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脱“贫困帽” 就摘“乌纱帽”

2016-05-30向旭平

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乌纱帽广大干部指挥棒

向旭平

四川调整考核“指挥棒”,由单纯考核扶贫开发工作到把扶贫实绩与干部升降奖罚挂钩,引导干部“真扶贫”。干部不抓脱贫就要“挨板子”,说不定还要丢掉“乌纱帽”,四川把官员的“乌纱帽”和困难群众的“贫困帽”紧紧地绑在一起,倒逼广大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贫困帽”决定“乌纱帽”这是制度的创新,运用好这项制度,重在精准评价干部业绩和脱贫的成效,只有评价精准考核才有说服力,制度创新才能彰显生命力。

毋庸置疑,脱贫攻坚战是一个“硬骨头”,打赢脱贫攻坚战、啃下硬骨头关键在人、关键在各级干部。今年以来,中央和省委已多次吹响脱贫“冲锋号”、下达“总攻令”,但是,仍然有一些干部心存侥幸、无动于衷。运用考核的指挥棒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让那些脱贫不作为的干部丢掉“乌纱帽”,就是通过机制的创新,倒逼各级干部全身心地投入脱贫攻坚战。

运用考核的指挥棒推动脱贫攻坚,关键要准确评价脱贫成效,如果考核的尺子掌握不准就会造成“冤假错案”,影响制度的效果。媒体曾报道一些地方在脱贫攻坚中造假,让小学生披着塑料口袋装扮成“绵羊”,其意图就是要让领导远远望去整个山上都是一片“喜洋洋”,从而显示脱贫成效。由此可见,虽然中央三令五申强调脱贫攻坚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一些干部不愿下深水、不愿真扶贫,成天琢磨怎样弄虚作假,这给脱贫攻坚考评敲响了警钟。

准确评价脱贫成效,不仅要打击弄虚作假而且要科学评判。由于各个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脱贫攻坚的路径也就不可能一致,有些地方通过短期举措或许就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有些地方却需要长期发力、久久为功,才能彻底铲除贫困的根子。因此,考核评价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既要看当前的成效,更要看长期的效果,不能搞“一刀切”,只有评价制度科学,才能激励广大干部科学地打好脱贫攻坚战。

考核的指挥棒具有引领发展的作用,四川巧用考核指挥棒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是一种制度的创新,也是一种责任的倒逼,用好这一制度关键在于准确评价,只有准确评价脱贫成效,才能让真正摘掉“贫困帽”的官员保住“乌纱帽”,才能让没有摘掉“贫困帽”的官员丢掉“乌纱帽”。

猜你喜欢

乌纱帽广大干部指挥棒
新年新提升,全市广大干部职工——话担当 强作为 谱新篇
奋斗正当时 创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在首都广大干部职工中引发热烈反响
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从业人员的慰问信
綦万一体化发展中广大干部思想融合问题研究
百姓也戴“乌纱帽”
百姓也戴乌纱帽
让音乐教育的指挥棒落到实处
“乌纱帽”的起源和发展
引导大医院走向的“指挥棒”
县级医院改革用好指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