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看迅达
2016-05-30王德明
王德明
2015年12月26日,一个好日子。
这天,既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2周年,又是阴历11月初6,星期六,三“6”合一。
笔者有幸应邀参观了由葛茂金任董事长、王军任总经理,位于合肥市包河经济开发区天津路28号的合肥迅达包装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迅达),参观后的突出印象是这家企业转型升级效果显著。
至2015年底,迅达已发展成集出版、印刷、发行和艺术展览服务于一体的规模较大的安徽省文化企业,年销售收入超2亿元,受到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曹征海的调研鼓励。
首次转型,
改商务印刷为精包装
1996年5月,迅达的前身、合肥迅达彩印厂,在原合肥市郊区常青镇竹西村成立,当时投资仅3万元,业务还仅限于商务零印。
2004~2008年,迅达开始布局包装印刷,2008年正式定位于食品类精包装,公司改为现名。
路找对了,劲就好使了。自此,迅达步入快车道,与“伊利”“华润啤酒”“娃哈哈”等食品巨头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经济状况逐步好转,成为合肥市“创业实训基地”,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再次转型,融合出版发行和银行业
迅达依据自身出版物印刷资质,积极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成立合肥龙润文化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与省内出版、发行龙头企业“时代出版”和“皖新传媒”紧密合作,共同开展教育类图书的合作出版发行,深受广大学校师生欢迎。
近几年来,由迅达自行策划、研发和印制的教育类图书累计达500余种,其中合作策划研发的《中国传统文化》读本启蒙教材(小学1~6年级)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入选河南、陕西《中小学教材推荐目录》。迅达被安徽教育出版社评为“A级发行商”。
该企同时向产业链下游延伸,为银行金融业服务,组建了合肥银龙印务有限公司、合肥科银汇通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承印各种重要交易凭证和制作金融终端设备及安保设施等,生产情况良好。
广泛的合作给迅达带来了不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实力大幅增强,载誉顿丰:占地约50亩、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新厂区落成,曼罗兰全张5色和海德堡全新5色印刷机相继进厂,车间管理达到6S标准,上马精装图书,丝印独当一面,清废实行轨道传送自动打捆,生产任务饱满两班对开,内部关系和谐,企业文化兴起。迅达2014~2015年度被评为合肥市“知名商标”,王军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
随着投资方向日渐倾向于文化门类,经营业态不断创新,迅达的现有业务已超出传统印刷范畴,独立法人治理的公司已达4家。迅达决定以“安徽迅达文化集团有限公司”重新更名注册,从印刷单一性企业提升为文化综合性企业,从被动加工生产转变为主动拓展扩张。一个呈现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迅达,生机勃勃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第三次转型,向艺术服务领域进军
中国书画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但制约因素也较多,唯通过印刷渠道加以包装、复制和存放,才能行之广阔、储之久远。反观过来,书画艺术也能使印刷增光添彩,名利双收。迅达高度重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专门辟有体会书画艺术精髓的画室,并采取系列措施推进服务,使书画艺术与印刷技术不断开花结果:
《中国名家画集》是我国美术界的权威出版物,因外壳为红色大16开本,俗称“大红袍”,仅少数厂家有资格承印。经中国著名出版人、评论家、画家贾德江先生支持协助,迅达成为这部经典著作的率先承印者之一,到目前已出色制作了6卷,使合肥印企名声远传。
用高仿技术将书画珍品复制于宣纸之上,再用方方正正的精美礼盒包装起来,迅达将这种为书画名家量身定做的集锦称为“方正”,这是迅达的创新之举。“方正”受到众多书画家追捧,订制者络绎不绝。在葛茂金的画室里,正巧有以画古人成名的辽宁画家高旭奇的“方正”样品,随手一翻果然美轮美奂,大吸眼球。
将书法家的手抄件精心包装,使之成为一种典雅艺术品,也属迅达服务范围。出自迅达之手,冠名“六艺轩”的《当代书法名家手抄系列》问世后,赢得赞扬声声。其中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因做得非常精致,善男信女们不忍使用翻旧,均当佛门圣品珍藏。
迅达最重要的服务举措,莫过于创办了合肥迅达墨缘艺术馆,这是向省内外书画家提供包括策划、出版、印制、展览和拍卖的全功能性平台,各种设施一应俱全。该馆现已申请注册,一期工程总面积2000平方米,开业时拟请全国10个省的美协主席到场剪彩。
艺术馆虽还在施工,但吸引力已迅速形成,求助、电询、合作者均有之。“墨缘艺术馆”还与“六艺轩”合作创办了《中国美术人物志·盛世墨缘》系列书画丛书,葛茂金亲任主编,迅达负责印制,向全国宣传知名书画家及其作品。迄今已有王成典、吴雪、彭华竞、许健、程振德、陆学东,李多来、张家益、江冰、朱艳艳等200余位著名书画家被迅达成功介绍,在业界产生良好影响。
功夫不负苦心人。当《新中国美术家系列》作品展隆重举办时,主办方中国国画院与各省文化厅首先想到的协助厂家之一便是迅达。到目前,迅达已为这项重大活动完成策划6次,印制画集2本。
“转型升级”一语,在安徽印业讲了多年,但如何转、如何升。一直未有较成熟结果。大家都希望能找出一位认真践行者,所幸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为人低调的葛茂金不声不响地交出了答卷。这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诚祝迅达墨缘艺术馆一炮打响,踏进艺术服务的更高宫殿!
(作者为原安徽省印刷协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