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球大战》

2016-05-30任天

创新时代 2016年1期
关键词:星球大战克斯等离子体

任天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电影《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上映之际,一些化学家和天文学家在网络上发布了一个视频,对该系列电影背后的科学和虚构道具进行了“挑刺”。这些科学家不关注剧本和特效,而是研究了死星、原力场和激光剑,他们获得的结论是:该系列电影确实是不科学“幻想”电影。

在美国化学学会发布的这个视频中,化学家蕾切尔·伯克斯(Raychelle Burks)强调,《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有许多关键的技术都是无法实现的。例如,死星上能摧毁行星的激光炮,其威力之大,很可能在摧毁行星奥德兰(Alderaan)之前就把死星自身熔化了。

目前地球上威力最大的激光出现在日本,强度高达2拍瓦(petawatt)。即使奥德兰星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一半,但死星依然需要一千万亿倍该强度的激光才能将其摧毁。“那么,在产生所有这些能量的时候,通常也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足以在死星发射激光的时候将其熔化,”伯克斯说道,“死星的激光还有个更加严重的问题,还记得它开启时汇聚在一起的8束激光码?光线不会这样。每一束光都会穿过彼此,按自己的方向发射出去。”

激光的原理是放大由气体或晶体中产生的光,利用电场或化学反应在能量上使光“激活”。伯克斯还指出,激光剑也同样面临着发热的问题。一位物理学家称,绝地武士使用的这种标志性武器更可能是用等离子体制成,而不是用激光束。

《星球大战》里参战的太空飞船也令科学家感到不合理。他们指出,当在太空中受到撞击时,太空船应该继续朝着与冲击相同的方向飞去,而不是朝下方坠落,因为在轨道中运行时并不适用重力效应。

“他们的剑用等离子体制成,这是物质的第四种状态。增加热量可以使固体变成液体,液体再转变成气体,而气体可以再转化为等离子体,”伯克斯说道,“如果你持续加热气体,它获得的能量足够多,一些电子就会脱离原子,形成一种离子云—称为等离子体。因为离子(或电子)是带电的,因此等离子体可以用电磁力进行控制。”

不过,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近日发现,他们可以将光子固定在一起,这使我们可以展望有一天或许能制造出真正的“光剑”。

根据目前的物理学定律,《星球大战》电影中那些宇宙飞船的防护罩也存在一些科学问题。不过,伯克斯表示科学家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例如,波音公司已经取得了一个技术设想的专利,内容是利用激光制造等离子体,以抵抗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尽管冲击波可能无法阻止物体的相撞,但也能造成几乎同样严重的损伤。

还有一些批评意见指出了电影中较容易被人发现的漏洞,如汉·索罗(Han Solo)在描述千年隼号进行一次走私行动时的速度如何之快时,误用了“秒差距”(Parsecs)一词。秒差距是一个距离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1秒差距相当于3.26光年。

在《星球大战前传1》中,还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生命形式。这种虚构的微生物生命出现在所有的活细胞中,没有它们“生命就不能存在”。

该系列电影中还出现了许多违反物理学定律的元素。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群天文学学生在观看电影时,发现了许多科学上不准确的地方。例如,太空飞船在被激光击中时会出现坠落,而太空中没有重力的效应,这些飞船应该沿着受冲击的方向向前飞去,而不是像石头一样落下。此外,千年隼号以及电影中其他飞船使用的超光速器也无法实现。尽管在《星际迷航》中,曲速引擎尝试利用广义相对论来弯曲时空,但超光速器需要进入另一个维度。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天体物理学家安迪·霍威尔(Andy Howell)还指出,《星球大战》早期电影中标志性的小行星带追逐场面不大可能出现。事实上,小行星带应该分散得多,除非这些小行星正处于形成行星的过程之中。

当然,电影中还是有一些方面是可能的。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绕两颗恒星运转的行星,这与卢克天行者的家园—塔图因(Tatooine)星球很相似。TIE战斗机使用的双离子引擎也有可能实现,目前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黎明号探测器上已经采用了离子推进器。不过,该推进器的推力比起电影里虚构的引擎来还差得很远。

霍威尔博士称,他希望《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能在科学与技术的应用上有新的突破。“科幻小说的粉丝们知晓的东西比以往多得多。这部分是《星球大战》自己的原因,”他说,“我依然会想看充满幻想的部分,我想看疯狂的东西,但是我希望这些东西可以用我们已有的知识来解释。”

(本文转自新浪科技)

猜你喜欢

星球大战克斯等离子体
第六章 珀克斯的生日
连续磁活动对等离子体层演化的影响
基于低温等离子体修饰的PET/PVC浮选分离
充分满足K歌电影两大需求 Linx(林克斯)CRMS-SERIES 5.1音响系统
《星球大战》
Glaucus/格劳克斯 GL609(DLCS01A)
《星球大战》回来了
萌萌的星球大战创意美食
星球大战
等离子体聚合废植物油及其润滑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