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希尔:摄影的真谛
2016-05-30何伊宁
何伊宁
摄影即思想、经验以及信息的交流。正因为照相机能把你与特定的地点和理念绑定在一起,它才成了探索、观察和代表外部世界以及内心反应的杰出工具。(1)
—保罗·希尔
保罗·希尔是一名英国摄影艺术家、批评家和教育者。 在过去50年的职业生涯中,希尔通过持续探索和反思摄影这一媒介在文化和艺术语境中的意涵, 在坚持不断地挖掘出不同主题的同时,亦勇于打破摄影语言的界限。在摄影创作之外,希尔作为英国战后摄影教育和摄影学术研究的推动者,曾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从而成为获得这一殊荣的首位摄影师。
保罗·希尔于1941年出生于英格兰中部,蒂姆河边的勒德洛(Ludlow)。在他1965年成为《伯明翰邮报》的自由摄影记者之前,希尔曾在什罗普郡( Shropshire ) 担任多家报社的记者和撰稿人。作为英国摇摆60年代商业摄影发展繁荣发展的见证者,希尔也因为机缘巧合成为了一名摄影记者,开始了他的自由报道摄影师的生涯。秉承了当时欧洲和美国的黑白纪实摄影风潮,希尔早期擅长使用粗颗粒的黑白影像来表现戏剧化的新闻事件。在一张拍摄于1970年英国首相大选前夕的照片里,一个男孩站在议员伊诺克·鲍威尔的选举宣传车前,他上身穿着起源自苏格兰小镇佩斯利的螺旋花纹衬衫,双手插在裤子口袋里,嘴上吹大的泡泡糖好似有意模仿鲍威尔在选举时常常表现出的夸张表情。
在拍摄大大小小的政治事件的同时,希尔还深入到英格兰中部米德兰地区的工厂和社区,拍摄了一组组普通工人阶级的生活。除了《伯明翰邮报》之外,希尔的作品也广泛的出现诸如《卫报》《观察者》《金融时报》以及《每日电讯报》上。1966年,仅在担任摄影记者的第二年,希尔的作品便出现在当年于荷兰海牙所举办的荷赛奖,并获得了当年的英国米德兰新闻摄影师大奖(Midlands Press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Award)。
19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英国摄影从商业到艺术的转折时期,在接触到英国摄影师比尔·布兰德(Bill Brandt),以及活跃在美国大陆的摄影师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以及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等人的作品之后,希尔对摄影的认识逐渐发生了改变。正是通过对摄影本质的进一步探索,希尔开始意识到照片的重要意义远并不是对现实片断的采集,而是一种自我表达以及同其他人交流的媒介。从1970年代初开始,希尔德开始从拍摄传统纪实作品转向拍摄客观反映自己生活与周围世界的作品。
希尔于1974-1978年间所完成的一组名为《预测》(Prenotations )的作品以他的家人作为拍摄对象,尝试通过构图和形式来营造特定的摄影语言,以表达自己对现代主义时期英国城市化的焦虑,进而带给观众不同的观看体验。希尔在取景时采用了一系列不对称排列、视觉比喻以及象征,比如卫生间里的未知人影、泳池边诡异的人脸、透过轿车后挡风玻璃的一只手等的照片来比喻城市人日常的紧张和焦虑感。在这一切的尝试中,希尔都通过精确构图和创意选角,使“平凡”的场景变成了“不平凡”的超现实场景。
1970年代同样是希尔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1972年,希尔开始在位于诺丁汉的特伦特理工学院(Trent Polytechnic)担任摄影课程的导师,并在1976年受到委任开创了一门以创意摄影为核心的课程,努力改变了当时英国高校对摄影教育的普遍认知,即一门实用的技术课程。1976年,希尔还与妻子安吉拉共同在他们位于布拉德伯恩(Bradbourne)的家创立了英国首家寄宿制摄影工作坊—“摄影师之家”(The Photographers Place )。在那个信息并不发达的年代,“摄影师之家”不但通过开设摄影补习班的方式改变了很多英国摄影师对于摄影的心态,更为希尔赢得了英国摄影圈中持久的威名。而在阮义忠的《摄影美学七问》第一问的前言中,还曾提到了台湾摄影师陈传兴在1977年夏天进入保罗·希尔摄影工作坊研习,以及后来在巴黎设计学院、巴黎三大、高等科学院一路学习摄影、录像、电影符号学的简历(2)。
正是在同一时期,高产的希尔还同他在特伦特理工学院的同事托马斯·库珀(Thomas Cooper)一道,完成了摄影史上一本重要的著作—《摄影对话录》(Dialogue with Photography )。该书收录了两位在1974-1978年之间,针对22位活跃在两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摄影大师的采访,其中包括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布拉塞(Brassai ),曼·雷,保罗·斯特兰德,雅克-亨利·拉蒂格( Jacques Henri Lartigue)等等。希尔在他开篇中指出,这些摄影师对包豪斯、摄影分离派、f/64小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社会写实主义等艺术运动做出的贡献至今仍影响深远,且仍然有重要意义。(3)
