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结合主题活动更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

2016-05-30李秀军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集体区域幼儿

李秀军

《纲要》中提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而区域活动正是游戏化的小组教学活动,由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材料、玩教具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通过操作、摆弄、发现、讨论、拼搭等活动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主题活动课程则是对幼儿发展所需制定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是幼儿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适时、适度的予以支持和引导的一种系列活动。

主题下的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幼儿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随着教育观念、教育性质、教育功能的发展,区域活动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它不再是某个固定的模式。只要立足于我们的课程目标,立足于孩子发展的需要,它就更富其价值和生命力。它应与我们的主题背景相融合,通过环境的创设,通过孩子与材料的互动来促进其发展。教师通过观察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更好地设计我们的教学活动,从而使我们的主题实施更加深入有效,孩子的发展才能实现其最大值。

一、结合主题活动设计区域活动

如何能使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真正体现出来,真正实现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愿的状态下,通过自身的探索与多层次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获得有益的发展。首先进行区域活动的设计上是很有必要的,这为开展幼儿区域活动奠定基础,使教师更全面、系统地审视活动的规划布局,也使区域活动的开展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强化主题意识。

在设计时,根据预设的主题活动,不但考虑到主题活动中哪些内容适合运用于自主性较强的区域游戏,而且体现了多层次的活动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符合自己水平的玩教具和内容,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爱好去从事自己的学习活动。而教师则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提供帮助和指导,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从而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的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并提高了幼儿对主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

完善的区域活动设计便于区域活动的开展,能使教师实现了从大兵团的教学形式到小组化的转变,能从繁重的讲课任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幼儿,与幼儿单独交流沟通;有更多的机会根据幼儿的需要提供适宜的帮助;有更多的机会捕捉幼儿的信息、兴趣点,给予积极的回应。

二、主题活动中融合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活动中生成主题活动。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材料的投放者和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及孩子的特点需要,在区域活动中先行材料投放,通过观察,发现某些学习内容是大多数幼儿的兴趣点,同时,发現幼儿在操作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一些经验是零碎的、肤浅的,但却具有继续探索的价值。于是,就有了提升幼儿经验的需要,从而生成了集体教育内容。

2、区域活动可作为主题活动的“先行”。作为教师首先考虑的是孩子,因为孩子才是活动主体。只有了解了孩子,设计的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发展。我们确定好主题以后,不仅要考虑预设一些教学活动,更要想想在区域活动中作哪些调整,将一些旧的主题材料替换掉,投放一些与主题有关的新材料,了解孩子对此活动兴趣,同时,让孩子通过区域活动,发现问题,引发思考,积极探究,获取与积累直接的经验。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已有经验、发展层次等,再进行梳理,将一些符合孩子兴趣的、有价值的东西生成集体教育活动,帮助孩子交流与提升经验。

如:在进行“秋天的画报”主题活动时设计了一个集体教育活动“树叶贴”,老师把树叶贴画先投放于美术区内,发现大多数幼儿只是模仿范例贴画,小部分幼儿能进行创意:根据树叶的不同外型制作成“公鸡”,“蝴蝶”等画面。有的幼儿会用剪刀进行修剪树叶创造出富有创意的“小帆船”。于是,在集体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先欣赏区域活动中的幼儿作品,再把活动重点放在引导幼儿根据树叶造型进行充分想象:象什么,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最后再出示幼儿制作的“小帆船”作品,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思路,使幼儿在制作树叶贴画时思维活跃,进行自己独特的创意。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

3、区域活动可作为主题活动的延伸。在集体教育活动中,为了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我们重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动手动脑操作摆弄。但是,有时受材料的局限,不得不分组多人合用一些材料,许多被动型的幼儿只能被动观望。那么区域活动便是最好的弥补。在集体教育活动中,由于幼儿发展水平的不一致,能力较差的幼儿,由于时间的不允许,被迫终止探索。那么可到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索,再有,集体教育活动结束,个别幼儿对探索的内容,意犹未尽,还有深入下去的需要,区域活动正好可以满足这些幼儿,使其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如:在“可爱的动物”主题中的集体活动《把小动物变成一样多》在一节集中教育的时间里,难以完成所有的教学目标。这时我们就可以把这一教学内容放在区域活动中,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积极探索,得出规律和结果。孩子在区域活动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主动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且区域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打破了集体授课的形式。教育的出发点从教师、教材转向幼儿,强调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也为孩子对于主题内容的掌握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

三、区域材料设置创设主题活动环境

《纲要》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幼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由此可见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环境和材料是幼儿游戏的向导和舞台。”这是我们在准备和投放游戏环境和材料时遵循的原则。

区域活动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知识告诉幼儿,让幼儿被动地、静止地去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教育功能主要就是通过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来实现的。

材料是构成幼儿学习环境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在创设区域是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投放难易不同的材料以满足孩子的多方面的需求。如在主题”秋天”的活动中,我么可以设置了有关美工的区域活动,这个活动需要准备许多材料,有难度高的拼贴材料,也有适合中等水平的添画、以及简单的撕贴、制作,这样在活动中就顾及到全体,是每个幼儿都有参与动手的机会和愿望。

四、让区域活动推动发展主题

所有的区域活动并不是在主题活动建构后马上就能创设出来的,可能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两三个区域与本主题有关,但随着主题的持续开展,区域活动会越来越多,有的是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有的是孩子们自主地发展下来的,这些区域呈现了自然性、延续性和发展性,推动了主题的深入开展。

猜你喜欢

集体区域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我为集体献一计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警犬集体过生日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分区域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