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音乐课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

2016-05-30陈丹丹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苏武国歌爱国主义

陈丹丹

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必须重视美育。多年的音乐教育实践使我认识到:音乐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学科之一,根据其自身的特点重视发挥德育功能,这揭示音乐教育的规律,对确定学校课程体会中音乐的地位,使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学生各方面重视音乐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一、深入研究音乐教材的思想内容

我在多年的音乐教育实践中重视研究教材的内涵,文道结合、教一首歌曲都有教音教养的明确目的。

一《国歌》为例,在教学中提出:(1)使学生了解到这首歌曲是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斗争中起过巨大鼓舞作用的战歌。(2)了解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创作经过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中我介绍了《国歌》原为《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这部曲由田汉作故事,更衍写台本的影片,表现了处于深重的民族危机下的三十年代知识分子,从象牙之塔出来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义勇军进行曲》是作为影片主人公,诗人辛白华的长诗《万里长城》的最后一节,田汉完成影片故事后,即遭反动派逮捕前分促地写在香烟的锡纸衬床上的。聂耳谱曲前、也因反动派的道害即将离国前,他从敷衍手中接过河说:“作曲交给我,我干”。就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创作。在他去日本前写成了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全部完成寄回。影片中一唱出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久响遍了全中国每一个角落。我们向学生分析了歌曲前后一致的昂扬振奋的精神外还采用了主导动机贯穿发展的手法,以引子中大三和铉分解的号角或音调作为全曲旋律发展的基础,并在最后再加以變化再现造成首尾呼应,达到更完美的高峰。接着我们又讲各个国家国歌的特点是:一个国家最是有代表性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民族音乐语音特点。歌词集中反映了斗争的目标河任务,要求在庄重的场合演唱。做到准确无误,经这样介绍后学生学唱严肃认真,感情真挚对休止符、三连音、半拍起、重音记号,表达比较完美。

二、突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建设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教学,把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思想工作中去,使我国青少年把爱国主义深扎在自己的头脑中。在思想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是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首乡土的之歌可以海外游子油然而生思乡、思土之情、激发报效祖国的热望与激动

初三教材《苏武牧羊》本来是一首很短的歌,我们注意细微地介绍作品,产生与辛亥革命后三、四、曾留放了二、三十多代,传说作者是北京一位中学教师。内容来自古代历史故事,汉武帝时、中郎将苏武奉命初时匈奴,被匈奴贵族囚禁冰窟逼降,又把他遣送到北海边上牧放公羊,生子后才能解放他回潮。此曲虽用古代题材却寄托了当时人民反帝封建苏武牧羊的情节、学生不以为然唱唱而已,达不到预期教育的效果。更不解用悲壮的精神情绪去表达作品的内涵。

猜你喜欢

苏武国歌爱国主义
苏武庙
国歌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国歌抒怀
简说一些国家的国歌
苏武:七千个日日夜夜的坚守
苏武守节
当我们唱起“国歌”
爱国主义教育
《苏武传》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