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留守儿童学习数学的习惯

2016-05-30李彩宏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做作业例题学会

李彩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目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民外出打工,把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管理、监护委托给其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友,由此催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中,存在许多不良习惯。如字迹潦草,看错数字或运算符号,计算粗心大意,不检查验算,抄袭别人的作业等……这些问题既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是关键。

一、让留守儿童学会“读”,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养成预习和复习的自学习惯,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尤为重要。利用学习新课前6~15分钟进行预习训练:

1、通读所要学习的内容2~3遍,重点学习理解有关概念(性质、公式、法则),看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每一步的解答依据。弄懂本节内容主要讲什么,有哪些自己已经懂了,还有哪些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等。

2、用记号标记预习中遇到的不同问题,如用“?”“()”等,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圈、点、批、注”,把自己在预习中还弄不懂的内容或问题记下来。

二、让留守儿童学会“听”,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

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有目的地带着如下的问题去听课:

1、创设的情境与我们要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2、所学习的公式(法则)是怎样形成的?它与学过的哪些旧知识有关。

3、例题解题的思路是什么?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4、课后练习与例题有什么联系?用到了哪些知识来解题?还有别的解法吗。

5、谁的发言、解法对自己的学习有启示。

6、预习中弄不明白之处是否已经弄懂。

7、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有何感想。另外,还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好笔记,主要记本节课的学习提纲,学习重点、关鍵和结论等。

三、让留守儿童学会“说”,养成质疑和讨论的习惯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里许多地方以小精灵提问题,如:“通过这些题目的解答,能发现什么?”,“你是怎样计算的?”等。我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内容,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特别是在解答一题多解的题目或者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时,我引导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找出问题,让他们尽可能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让留守儿童学会“做”,养成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相当部分留守儿童在作业中出现错误,并不是完全因为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而是由于作业习惯不好,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条件,尽量让留守儿童在学校内完成作业。每天中午我就把作业布置好,让他们开始在学校做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留守儿童进行特别辅导。放学后,我还在教室里开设课外学习小组,提供一个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讨论的学习场所,让他们先在学校里完成作业后再回家。

2、端正留守儿童的作业态度。突出时间上的要求—及时,态度上的要求—认真,思维上的要求—独立。同时我紧紧把握住演算草稿和检验答案这两个细节。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练习正确率,而且对学生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养成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培养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就是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理解运用算理的基本方法。不仅仅解应用题要这样,做计算题、概念题也同样如此。

3、采用奖励机制,树立榜样。谁每天能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写得又整齐又快就得到一个笑脸,集满一定数量就可以到老师这儿领取奖品。每次得到笑脸,孩子们都会喜笑颜开。我经常挑选出书写认真的作业,有意识地把做得好的作业展示给学生看,并且把这些优秀作业贴在光荣榜上。有了追求的目标,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上进心,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五、让留守儿童学会“思”,养成及时小结、反思的习惯

让学生学会反思,是我们数学老师迫在眉睫的一大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1、课堂小结时间可让学生进行反思,今天老师讲的是什么知识?我知道了多少?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对书中的哪些地方还存在疑问等。

2、反思习题中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完成后,引导学生把相关的知识引申、迁移,进一步认识新旧知识的纵横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能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猜你喜欢

做作业例题学会
不爱做作业的丁多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做作业
独立做作业,我可以!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学会分享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