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

2016-05-30曹春森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凝聚力班会师生关系

曹春森

在我国自实施新课标教育改革以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班级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班级管理的实质是管理学生,而管理学生的本质核心是学生人格修养、习惯的培养,大多数家长感到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老师们也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孩子们整天想些什么这可能是老师、家长们最想弄清楚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管理学生,让学生“顺”起来,让学生热爱班级,健康快乐地学习,是每位班主任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谈谈自己班主任工作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在教育教学中,对于班主任管理工作而言,首先要培养班级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班级学生之间要有凝聚力。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及时掌握班级现状,摸清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思想动态,使不良迹象消灭在事情发展的萌芽状态中,进而让班级向着和谐的氛围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的掌握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我在班级管理时常采用这样的方法:(1)主动找学生谈心,与班干部交流,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2)安排学生以写作的形式反映班级的状况,也便于我去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我每个月要求自己的学生写一篇对班级建议的作文,比如我要求学生以“老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作文,还可以写“老师,我对班级有一些想法”等,这时学生都能写出他的真实感受,有谈班级的,有谈家庭的,从而我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对我班级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不用。为了更好的增强班级凝聚力,我结合班级现状随时召开主题班会。比如,在开学初我召开“我理想中的班级”主题班会,学生先设想,然后畅所欲言,学生都想然让自己的班级团结、向上、和谐、进步,与此同时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进而诞生了班级的制度,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向着自己理想中的班级努力。我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问题时,我召开“学习方法、经验交流”等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发现学生之间存在矛盾时,我随时召开“论友谊”,“欣赏别人”等主题班会,同时不定期召开安全主题班会,使同学之间的矛盾随时化解。为了使学生学习有方向,有目标,我召开“谈理想”等主题班会。总之,召开主题班会,是我管理班级的一个重要措施,它使我们的班级更加有活力,更加有凝聚力。

二、注重班主任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心理的发展由于受到他们生理、心理特点的限制很容易受周围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其 中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也很大。虽然“师道尊严”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迂腐的老黄历,提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但是目前的教育工作者中仍然有一些人在有意无意中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自己的学生,甚至把学生看作是容器、产品,造成了学生“敢思不敢言”、“有话不愿說”的局面。师生心灵间缺乏交流和理解,学生畏惧老师,有心里话不敢或不愿向老师倾诉,老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不知学生内心的喜怒哀乐,老师与学生的这种心灵阻隔既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多么的重要。

三、班主任要在班级里建立民主制

小学生是一个刚开始接触新鲜事物的群体,所以班主任对他们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马虎,培养干部时也不能草率行事。我认为,在小学生干部委任时要进行民主的选举制度,让他们从小就有民主思想,也给他们一个独立思考、独立辨别事情的机会。在选举时也要适当引入竞争机制,让所有同学都有被选举的机会,而不是传统的依照成绩来任命或变相任命班干部。这样的好处是让学生深深体会到自己除了课本知识外还有很多方面要学习。所谓的竞争机制不宜过于复杂,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评分系统”、“竞争上岗”等方法来实现,在教育的同时也增加班级的学习气氛。

总之,要想做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就必须要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起。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用心去找寻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猜你喜欢

凝聚力班会师生关系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