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科学活动:瓶子魔镜

2016-05-30蔡菲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6年1期
关键词:装满水魔镜瓶子

蔡菲

设计思路:

矿泉水瓶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的普通物品。有一天,我看见两个孩子把它灌上了水,在盥洗室里玩得不亦乐乎,原来他们发现了灌了水的瓶子能让眼睛变大、鼻子变形。我也很好奇地反复操作,竟发现瓶子里还有这么多奇妙的影像变化:拉长、变宽、放大、缩短、甚至还能水平翻转和上下翻转!由此,我开展了一次集体活动“瓶子魔镜”,一是可以满足更多孩子的需要,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二是通过让幼儿反复探索透过装满水的瓶子可能看到的不同影像,将幼儿随意的玩耍、零散的经验加以提升;三是可以不断激活他们的好奇心,意在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

活动目标:

1.对透过装满水的瓶子看物体时出现的影像变化感兴趣,并能表达自己的真实发现。

2.学习验证自己或他人猜想的方法,探索影响影像变化的秘密。

3.乐意与同伴分享交流,学会观察、迁移运用他人的经验。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

(1)在主题活动“有趣的影子”中,幼儿已了解透明瓶子透视、透光的特点。

(2)幼儿已有用简单的符号或数字进行记录的经验。

2.材料准备:

(1)表面光滑平整、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人手一个;

(2)隐藏蜗牛的花园图片、猴子站在树上伸手摘月亮的图片和树叶图片人手一份;

(3)记录表;

(4)视频课件(透过装满水的瓶子看猴子摘月亮图片,出现上下翻转的影像变化,呈现出猴子捞月亮的现象)。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发探究兴趣

教师(出示装满水的瓶子):老师带来了一个瓶子,看看里面有什么?猜猜,如果用这只装满水的瓶子来看东西会怎么样?

二、反复探索,发现变化,探寻奥秘

1.自由玩瓶,发现水瓶魔镜。

教师:“这是一个瓶子魔镜,现在请你们就用它来看一看旁边的小朋友和活动室里的东西,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1)幼儿拿瓶,自由透过瓶子看事物。

(2)交流分享,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根据幼儿的分享及时追问:“噢?有变化?什么变化?请说给大家听听!”、“他看到的现象你们也看到了吗?试试看吧!”、“还有什么新发现?”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敢于表达自己的发现,肯定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真实的发现。

(设计意图:在游戏情境中,幼儿既明确目的又自然融入,在自由玩瓶的过程中发现透过装满水的瓶子看物体会出现变化的影像现象,接纳他们真实而多样的发现,不断地激活他们的好奇心,激发探究的愿望。)

2.“和蜗牛捉迷藏”,探索影像放大的秘密。

教师(出示“隐藏着小蜗牛的花园”图片):“花园里的小蜗牛和我们捉迷藏,它们很小很小,请你先用眼睛去找一找,看看有几只蜗牛?”

(1)幼儿用眼睛观察花园卡片,寻找图中隐藏的蜗牛。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用什么方法找到蜗牛以及藏在哪里的蜗牛容易被找到?哪里的蜗牛不易被发现?

(设计意图:观察是探究的基础,引导幼儿学会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寻找发现蜗牛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进行比较观察、细节观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为探索扫清障碍。)

(2)交流与分享。

你是怎么找到小蜗牛的?

(3)对比用瓶子和眼睛两种方式看的区别,发现影像放大的变化。

教师:用瓶子再找找小蜗牛,看看到底能找到几只?用眼睛看蜗牛和透过瓶子看蜗牛,看到的蜗牛一样吗?

(4)幼儿用瓶子观察蜗牛图片,自主探索、对比发现。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拿瓶的方向和幼儿是否能看到放大的影像?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5)交流与分享,教师用简单符号记录。

教师:用眼睛看蜗牛和透过瓶子看蜗牛,看到的蜗牛一样吗?

你是怎样拿瓶子的?还有其他的拿瓶子的方法吗?

竖直拿瓶、横着拿瓶、斜着拿瓶都能让蜗牛放大吗?都能看得清吗?试试看!

(设计意图:用幼儿能够理解的语言“你是怎样拿瓶子的?”简化关于瓶子方向、角度的目标指向,提醒幼儿关注拿瓶方向和方式多样性,将关键经验前置,为后续探索打下基础。)

(6)师幼共同小结:瓶子魔镜不管是正着拿、倒着拿、横着拿、斜着拿,只要靠近图片,图案就变大了。瓶子魔瓶不仅能够放大图像,它还有别的魔力,能变出其他有趣的现象。

3.从猴子“摘月亮”到“捞月亮”图片,探究影像上下翻转的秘密。

(1)教师(出示猴子摘月亮的图片):小猴在干什么?月亮在哪里?小猴的手向着哪个方向?它站在哪里?用瓶子魔镜看会出现什么呢?

(2)幼儿大胆猜测后观看视频验证猜想。

教师:你看到小猴怎么样了?你从哪里看出它倒了?

(设计意图:带领幼儿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是为了让幼儿在观看视频时发现现象的变化,学会通过细节比对影像与原图的方法。)

(3)讨论与猜测:为什么猴子会倒过来捞月亮?怎样做才能看到猴子“捞月亮”呢?

