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电力企业班组长激励管理
2016-05-30王霄飞袁小蕾张新宇徐鼎邵欣
王霄飞 袁小蕾 张新宇 徐鼎 邵欣
摘 要:近几年,随着电力的快速发展,班组长队伍发展不平衡,选拔、考核、退出等机制不健全、年龄严重老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班组核心业务的提升和班组工作效率。如何改变班组长队伍现状?激发班组长工作活力与动力是电力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多层次多角度分析班组长管理工作,并针对班组长激励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班组长;激励;管理
班组长激励管理一直以来是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常常是纸面宣传时多,真正落地的少,未能充分发挥正向激励提升绩效的作用。班组长激励管理应该建立在科学分析班组长能力素质的基础上,从薪酬分配、人才评选、干部选拔、评先树优、动态管理等方面多措并举开展激励管理。
1 依托政策、按绩取酬,薪酬激励与绩效考核互促互动
结合管理实际,适度提高班组长待遇,班组长薪酬待遇按照不低于职能管理部室相同岗级岗位1.1倍的分配原则,充分考虑班组长所承担的岗位责任和发挥的作用,调整和完善内部绩效奖金分配办法,通过日常绩效管理和单位内部二次考核双重方式关联薪酬分配,激励班组长的自觉意愿,自发的反省检测自己,主动提升个人能力素质,改变工作业绩。
班组长岗位日常绩效管理分为月度和年度,月度绩效管理包括月度绩效考核和单位内部二次考核,分别关联月度薪酬收入。单位内部二次考核由用工单位全体员工讨论提出、综合平衡班组长能力素质,对考核措施有效、考核内容详尽、考核结果真实的用工单位按月奖励单位奖金总额的10%,考核内容涵盖业绩指标、同业对标、重点工作、岗位职责、班组建设、突出贡献(竞赛调考、管理创新、QC、新闻宣传等)、月度绩效计划管控、考勤等工作。年度班组长绩效管理是对班组长工作业绩、工作能力的全面考核,根据年度考评等级,有效拉开绩效好与绩效一般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通过薪酬分配的激励作用,促进班组长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提高工作绩效。
2 拓宽渠道,正向激励,人才评选与干部选拔重点倾斜
在优秀人才评选办法的制定和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技能人才的培养,对一线生产班组长给予政策倾斜,提高一线技能人才评比比例,激励班组长立足岗位、提升效能、创新发展。加大优秀人才的激励和宣传力度,一是对各类优秀人才发放津贴奖励,颁发聘任证书。二是对各类优秀人才进行荣誉激励,大力表彰、积极推荐。三是对各类优秀人才多方宣传报道,并向电力系统或社会进行推介。
干部管理工作将班组长工作经历作为中层干部或部门专工任职的重要条件,优先从优秀班组长队伍中提拔使用干部,年度新提拔中层干部副职中,有过班组长工作经历的人选所占比例不低于50%。注重后备中层干部储备工作中班组长的培养,建立和完善中层干部后备培养机制,实行班组长考察预告制度,考察前公布考察时间、考察内容和考察组成员,拓宽沟通渠道,扩大职工群众在干部考评、选任上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 创新方式,多措并举,评先树优与模范先锋双向引领
为进一步提高一线生产班组长的工作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加大了各类评先树优、模范推荐等工作中对班组长选树的倾斜力度,提高从班组长队伍中推选劳模、先进候选人的比例。创新举措,多种方式开展模范选树活动,一是组织各种技术、技艺交流与技能竞赛活动,使班组长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二是根据班组长的专业特长,组织各专业人才组成攻关团队,成立“班组长工作室”,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三是鼓励班组长结合专业和工作实际,申报科研项目或创新课题。四是成立技术成果研发社团,督促优秀班组长结合本专业主动创新工艺、改革技术、撰写总结,提升技术转化成果的有效率。
4 能力评价,杠杆驱动,动态考核与交流退出齐抓共管
与新任和在岗班组长签订《岗位聘用合同》,聘用合同中明确聘用期限、岗位权利与责任、工作任务和目标、聘任考核及达标、关键、提升能力具体级别等内容,每年12月底前,人力资源部组织评价考核,利用杠杆原理,按照能力素质标准衡量班组长能力素质,根据考评得分确定是否继续聘任。同时,班组长岗位实行岗位交流管理制度,同一岗位连任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对涉及廉洁风险防控重点岗位的班组长岗位原则上任期不超过5年,通过内部的岗位轮换、挂岗锻炼培养人才。
为建立科学的班组长动态考核机制,将班组长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系统应用于班组长岗位动态管理工作中,根据专业分类、岗位特性从68项能力素质库中甄选出与岗位相匹配的达标能力素质和关键能力素质,并增设了提升能力素质,以某班组长岗位其中三项能力素质为例,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