峰区的风景是希尔1980年代时期创作的重要主题,在德比郡峰区生活了五年后,希尔决定通过拍摄居住地周围的风景,探究自己与该地区的关系。英国峰区国家公园(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是英国第一家国家公园和最大的国家公园,早在青铜时代便有山间的碉堡被先后建立起来。然而,同英国众多风景迷人的地方类似,峰区在现代历史上一直被贵族所占有,直到1951年才被当作不可开放用地对外开放。在美国人类学学者温迪·J·达比(Wendy Joy Darby)对于风景与认同的论述中,她还提到峰区和湖区的风景是民族情绪的共鸣板,反响着对于历史的不同诉求—对诺曼底征服之前活之后英国的崇尚。(4)
从小出生在勒德洛,希尔对大山充满了敬意之情,在进入报社的工作还曾做过登山和攀岩教练。1981年,由希尔所创作的一张名为《在土地上》(On Land )的作品被登在《创意照相机》封面,照片中一个看似被废弃的农用机具被置于空阔的草地中,呈现出作者眼中被人类改造过的土地。在接下来完成的《白峰黑峰》( White Peak Dark Peak )系列中,希尔尝试用小画幅相机和中灰色调创造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景摄影审美。
进入1990年代,希尔开始在英国莱斯特郡的德蒙福特大学(De Montfort University)担任摄影教授,并长期游走欧美各地讲学,持续地开展各种类型的摄影研习班。1994年,鉴于希尔对英国艺术摄影,以及摄影教育的重要贡献,他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也成为英国第一个获此勋章的摄影师。然而希尔却并没有为荣誉所动,他依然选择住在峰区,坚持他的摄影创作和教学的任务。每当希尔在风景摄影的旅途中,宠物狗斯帕达(Spadger)常陪伴左右,于是希尔用一个装着彩色胶卷的袖珍傻瓜相机以特殊而轻松的方式记录了斯帕达的活动。 《关于动物》(Concerning Animals ) 是希尔的摄影实践从黑白转为彩色的尝试,这一是受到1980年代末英国新彩色纪实摄影的影像,二则是因为他后来所选用宝丽来彩色底片的特殊性。希尔通过用宝丽来拍摄静物的方式,通过一系列妙趣横生的影像表达了他对人类如何将动物看作自己替身(surrogates),而不是驯化的野生物种的一种冥想。
千禧年之后,已年过古稀的他将自己长期对摄影的思考整理成书,向读者解释和展示了:照片是什么,我们过去是如何使用照片的,我们现在又是如何使用的。《摄影的真谛》(Approaching Photography )出版于2004年,书中注重于从视觉和艺术的双重角度论述摄影,而非影像的产生过程。希尔在书中总结了当下关于摄影的各种态度,并对摄影师拍摄不同主题所采用的不同方法进行了分析;同时考察了摄影影像以及这一媒介的普遍意义,他将照片看作一种表达方式,并就如何将照片看作艺术品和视觉交流的方式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摄影的真谛》出版的两年中,希尔的妻子安吉拉离世,希尔在面对不确定的全新生活的本能下,开始了名为《不确定的走廊》( Corridor of Uncertainty ) 的创作,虽然从视觉上有些许对妻子病情和死亡的展现,但作品更像是一部历经四年而完成的告别书。正好像在日本电影《致亲爱的你》中,由高仓健饰演的丈夫在妻子的离世之后,带着两张她留下的明信片而踏上一段看似破碎,却又充满巧合的旅程一般,希尔通过《不确定的走廊》来完成对安吉拉的告别。他选用了不同的拍摄对象和视觉语言,来表达有关失去与痛苦、绝望与希望、美丽与陈腐,有关身在异乡却毫无准备的焦虑。
正是在《不确定的走廊》完成之后,希尔遇到了他的新伴侣玛丽亚·福克纳(Maria Falconer),一起同时开始了名为《情感边缘》(On the Edge of Emotion )的全新项目,从两人视频的幽默截屏照片到夜晚在墙上共同留下的影子,从玛丽亚丢进马桶里擦拭口红的纸巾到她内裤上的经血,两人发自内心地展示在这一段关系中的激情、感性、不确定与不稳定。 或许,正如感情一样,希尔对摄影也保持着一颗持续的激情和感性,自1970年起,他便开始定期举办影展,他的作品遍及世界各地的画廊和博物馆,其中有: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伦敦国家艺术中心、休斯顿美术博物馆、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馆、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家画廊,以及东京的摄影基金会。
在英国,很少有摄影师可以像保罗·希尔那样,持续50年孜孜不倦地在创作中力图找到思想、经验和语言之间的契合,并一生致力于摄影教育和批评。我深知有限的文章和访谈的内容不可能完整概括他在过去几十年间对摄影的全部共享,却希望通过这个机会让中国的读者能认识希尔不断突破摄影的作品,以及他所经历和理解中的英国摄影。
作者为摄影史论学者、独立策展人
注释:
(1)[英]保罗·希尔著,郑达华、常耀、郑菁菁译:《摄影的真谛:影像表达与摄影师的角色》,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第11页。
(2)龚卓军著,《后至者的暗黑摄影:陈传兴的无光之光》,台湾新北市:印刻文学生活志,2015年3月刊。
(3)[英]保罗·希尔,托马斯·库柏著,毛卫东译:《摄影对话录》,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4,第7页。
(4)[美]温迪·J·达比,张箭飞、赵红英译:《风景与认同:英国民族与阶级》,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