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水治污溯源头

2016-05-30郑秀亮

环境 2016年1期
关键词:惠州市惠州污水处理

郑秀亮

惠州市博罗县横河镇上良村,在村子前方的一个小型花园,青草依依,月季、铁树等植物茁壮成长,花园外围用白色木栅栏围起来,配合附近的群山、碧水与小洋楼,宛如置身于欧洲的小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花园底下就是该村的污水处理设施。

据统计,经过一年的努力,2015年惠州市新建成类似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23座,总建成数达到369座。随着这些设施的投入运行,惠州广大农村河道逐步实现“不黑不臭”,一幅幅“人水和谐”的画卷徐徐展开。

清水治污,构筑水污染防线

2015年3月9日,新年刚过不久,惠州市人民政府出台《惠州市“美丽乡村·清水治污”活动实施方案》,一场席卷惠州广大农村的“清水治污”行动拉开帷幕。

“目前惠州还有超过半数行政村和少数乡镇没有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一些建有大型污水处理厂的乡镇,也未实现管网全覆盖。”惠州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然而配套的治污设施并没有跟上。特别是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工作的缺失,使农村环境不断恶化。“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仍是解决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

“开展清水治污活动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幸福美丽惠州的重要举措。”在随后召开的现场会上,惠州市副市长邓庆忠明确提出,各级有关部门、单位要深化认识,扩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活动的有序开展。

很快,惠州市成立了由市政府牵头,财政局、发改局、环保局等9个部门为成员的市农村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全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党政正职责任考核体系,严格实行问责制。工作进度缓慢的地区,市政府直接约谈当地相关的官员。

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资金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惠州也深谙此道。为此,惠州出台了《惠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市级财政资金补助方案》、《惠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市级财政资金补助方案》,市、县、镇按照不同比例分别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费用实施补助。

“全市乡镇按照综合经济实力划分为较好、一般、较弱三类,市、县(区)、镇财政分别按结算投资额的2∶2∶6、3∶3∶4、3∶4∶3三种比例实行差别化补助。”惠州市环保局生态科负责人表示,以建设一座设计规模为80吨/天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费用约为40万元来计算,2015年惠州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补助上,光市级财政补助资金就要2000万元以上。

运行补助方面,市、县(区)、镇三级财政按3∶3∶4比例进行补贴,市级财政补助标准按设施实际处理量核定。利用人工湿地工艺的,按0.18元/吨·天计算补助金额;利用A2/O法、生物接触氧化法、KDL定向生物膜法、MBR等工艺的,按0.31元/吨·天计算补助金额。“预计2015年市级财政补助资金为136万元,到2020年将达到860万元左右。”

通过补助机制,确保了各项设施不仅建得起,更用得起。“按照补贴机制,今后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资金无需村民再操心。”这些设施的投入运行,为惠州农村水环境保护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因地制宜,整出农村好环境

“闻不到一点臭味吧,下面可是厌氧池,村里的所有污水都集中在这里处理。”博罗县环保局副局长陈志德指着博罗县横河镇上良村的一个小型花园说道。只见花园里绿树红花,青草依依,原来污水处理也可以做得这么漂亮。现在,上良村的生活污水经过每家每户的化粪池处理之后,流入污水处理设施,通过沉淀、格栅、厌氧等处理后,进入荷花池进行再次净化,最终化为清澈流水。

博罗县长宁镇松树岗村,村中的小河沟里一汪清流缓缓流向远方,河沟旁边一个长条形的设施别有风情。“这是我们村的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系统。”松树岗村村书记指出,这个污水处理设施可谓因地制宜。设施沿河而建,充分利用河沟荒地,不占用村里的耕地,而且由于地处低洼地带,村里通过疏通排污渠之后,污水可以直接流进处理池,节约了运行费用。

大亚湾区霞涌镇的霞涌村,村里每栋房子的墙壁上都有一根白色的塑料管接入地下,宽敞的村道每隔几米就有一个集污池,集污池由水泥暗管连接最后进入了村里的人工湿地。涓涓细流当中,美人蕉、风车草、芦竹等植物生机勃勃。“这是今年才建立起来的,大亚湾区鼓励农村污水进入管网,由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但是对于霞涌村这样比较偏僻而且人口较少的地区,管网铺设困难,我们就因地制宜,采用人工湿地模式。”大亚湾环保局总工程师符国才提到。

