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台湾中学校园品格教育的潜在课程及启示

2016-05-30邓少美

师道·教研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级中学品格校园

邓少美

品格是人的道德素质的核心,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台湾校园环境建设彰显环境教育理念

1. 温馨的提示语蕴含教育目标

台北市丽山高中深信“一粒带着期望的种子,孕育改变世界的力量”;明诚高级中学提出“如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便是先改变自己”;台南市私立济慈高级中学倡导“诚正信实,慈悲喜舍”,教导学生走进校园需修身养性,走出校园需行善乐施。高雄市立瑞祥高中以“体适能金字塔”倡导“一天一小步,健康一大步”的理念,直观明了。

2. 精心的布置让校园充满了教育故事

济慈高级中学一楼的某个角落,树立了9根高矮、粗细不一的竹子,竹竿上每一节都锯开了一个小口,咋一看就知道这是存钱的罐子。经了解,这是讲述48年前,证严法师与30位家庭主妇每天省下五毛钱,在出门买菜前丢入竹筒中,故事说明五毛钱也能救人,做善事从点滴开始,济慈就是这样最终成为举世知名的佛教慈善组织的。这个布景不仅点缀了校园空白的角落,更重要的是提醒师生们善行积小成多、持之以恒的道理。走在学校中轴台阶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凹字形排列的教学楼走廊栏道上镌刻着的学校校歌的五线谱的全景。那跳跃的音符给安静的校园增添了一份无声的旋律。走进图书馆,精心的场馆装饰设计,温馨优雅的环境,海量的教学资源,移步易景,处处尽显情趣雅致。再看国立兰阳女子高级中学科学楼的问号和“悬浮的惊叹号”的设计:科学楼的一侧,某楼梯间设计为问号,象征着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要有求真质疑的态度,而另一侧则用钥匙扣环环相扣筑成一扇大门,中间留空形成一个大大的感叹号,象征着对发现科学真理的赞叹之情。天主教晓明女子高级中学把原本堆放废物的走廊打造成生命走廊,提供一个技能提升、情感体验的教学和活动场所,成为师生共同感受生命交融的生命教育基地。

每所学校都结合自己特色,精细地从整个校园整体和局部进行全面规划校园文化,精雕细琢,建设了一个个充满生命故事、处处有惊喜的校园。校园环境的渲染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品格教育,有效地克服“被迫灌输”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在各种方式的共同作用下把品格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内心信念,进而转变成具体的行为习惯,从而使学校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集体,一个追求文明、充满关爱、公正、道德的集体,养成对一草一木、一针一线、一个小动物、一小植物的尊重和保护责任,逐步扩展到对公共财物、对生态环境、对艺术作品的尊重和保护责任。

3. 手工创艺作品尽显学生素养

台湾校园文化布置不但是“德育场”, 同时是学生艺术作品的展馆。场景布置大多数采用学生的作品,讲究和谐、美观,形式活泼,体现了他们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体现他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充满时代感和人性美。把学生的作品成为场景布置的一部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

二、台湾校园人文关怀尽显情感教育理念

1. 教师的人格魅力唤醒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人格能够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格魅力是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和道德品质对他人产生的吸引力。来源于教师个体内部崇高的精神力量,即深厚的学术素养、精湛的专业技能和超尘拔俗的人格感召,使得教师具有“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的强大的人格力量,从而得以“点燃”和“唤醒”生命。三尺讲坛,是教师奉献心灵才智和爱心之所在,是理想人生和现实人生两者诗意地合二为一之所在。教师无形的人格魅力的潜教育素养及其作为潜在课程构成要素的潜教育具有重大的价值。在我们参访的学校中,老师们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专业素质高、职业责任感和幸福感特别强。

