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2016-05-30王艳红
王艳红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最耗时耗力的板块是阅读教学。虽然教师竭力地分析文章,仔细地进行讲授,但教学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其中,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当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探讨在初中语文中进行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閱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三个方面。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方法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学科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进行革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对学生厌恶阅读、遇到阅读题时草草阅读、马虎了事、阅读成绩不理想的现状作出改变,也应以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为导向,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方式。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多种方法,比如,口头介绍作家的生平故事、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历史、故事等,也可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对这些内容进行介绍。
比如,在讲解鲁迅先生的《故乡》一课之前,先介绍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故事,通过多媒体播放鲁迅先生的照片、鲁迅家乡、鲁迅故居的图片和视频,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杂文和小说,介绍鲁迅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介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很多,比如:(1)悬念阅读。根据标题提出问题和假设,带着悬念和疑问进行阅读,疑问起初可由老师帮忙提出,但是随着阅读学习的深入,学生要能自己提出疑问,制造假设。(2)标记阅读。即在阅读的过程中做标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理解力,比如,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自己认为可概括段落意思或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语句等。
三、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我国长期以来的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教师边阅读课文,边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从课文的作者、写作背景一直到最后的主题思想都由教师进行知识灌输式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留机会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解答。
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应该做到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时间,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将阅读的任务归还给学生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任务是从阅读方式、重难点句子的理解、中心思想的归纳等方面启发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阅读。
参考文献:
庞晓芳.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11(05).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