(4)幼儿尝试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会调整瓶子与图片的距离?

(5)交流与分享,教师用简单符号记录。

教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看到这个现象的?

谁还没有试验成功?不着急,慢慢试。

(6)梳理经验,探究影像变化的秘密

教师(指着教师记录表):“用瓶子看东西,为什么我们有时看到变长、有时看到变短、有时看到很模糊、有时还能看见倒过来呢?为什么能看见这么多好玩的现象呢?”

(7)师幼共同小结:瓶子和东西之间的距离离得近或离得远、瓶子拿的方向、从哪个位置看,都会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现象。

(设计意图:借助集中记录的表格帮助幼儿梳理探究过程,为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和提升经验提供支持,并帮助幼儿根据记录的结果逐渐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观察树叶图片,迁移综合经验,发现不同的变化

教师(出示树叶图片):瓶子魔镜不仅能够放大蜗牛、让猴子倒过来,它还有别的魔力,能让树叶大变身呢!这片叶子长什么样?请你们拿瓶子魔镜用刚才的各种方法看看它,会有哪些发现,看谁发现的秘密多?

幼儿探索用不同的方式自由操作和观察。

交流与分享:“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你是用什么方法看到的?”“还有新的方法、新的发现吗?”

教师:“哎呀,刚才听到有的小朋友说看到树叶变长、变短、变胖,有的说变模糊,还有的说树叶上的小洞变到左边了,别人发现的这么多变化你都看见了吗?请你们带着这个小魔镜到科学区继续探索,那里还有各种不同的瓶子、有趣的图片呢!”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加以不同水量的相同的瓶子、不同外形的瓶子、有色和无色的玻璃瓶、树叶,图片、记录表等。

活动反思: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指出的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价值,以及大班幼儿的典型表现和教育建议,在本次科学活动“瓶子魔镜”的实践过程中,我秉持着“重过程,轻结果;重体验,轻概念;重分享,轻指点”的教育思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瓶子魔镜下影像的奇特变化,自我建构事物之间关联性的经验,在自我探索、对比梳理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和能力的自我提升。

1.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和时间。

透过盛满水的瓶子看物体,所能呈现的影像变化有很多。影像变化除了与拿瓶的方向、角度、距离有关以外,幼儿本身的操作差异和感知的差异,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幼儿的探究方式都体现着他们的现有经验水平,是个体经验的积累和递进。在三个游戏环节中,当幼儿出现对某一种探索方式的反复摆弄和探究,或对某一环节的欲罢不能时,放缓节奏,等待幼儿,不催促、不代劳,相信幼儿,接纳幼儿,让幼儿在主动操作、自我琢磨中一步步向自我实现迈进。

2.投放合理的游戏材料。

趣味性的游戏材料能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蕴含教育价值的材料能促进幼儿产生不断深入探索的愿望。为了减少变量,使幼儿关注点集中,我选用外形光滑平整、圆形、装满水的瓶子供给这些初次探索的幼儿使用。从黑白的“和蜗牛捉迷藏”图片(找微小的蜗牛发现放大的变化),到彩色的“猴子摘月亮”图片(发现上下翻转的秘密),再到彩色的树叶图片(既适合瓶子有效观察范围,又包含着上下翻转辨别元素——叶尖和叶柄,左右翻转辨别元素——叶上的洞),有趣而富有变化的游戏材料中,既有隐性的“控制元素”的“集中”(放大和上下翻转),又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的“发散”(迁移所有经验的多种发现),它们既各自独立,又在难度上体现从易到难和层层递进,引领着幼儿逐步积累个体经验,并在游戏中步步深入地进行探究。

3.融合符合幼儿需求的游戏内容。

幼儿游戏具有重复性行为的特点,面对好玩的游戏,他们会不遗余力地反复自我探索和自我调整。将科学集体活动以幼儿喜爱的“游戏”呈现,正是为了让他们在“好玩的”科学活动中“真玩”,在自发地“反复玩”中实现自我发现、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活动中,幼儿总会在教师有意设计的游戏中发现新的问题,并努力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解决。在“和蜗牛捉迷藏”中,幼儿发现瓶子“放大镜”的作用,并发现拿瓶方向的多样性。带着这个环节中的种种“获得”,幼儿猜测用瓶子看猴子图片可能出现的变化——“变大”、“变模糊”、“变长”甚至“能抓到月亮”,当视频中上下翻转的结果“颠覆”了他们的已有认知时,幼儿又发起了新一轮猜测、观察、比较的操作。有的幼儿能够一次成功;有的幼儿先是没能发现瓶子与图片要拉开一定距离的秘密而失败,但在学习了同伴经验之后发复尝试,并最终成功;也有的幼儿执着于自己的方式,获得了其他的新发现。活动中,幼儿出现的“多种可能”,正是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和及时捕捉的,以便找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支持幼儿不同水平上的自我发展。

猜你喜欢

装满水魔镜瓶子
为什么灌满水的瓶子不易破
这是一面魔镜
魔镜,魔镜,告诉我
入夏
倒立的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