教师是美的使者,从事着“以生命影响生命”的工作,创造了校园精神环境。在他们眼里,他们教的不是别人的孩子,而是他们的未来。台湾的教师普遍工作热情高,创造力强,不乏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典型标杆人物。在所有接触到的台湾老师中,最让人难忘的是成功高中的昆虫科学博物馆的创办人陈维寿老师。该馆收藏了耗尽陈老师毕生收集的5万余件蝴蝶昆虫标本及特有珍贵蝴蝶工艺品,其中多件标本为全世界独一无二之无价之宝。80多岁的陈老师对每一件标本都了如指掌,在他声情并茂的解说过程中,我们不但掌握了一些昆虫知识,尤其是台湾的各类蝴蝶的科普知识和生存状况,更重要的是,从老人展示自制的各种昆虫教学模型和教具中,为他对昆虫的热爱,对教育的执着追求而感动、敬佩。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学习型的老师教出来的自然是学习型的学生。台北市丽山高中数学老师发明的“艺数万花筒”,除了对称翻转的“万花筒”玩法,还有“爱心”、“钻石座”、“苹果派”等三种“菱形多面体”结构的趣味组合。晓明女子中学的晓明扑克牌之校园生态系列,是介绍生物的多样性的好教材。扑克牌中的动物系列和植物系列素材均来自校园每个角落的生物。老师通过拍摄、整理、归类,制作成扑克牌,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会环保知识、提高保护意识,增长生物知识,提升爱校、爱自然的情感。小小的扑克牌,其魅力与作用不言而喻。

2. 学生家长深入参与学校管理,形成品格教育的合力

学校教育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活用好家长和社区资源有利于学校发展。台湾的家校合作,远远不止于成立家长委员会这一层面,更是让家长成为学校管理的伙伴。如台南市私立济慈高级中学邀请家长参加图书馆管理工作;台北市私立薇阁高级中学组建了“家长医疗义工”,每天都安排了内、外科的医生家长坐诊学校医务室,除了帮助学校对生病或有挫伤的师生进行治疗,还负责对“学生医疗志工”进行急救知识的传授。让家长走进校园,参与部分管理工作,不但充实了人力、物力,有效地保障相关工作的高效运作,而且让家长深入了解、参与学校的部分管理和教育工作,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可以消除很多分歧,使“家庭—学校—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同时,家长可以通过自身的人生历程与学生分享成功、失败的体会,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人生。家长的无私奉献和服务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有利于他们养成优秀品格。

三、台湾校园品格教育潜在课程对大陆中学品德教育的启示

台湾品格教育的一些做法对我们德育工作颇有启发,值得深思和借鉴。

1. 品格教育需要进一步强调核心价值观

面临道德缺失问题日益严重,我们的教育需要进一步提高公民素养,强调社会公德,教导学生成为“好人”,培养学生成为“善良的人”,教育学生成为“有教养的人”。

2. 品格教育需要重新审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

面临传统文化的缺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美德,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化,实现中西文化整合,构建适合新时期社会和时代需求的现代道德教育内容体系。

3. 品格教育需要超越“认知”的领域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推崇在学校这个品格教育的最主要场所进行较多的品格情境模拟,达到心理认同和体验、习惯的渗透和主动的接受。品格教育不能止步于只告诉学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是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和决策的能力,让学生有能力对是非做出判断,并参与道德的实践。

4. 品格教育需要拓宽德育教育渠道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必须跳出校园的范围考虑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力量,通过加强学科渗透、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道德共识的形成,构建良好的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培养“乐群”的品格。

5. 品格教育需要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

构建教师自身的人格体系并不断强化其人格魅力,让甘于付出的敬业精神、坦诚的处世态度、出于污泥而不染的道德情操、执着的追求等品质成为学生一生追随的东西。

6. 品格教育需要学校加大对环境建设的投入

在台湾,花在校园公共艺术费用占了建设总经费的较大比重,因此学校的环境优美和谐。通过在教室、公共过道、实验室、图书馆、操场、宿舍、食堂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进行场景布置,营造了良好的认知环境,宣传了核心价值价值观,渗透了美德教育,润物细无声,学生在自然的生活中接受无形的道德教育,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高级中学品格校园
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新疆和静高级中学简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