐课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