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艺术探究

2016-05-30孙彩林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音乐新课改

【摘要】师生互动是新课改给小学音乐教学提出的要求之一,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效果的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从三个角度探讨了师生互动对于音乐课堂的重要性,接着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师生互动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重构师生关系、巧用问题引导、注重自主探究、完善教学评价等。

【关键词】小学音乐 新课改 师生互动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关系,决定着课程的走向以及最终的教学效果。就以小学音乐课堂而言,传统的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是“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缺少必要的交流,因而不利于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无助于其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要素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它要求教师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并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展开交流互动,进而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本文就新课改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互动艺术做了相应的探究。

1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分析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门艺术,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步推进以及新课程改革的稳步实施,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相比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单向师生关系,师生互动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关系,蕴藏着深厚的教学价值。比如,师生互动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沉闷教学氛围,给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身的想法、意见提供了一個窗口,有力地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彰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又如,师生互动使得学生的关于音乐学习的思想、方法在课堂内自由流动,这对于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也有着积极意义[1]。不仅如此,师生互动也是教师在新形势下完善自身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

2完善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

如前所述,师生互动作为一门教学艺术对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完善有着相当的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来在课堂教学中逐步落实师生互动。

2.1重构师生关系

传统音乐教学中之所以会出现教师单方面主导课堂的情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师生关系失衡导致的。因此,新课改背景下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的完善也必须以重构师生关系为先导。那怎样重构一种契合当前教学需求的新型师生关系呢?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给出了三点要素。第一、平等。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实际处于一种“不平等”状态,教师决定着课堂的教学规划、教学进程,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因而,新型师生关系必须改变这一状况,将学生与教师等量齐观[2];第二、尊重。这种里的尊重既指传统意义上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更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尊重,包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观点、学习方式等,并且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是基于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第三、开放。开放的师生关系既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前提,也是教师与学生进一步交流互动的基础。

2.2巧用问题引导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课前导入是一个非常必要的环节,它能够降低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陌生感,提升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课前导入的方式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视频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话题导入法等。从完善师生互动的角度出发,问题导入法则是很好的选择。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也能让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获取相应的教学信息,从而在教学活动上做出必要的调整。当然,问题引导并不是随意而为的,它需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笔者在人音版第四册《新疆是个好地方》的教学环节中就设置了相应的问题,诸如:同学们都吃过哈密瓜吗?葡萄干呢?学生们大都回答吃过。笔者接着问,同学们知道这些美食是哪里产的吗?有些学生摇摇头,而有些学生则说新疆。于是笔者自然而然地教学活动引入了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的欣赏之中。当然,教师在用问题引导学生时,除了需要针对性以外,还需层次性。不同的学生受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等因素影响,对音乐学习的天分、热情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做好问题的区分度。

2.3注重自主探究

师生互动既是教师与学生群体的互动,也是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当然这两种互动形式并不是截然可分的,教师与学生群体的互动最终也是表现在与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的互动之中,而学生个体间的互动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随着音乐教学实践的逐步深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日益成为音乐教学的重点,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总结出来三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是师生互动的一种形式,它指教师在音乐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相应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主动学习。第二、小组合作法。小组合作是当前十分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深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重要机制,笔者在第七册《歌唱祖国》的教学中就采用了小组合作法,让学生以小组问单位展开合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第三、体验法。体验法是自主探究的重要形式之一,它能够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感悟音乐的力量。

2.4完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的终端,也是师生间展开互动的重要机制。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教学评价缺乏应有的重视,不是有意淡化教学评价的内容,就是采用前篇一律的评价语言,进而使其流于形式[3]。因此,完善师生互动也必须以完善教学评价为着力点。首先,教师需要转变对教学评价的认知,切实发挥好评价在总结课堂经验教训,激励学生学习等方面的作用。其次,教学评价作为师生间的互动机制,它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之上,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等要素也应该展开相应的评价。教师应该主动鼓励学生对自身的教学活动展开评价,并加学生的评价要点作为反馈信息收集起来,为日后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打好基础。

3结语

师生互动既是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完善音乐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它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有着非常明显的效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从深度与广度两个层面来主动推进师生互动,其具体策略则可以从师生关系、问题引导、自主探究、教学评价等几个角度出发。

【参考文献】

[1]黄锦闪.新课改下小学音乐课师生互动艺术探究[J].新课程,2010(03):44-45

[2]黄骥.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策略[J].软件,2015(01):291

[3]黄玲.互动,课堂的本质——小学音乐课堂中师生互动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23):24

作者简介:孙彩林(1977,6——)女,汉族,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人,初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小学音乐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