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学校的课程探索之路
2016-05-30赵冬许洁
赵冬 许洁
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校本课程体系。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
无锡市通德桥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三十多年学雷锋传统的学校,凭借多年的学雷锋实践活动,形成了浓厚的雷锋文化氛围。其以“爱与责任”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以“学雷锋,做好人,做能人”为追求的培养目标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在科学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学校围绕自身的培养目标,努力构建具有学校发展特色的“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满足社会对教育多层次、多元化的要求,使课程建设成为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学校特色,满足师生发展的有效平台,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品牌,成为实现新教育梦想的有效载体。
一、在“儿童为本”思维下建设学校课程
教育,即研究儿童,发现儿童。确立“儿童为本”的思维,建设学校课程,就是要关照儿童的需要,为儿童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气候、营养,而这一切,就是课程承载的教育价值,是学校课程建设的目标、任务。而且,这里的儿童,对教育来说不仅是个整体的概念,更代表着每一个个体。因此,课程建设不仅要关注儿童整体的需要,更要关注儿童个体的需要,让每一个儿童都享有存在感、成长感。只有当孩子经历过,课程才得以真正产生。由此,在向真、向善、向美,悦读、善学、乐行的学校育人目标下,学校架构了基于国家课程资源、学校特色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
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牢牢把握了以下几个特点:突出重点,即课程设计与开发指向培养目标;盯住要点,即坚持以德为先,立德树人的育人方向;形成特点,即彰显学校特色,形成特色办学经验;抓住弱点,即填补教材,面向未来人才的需要,使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能有机整合,有效落实。例如,学校以国家品德课程目标为依据,以学雷锋特色活动为内容,设计开发了校本课程《花开有声》。该课程分为课堂篇和实践篇,以愉快积极的、负责任有爱心的、健康安全的、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程,将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格言融入其中,旨在引导学生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又如,《阅读与欣赏》课程,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结合课本教材,精心选编经典诗、词、文,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文化认知,激发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还有像《跆拳道》《小学机器人》等校本特色课程,以社团活动为载体的个性化课程,多角度体现课程的整体性和多选择性,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促进学生经验、智力、品格等内在的整体发展。
二、拓宽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建立科学有效的实施途径是保障课程扎实推进,提升实施质量,形成课程品牌的基本条件,是课程建设中不容忽视的。因此,全面、系统地规划课程实施方案,包括课程实施目标、课时量、教学组织方式以及实施年级等,建立以学校统领、科室推进、教师实施的三级管理模式,各司其职,确保执行得力。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对话、沟通,以达到课程整体优化、持续发展。
(一)推行长短课型,课程实施更具灵活性
依据课程实施的具体目标、要求和内容,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学校分别设置长课、短课、微型课等长短不一的课型。长课以学年为单位,每周一课时,分布在各年级的地方课程中。短课以学期为单位,一学期设置两三个学习专题,每个专题分配一定量的课时。微型课,时间更短,设计成晨(午)会课。长短不一的课型各见所长,短课以专题内容设计,突出阶段性学习任务。微型课以小容量、高频率强化课程实施效果。而长课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特色化实施的重要载体。
(二)改善参与方式,课程实施更具服务性
以学校的科技创新课程为例,从指导竞赛活动起步到机器人普及课程的开设,再到物联网创新技术的加入和基于机器人、物联网传感技术的小发明、小创造课程等,形成了学校科技创新课程整体发展的思路,引领教师实现了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跨越,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
但是,由于课程是分设的,任课教师侧重于课程所涉及的专业技术的开发与运用,表现出的是强技能。而这一点对于参与学习的每个学生来说是有较大差异的,兴趣不同,学习动机、能力、水平都会不同。视这种差异为课程资源,学校又设计开发了“机器人主题项目研发”,将分设的课程整合为探究性课程,将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目标的单一性衍生、丰富到发展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多元性,以目标优化带动课程实施途径的优化。例如,“湿地与城市环境”主题项目研发,学生先后经历了城市湿地公园考察、湿地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等多个研究性课程的学习,最后将研究成果设计研发为机器人湿地与城市环境保护项目。整合后的课程使参与方式更多元,特色课程的内涵也更丰富了。学生在参与课程不同阶段的学习中,综合素养提高了。教师也从单一的学科背景中获得新知识,得到新发展,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实施能力增强了。
(三)活用教学材料,课程实施更具延展性
把国家课程与每一所学校的条件、环境、特色充分融合,既是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必经之路,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方式。这里还以《花开有声》德育校本课程为例,课程选题分别以小学《品德与生活》倡导的四种生活为体例,相应设置了第一编:真情付出,沟通无限;第二编:爱与责任,伴我成长;第三编:安全健康,助我飞翔;第四编:动动双手,美化生活。每一编又有相同的五个部分:学习目标、雷锋少年争章目标、雷锋故事知多少、雷锋少年七彩行动和争章故事知多少。每一编中还特别编列了各年级品德教材中的参考科目,以供教师在实施国家品德课程教学时灵活地根据教学内容加以选择和利用,在形成横向的各年级目标要求的同时,也形成纵向的年级发展梯度目标,使课程实施更具延展性。
(四)突破学习空间,课程实施更具开放性
教育信息化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时空的开放。微课等新型教学形式在课程建设中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使课程开发和实施更体现自主性、创造性和个性。课程实施也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当中,形成了立体化、终身学习平台。
学校从2014年开始探索“微课”课程开发与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学校围绕健康安全生活,开设了《防震教育》《防溺水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等微课。微课以生动的视频形式将科学知识、生活常识、自护技能等融会一体,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操作性,是很好的安全普及教材。为推动微课发展,学校成立了现代技术运用学习共同体以开展课程研究,同时还建立了学校“微课”资源库。微课的学习贯穿学生学习的每一个阶段,为学习者提供了具体帮助,使课程实施更具有开放性。
课程如种子,在每一块适宜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学校每学期初都将《校本课程》选择权给于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特长或需要的课程。每间教室既是行政班又是课程功能室,为走班学习提供了充分的保证。这种独具创意的“课程超市”,改变了以往“柜台式”的单一选择模式,让学生在拥有更多学习自主权、选择权的同时,也使他们的个性差异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发展。
三、强化课程评价的过程性
评价是优化课程管理,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课程的多样性、丰富性、可选择性,课程实施方式越来越灵活、开放,与之相配套的课程评价方式也应改革。采用学习档案袋评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情况,而且能及时记录学生学习成果、学习收获以及学习中伙伴、老师所给予的评价,可以比较完整地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学生也能从学习档案袋中反思自己的学习,为后续学习找到更好的方向。
另外,学校还定期以成果展览、竞赛交流、汇报展示、现场会等多种方式,促进家庭与学校、同伴、师生间的交流与学习,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参与课程满意度调查,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承载着教育的新梦想,“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新教育的理想学校一定会实现。
许洁,无锡市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能手。她从教20多年来,在思想品德学科方面悉心研究,刻苦钻研教学理念,积累了深厚的业务功底,具有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先后有数十篇论文分别在全国、江苏省、无锡市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得以发表,教学设计在江苏省教学设计比赛中获一等奖。2007年暑假,她在江苏省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中担任了思想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主讲教师,所执教的五节课的视频在江苏省教研室网站上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