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
2016-05-30王正富
王正富
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广泛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活动。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和合共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人格的健全和价值观的形成,最终也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就如何有效地实施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几点想法。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
学校德育改革指向应该让学校德育工作从抽象化、政治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早日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从衣、食、住、行、学与玩开始,使学生的道德生命在生活的广阔空间中自由生长。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极具生活情趣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一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像种子一样悄悄地在学生的心灵中扎根发芽。
二、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要因地制宜,多样有趣
指导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学校周边社会资源,来为实践教育服务。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采用适合小学生接受的方法,方式,这样他们才能积极参与,从而在活动的过程中,德育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为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我校利用地处“全国先进文化社区”-玉湖社区及闽南最大果蔬批发市场的地域优势,依托社区的场所资源、人力资源和活动资源,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我校在玉湖社区农场建立了“新湖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与其身心相适应的劳动活动,不仅让他们掌握劳动技能增强劳动观念,更在于培养他们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体会农民劳作的辛劳与不凡。充分利用了我校背靠玉湖果蔬批发市场优势,针对学生一日三餐挺丰盛但不懂吃什么的“食物盲”,通过让学生走看观察、用手触摸、询问菜农,试当营业员等亲身体验,使他们了解食品的基本常识,认识果蔬的名称、种类及营养等等,进而要求每个人会做一道家常菜,获得了鲜活的生活体验,接着深入挖掘,开发出校本课程《走进玉湖果蔬市场》。参加每年一度社区元宵文化节文艺演出,参观书画作品展,参观劳模创新工作室等等,与社区形成良好互动局面,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对他们在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见识思维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提高。
另外,活动的形式要多样有趣。例如,通过志愿服务活动采用表演形式慰问特殊学校的智障儿童;组建“爱猜谜社”,把德育教育、安全教育等寓于猜灯谜之中,其乐融融;开展亲近大自然体验活动,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要获得家长的支持
家长的广泛支持,是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动力所在。因此,学校要大力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家长对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与家长充分沟通交流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发展。通过宣传,要使家长意识到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掌握科学和技术,解决实际生活、生产和社会问题等所必需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是促进学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认知和行为相统一的纽带和桥梁。以推进学校、家长之间相互支持,协调一致,共同搭建小学社会实践的平台,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社会实践的体制和机制。
四、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要规范管理
实践活动是一项严肃的、规范的活动,不能说走就走,头脑发热,搞拍脑袋工程,不论何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一般都要经历下面的几个程序:
(一)提前准备。全面考察、了解活动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等条件,确定参观、访问、服务、实践等活动的对象、时间和地点,与实践的对象(人或机构)取得联系,共同商议活动如何进行。
(二)制定方案。由师生及有关人员共同拟定实施方案或计划。方案内容包括:主题、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具体步骤、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必要的活动设备以及活动的评价形式等。
(三)实施活动。师生共同进行实践活动,教师要动态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还要注意与家庭、社会保持密切联系,否则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效。
(四)交流总结。学生把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收获汇集、整理成各种形式的成果,并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交流和评价,教师则及时准确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社会实践活动要实施建立安全保障机制
活动安全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在学校层面上,活动前,必须精心组织实施,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安全进行。如较大型实践活动前,学校分管领导、有关处室人员要先熟悉路线,到活动的地方踩点,学校行政下到各个年级,租用性能优良的车辆。班主任在出发前强调组织纪律,提醒学生做好外出的各项准备工作,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等。多次的实践活动证明,由于采用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了活动的圆满完成,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社会层面,需加强与实践活动场所的沟通联系,加强与社会保险或安全机构的合作关系,确保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除家长或相关人员的忧虑,撑起一把社会实践安全的保护伞。
当前,社会实践活动还面临诸多现实困境,还处于一种零散、无序、浮夸、空壳的状态。如多数学校怕出事,实行“圈养”模式,社会实践课程凌乱,缺少实施的载体,家长不配合等等,要想有效地实施社会实践活动,亟需政府、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形成合力,建构一体化育人环境,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走出课堂、参与实践的机会,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充分释放、激活社会实践活动的效益。相信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的道德素养和增强的综合素质,会反哺到课堂学习中来,有利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