龙门县永汉镇油田村嘉义庄小组,管网收集到的浑浊污水经过收集池、以及厌氧水解池等预处理工序后,进入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的植物下面有鹅卵石和沙石,湿地池底部呈倾斜状,并铺有防渗膜,污水受重力作用随着地势从高处流向低处,在这过程中不同的植物发挥不同的吸附和分解污染物作用,鹅卵石和沙石则起到过滤的作用。“只投资了33万元,日处理量污水达到100吨,每年可削减COD4.5吨,氨氮0.21吨,真正是小投入大收益。”该镇镇委委员介绍。

这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仅有效净化了农村污水,很多还成为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看到了治理成效,很多村民一改原先不情愿的态度,主动争取在本村铺开,使得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更顺利地推进。”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我们一直强调的就是要因地制宜,既要有成效,也要最大程度减轻群众压力。”惠州市环保局局长黄水祥表示,为了让污水处理设施发挥更大作用,惠州为此专门印发了《惠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技术指引》,对人工湿地、A2/O法、生物接触氧化法、KDL定向生物膜法等工艺的选址、建设、运营等工作进行指导规范。

绿富双赢,农民给出好评价

据统计,2014年惠州接待游客3968.33万人次,其中很大一部分游客选择到惠州乡村游玩。惠州市旅游协会为此专门成立了乡村旅游分会,“这几年惠州农村环境美了,游客也多了。设立分会可以整合资源,让乡村旅游从观光式旅游过渡为度假式深度体验游,让更多游客爱上惠州乡村。”

上良村,背靠罗浮山,面临显岗水库,空气清新、景色迷人。得益于环境整治,如今村里道路宽敞、环境整洁,一栋栋粉色的小洋楼整齐排列,门前屋后种几株桂花、植几棵翠竹,让久居城市的人们流连忘返。依托显岗水库的优势,村里修建了亲水木栈道,部分村民还开设了咖啡馆,让你置身自然美景的同时还能品味一把洋气的生活。“一到周末,深圳等地的游客喜欢来这里住上一两晚,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体验一下农家生活。”村民高兴地说,环境的改善让他们受益匪浅。

上良村所在的横河镇,更是亚洲最大矿泉水基地——景田矿泉水的生产基地。顾名思义,这样的基地对水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博罗农村水环境整治工作,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也让我们能够更安心地生产。”景田矿泉水生产基地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松树岗村,一走进村里,满眼的绿色,屋前屋后、道路两旁,有空地的地方基本都种上了树木。村里的沟渠中,流淌着的是清澈见底的山泉。得益于美好的农村环境,“客家佬豆腐花”生产基地在该村落地生根,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企业,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松树岗村的优良环境,还吸引了农业公司在村里搞起了空中立体农业。只见农田里,一个个圆柱形的花坛层层叠叠,犹如缩小版的摩天大楼,花坛里种植生菜、茼蒿等蔬菜。“通过这种种植模式,一亩地的产量相当于以前的十亩地。”谈话间,村书记直接就摘了几片生菜叶放到嘴里吃起来,“这些菜都不洒农药,用的是有机肥,非常安全,一斤能够卖到十块钱,效益非常好。”下一步,村里还准备跟企业开展公司+农户的模式,由企业提供种子和技术,村民出土地和劳力,让这种生态农业为村民带来更多的收益。

千年古樟树,余韵今尤存。华盖如伞的枝叶,静静护卫着风雨侵袭的周田山川。惠阳区秋长镇周田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改变古屋、古树等自然要素的形态,修建鹅卵石小径,拓宽村中主干道,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疏浚河沟小渠,形成了民居与山水田园相依相存的乡村生活空间。

村中还充分挖掘特有文化元素,重修了叶挺故居、叶亚楼故居、二圣宫、碧滟楼等,不仅有生态,更有人文;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而且吸引了八方来客。

猜你喜欢

惠州市惠州污水处理
奔跑惠州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惠州一绝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一道三元分式最小值问题的求解与推广
涌浪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惠州市区黄标车全部淘汰
惠州市海岸带优化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惠州市基督教两会中心关键技术的设计
“健康惠州”助力幸福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