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要能留得住浓浓乡愁
2016-05-30庄华涛
庄华涛
在当下,乡村教育似乎成了“落后教育”的代名词。看看这些教育热词就知道了。“教育均衡”,更多指的是城乡教育之间不均衡;“教育公平”,更多指的是城乡教育之间不公平;城镇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叫“送教下乡”“支教”,乡村学校教师到城镇学校任教叫“上挂学习”……
乡村教育与城镇教育,本无所谓谁比谁“落后”,谁比谁“薄弱”,相互之间各有优势,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互补。但为什么在多年以前,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更加简陋的时候,没出现这种巨大差距,而在乡村学校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校园环境不断改善的今天,城乡教育之间却出现了这样悬殊的差距?
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会是多样化的,但有一个因素是不能够忽视的。那就是当下的乡村教育,一心在追着城镇教育跑,在这样的追逐中,乡村教育失去了本来拥有的乡土味,又没能获得城镇教育所具有的优势。抛开了自己的本土优势,一味追逐“高大上”式的办学,是乡村教育变得孱弱,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什么导致乡村教育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乡村教育的办学目的非常模糊,办学模式过于单一所造成的。这应该是目前乡村教育最为显著的问题。
说乡村教育办学目的模糊,是乡村教育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真正了解自己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所以,经过乡村教育的学生首选的不是在乡村发展,而是去城镇。考上大学的会去城镇工作,没考上大学的也大多会选择去城镇漂泊。乡村教育,充当了为城镇发展提供后备劳动者的角色,却忘记了乡村自身的发展也需要这样的后备劳动者。为什么会这样?当然与乡村教育的办学目的模糊,偏离了应有方向有关。在办学的过程中,乡村教育者的视线是向外的,看到的都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却有意无意忽略了身边的美丽与丰饶。于是,乡村教育向学生所宣传、介绍的,都是自己视线所看到的外面世界的繁华。毫不夸张地说,乡村教育从学生进入学校开始,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受教育者“走出去”了。“走出去”式的教育,又让乡村教育进一步忽略身边的美好事物,使得教育缺少了应有的乡土味。
办学模式的单一,更是显而易见的。很多的乡村学校,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连正常的艺体课都很难正常开展,更遑论开展适合乡村现状的“校本课程”了。这既与乡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有关,更与办学者的眼界有关。在他们看来,能够如城镇学校一样,尽量多的让优秀学生考大学是乡村教育的最主要目标。最终,乡村学校教育出来的孩子,体质越来越弱,眼光越来越高,但实际的能力却越来越差。他们不像城镇学校的孩子那样,有着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特长,也不像以往乡村学校的孩子那样,吃苦耐劳,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很好的体质。乡村教育,陷入了尴尬。
其实,乡村有着广阔无垠的山乡田野,有着迷人的蓝天白云,有着丰厚的风土人情,有着众多的鸟兽鱼虫。乡村教育是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的,如果能够盘活这些资源,乡村教育必将能够上一个台阶,形成自己的特色。
寒假期间,我曾经采访过一个残疾人。他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中毕业生,外出打工期间工伤截肢。成了残疾人后,他回到了家乡。能做什么呢?他想起了以往在学校参加兴趣小组时养过的兔子。当年的他,为了养好自己承包的兔子没少花心思,因此,对于如何养兔子非常熟悉。就这样,从养兔开始,他逐渐发展到养山鸡,最终成了本地有名的养殖大户。
当外出漂泊受挫后,曾经接受的乡村教育成了他摆脱困境走向自立的基石。而每每想起这个养殖户的经历时,我都会想到,如果乡村教育能够既让学生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精彩,又能让学生发现身边世界的美好,乡村教育的处境一定会比现在要好的多。
因而,每每走进不同的乡村学校,踏着平坦整齐的硬化路面,看着赏心悦目的景观花草,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去想,这些对于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的确是一种改善,但对于乡村学校来说并不是必需。乡村学校必需的,是一块可以让学生自由种植瓜果、蔬菜的园子,是一方可以让学生自主播下菱角、莲藕的池塘,是一排可以让学生学习养殖的笼舍,是一间可以让学生学习建筑、修理的作坊……
乡村教育,最重要的不是追逐城镇化教育,而是要盘活乡村那丰富的教育资源并合理加以利用。也只有让乡村教育具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学生才能看到乡村那无尽的美好与无尽的潜力,乡村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不会有意识地逃离乡村。
也只有这样,乡村教育所教育出来的学生,才能在内心深处拥有浓浓的乡愁,顺其自然地在乡村与城镇之间理性地作出选择。乡村教育,才能留得住浓浓的乡愁,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获得应有的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芜湖县湾沚镇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 萧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