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学课程之我见

2016-05-30王爱武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教材新课标环境

王爱武

高中地理新课标建立在国民能够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对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地理课程改革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研究大纲是做好衔接工作的保证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由必修课程与选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因此,广大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研究 92 年大纲与 2000 年大纲之异同。研究 2000 年高中、初中教学大纲之异同。3、研究初中、高中地理考纲每一年纲的变化。这三者的研究的确定,使教师有了实施探究性教学的准绳,有了因材施教、科学备考依据。只有真正做到对大纲之异同而心中有数,那在实际衔接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大启示的。这样才能找到符合教学规律的教法,才能遵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二、研究教材之间的衔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旧教材分为初中一年级的《世界地理》 1、2 册和初中二年级的《中国地理》 3、4 册。高中地理分为《高中地理》必修本上、下册和《高中地理》选修本一、二册。初中地理的内容主要涉及地球和地球仪、地图、世界的大洲和大洋、世界的人口、民族和种族、语言和宗教、世界的区域划分和各大洲的自然人文概括及主要 8 个国家的自然和经济等内容。高中地理基本上是必修上册是自然地理的宇宙环境、大气环境、陆地环境、海洋环境等内容。必修本下册是人文地理的农业和工业、聚落和城市、交通与商业旅游业、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高中地理选修一册内容基本上以人类文化景观为主。高中选修二册基本上以国土整治和热点地区为主。而新教材突出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采用模块形式安排了教材体系,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新方向。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地下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建立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埂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三、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实施探究式的创新教学和研究性学习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新教材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习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新教材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索。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新教材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新课标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协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四、新课标注重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导学能力尤为重要

教师要熟练掌握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教材体系,才能做好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地下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新课标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共同必修课程共 6 学分,由地理 I、地理 II、地理 III(各 2 学分,36 课时)三模块组成;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旅游地理城乡规划与生活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各 2 学分,36 课时)六模块组成。本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选修课可以在必修课之前之后,或同时学习。报考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如地学、农林、经济、管理、军事等)的学生装必顺修满地理选修课程 4 学分。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教学之中。

五、高中地理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教法要与时俱进和谐发展

高中地理教师要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搜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能力。教会学生尝试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开展调查和研究。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價值,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充分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于高中地理教学之中,运用现代遥感地图、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于教学之中,使高中地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猜你喜欢

新教材新课标环境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