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恒心”“虚心”“勇气”“志气”
2016-05-30刘景坤
刘景坤
在一次校青年教师座谈会上,我认真聆听各位领导的指导意见,当我听到钱校长的一句话时:积累需要“恒心”,还要有“虚心”,展示需要“勇气”,还需要“志气”,我感触很深,我与学校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差距还很大,仔细回想自己平时工作中的不足,例如,思想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忧患意识等。下面就从这句话来谈谈自己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亲身感受,以求共勉。
一、体育教学中的“恒心”
在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中,也许在许多人看来很容易,甚至于人人都可以上体育课,但我要说,体育课有它自身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要想上好课,就必须要积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素材的积累需要恒心
没有好的体育素材,体育课就像五味不全的菜肴,让人浑然无味,引不起食欲,就会使学生对体育课反感,因此体育素材积累很重要,但体育素材表面上看好多,什么都可以在体育课上用,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一堂好的体育课主要体现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在体育课上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锻炼等。这时,体育素材的收集往往决定体育课的成败。而体育素材的收集却需要从学生特点、年龄结构、天气、地形、气候、民族习惯、学校的现有教学资源、传统体育、体育资源的可开发性、可持续性等方面考虑,进行分类,这是一项琐碎、繁杂、系统的工作,这就需要一个人要有恒心,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2.重视每一节体育课需要恒心
作为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的天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教师能上好几节好课,但要每位教师坚持上好每一节课,却是比较困难的,在教学中出现教学失误、教学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其发生的频率是因人而异的。
要想上好每节课,必然需要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虽说体育教师写一篇教案,可以上几个班的课,但其中存在同一篇教案是否能适应不同班级的特点?其实在实际教学中,一篇教案不可能适用于几个班级,它必然存在变通、修改,还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迎合学生不同的特点。目前的体育课改要求,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在此大背景下,体育教师如果没有恒心是难以做到善始善终的。
二、体育教学中的“虚心”
体育教学不能只从表面看,应在注重过程的同时,更要看重结果。比如我们要看开学前、后学生运动成绩的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体育课的效果如何?凡是我们真心关注学生身心成长的教师在教学中都不能缺少虚心。
1.同行中的虚心
在教学中必然存在新、老教师,两者之间在教学各方面必然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知识水平、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距,因此,作为青年教师应该多上公开课,多接受优秀教师的评课意见,多多寻找课堂中的不足,以此提高自己、锻炼自己,如果我们自以为是,得过且过,一时遮掩,没有虚心求教的态度也是万万行不通的。
2.学生中的虚心
教育并不是一项短期工程,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程,它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耐心、虚心、恒心、爱心等,只有这样才能把教育事业做好,而这一点在青年教师身上得到体现是难能可贵的。
三、体育教学中的“勇气”
在体育教学中积累教学经验需要经历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回想起刚上大学时,站在三尺讲台上作自我介绍时,我内心很紧张,当我走上教育实习的岗位,我的内心仍然很紧张。如今,几年过去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明白勇气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体育课上学生面前展示需要勇气
上好每一节课,就需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主动去接受你,喜欢你的课,你的教学任务才能顺利完成。回忆几年来的教学,我有过许多失败的地方,在课上勇气的缺失是主要原因,由此可知,勇气在体育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
2.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的展示需要勇气
谈到这一点,我想起一位老师的一句话:青年教师要多上公开课,多推销自己,多听评课老师意见,多寻找自己的不足,自身的业务能力才能提高。如果自己都怀疑自己,又怎么能把自身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评委,展现给学生呢?
四、体育教学中的“志气”
俗话说:“胜不骄,败不馁”。在教学中也需要志气去面对教学中的失败,你不能碍于面子,糊弄学生,在教学中也应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当然,我这里讲的志气不是上课可以随便上,错了再重来。只要有志气去面对、去改正它,就行了。自己要有志气去接受(主动)学校布置的任务,要有志气去面对课前被忽视而在课上引起的不良后果。如果还是出现教学失败,那就是你自身经验的欠缺,能力的欠缺,志气的欠缺,由此可见,志气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联想到钱校长的话结合这几年来的教学体会,有感而发,当然,在这里谈“恒心、虚心、志气、勇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交往中,为人处世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结合实际,好好理解,好好运用,以便取得更好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参考文献:
张建平.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情感品质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12).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