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在高师英语教学法课程群建设中的运用探析
2016-05-30徐蕴
徐蕴
作为英语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的英语教学法,面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信息化教育的挑战,在实践中通过运用PBL建设新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群,能有效培养师范生的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
PBL高师英语教学一、引言
1918年美国教育家W.H.Kilpatrick在《项目教学法》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和兴趣,“项目教学(Project-Based Learning)”的概念首次正式应用在教育领域。他认为当时的教育是低效的,因为教育没有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互动交往,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兴趣、经验等,而是由教师或者管理者来决定学习的内容及方式,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受杜威的实用主义原则的影响,他还认为学生的学习必须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做中学,学中做。因此项目教学法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模块学习”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与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较为一致。
二、PBL在高师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中的优势分析
笔者在近年对江苏7所院校英语师范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深入分析,特别是在英语教学法课程建设的相关情况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师范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专业目标缺乏针对性
绝大部分方案套用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少部分学校的方案进行了师范方向的凝练,但总体上缺失把师范、中小学和英语教学有机贯通和联姻的方案。
2.课程设置缺乏师范性
在当前的师范类院校课程设置中,一般是学科课程多,实践活动类课程少。师范教育课程的实践基础薄弱且课时分配不合理。教育实践的严重匮乏造成师范毕业生在走上教学岗位后的适应能力差,缺乏实践和创造能力,教学和科研能力不尽如人意,专业思想不稳固等问题。
3.教育见习、实习流于形式
教育见习实习指导性文件缺乏教师培养的基本常识。教育见习的具体规定模糊笼统,实习管理松懈,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用人单位无法参与相关管理和监督。这种单一的管理造成实习内部管理松散,直接导致实习质量欠佳。
针对以上突出问题,引入PBL建设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势在必行,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项目教学法(PBL)引领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群的建设与实施,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法课程教学重理论讲授、轻技能培养的现状,培养师范生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的适应能力。特别是当今处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习变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具有泛在性、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传统的传授—记忆模式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应引导学生体验一种共建、共享的学习过程。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地利用泛在、海量的网络资源,打破传统课程设置的束缚,建设开放、互动、共享的课程群,提供给学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灵活自主的学习资源。第二、在PBL视角下建设及实施以“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和研究”为中轴的课程群,打造以高师教育研究为主的教学法专业教师、优秀中小学英语一线教师、及师范生共同参与建设的模块化项目课程群,会进一步推动师范课程体系的科学重构,有的放矢地加强课程的“师范性”,为英语师范毕业生今后的实习、就业及职业发展打下好的基础。同时拓宽了项目化教学和行动研究的实践范围,丰富其理论研究的视角。
三、PBL在高师英语教学法课程群建设中的运用
从2014年起,我院启动了教学改革实验课程建设项目,《中小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作为英语教学法课程群中的核心课程被首批立项,经过近两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通过运用项目教学法(PBL)对英语教学法课程群内容进行了重构,并改革传统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包括:
1.以“课程项目群”为抓手,促教学内容的重组
首先,根据项目教学及英语教学法课程的特点,参照一线英语教师的工作任务及工作流程,通过对该课程内容进行科学的分解组合,合理设计各项目模块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转化为可付诸教学的“课程项目群”,引导学生利用强大的网络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一位教师一本教材多年不变的教学、课程体系,构建起团队合作教学,持续建设具有实践性、过程性、互动性和拓展性的课程群。
2.以“研究项目群”为依托,促教学方式的改进
原有的教学法课程教学中重理论讲授、轻技能培养的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师范生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的适应能力。运用以学生为中心、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的新的教学模式,并在课程群的建设和实施中开展行动研究。通过研究者和英语教学法教师、师范生小组合作,组成课题组,共同参与课程群效应的机制研究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干预方案的开发及实施,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改善,从实践中提炼观点,然后用这些观点来指导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评价等。近两年来,教学团队已结合自身教学改革需要,实施多个行动研究项目如《江苏方言与英语语音学习》《英语职前教师知识建构与反思性教学实践行动研究》等。指导学生申报完成省级和院级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课题研究各一项。
3.以“实践项目群”为导向,促实践能力的发展
教学实践能力是师范生教师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在不断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丰富师范生课余教学体验,提高基于理论和实践课程的系统训练效率的基础上,建设实施实践项目群,具体包括:新增与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直接对接的教育教学实践课程,如英语书法、英语语音、英语课本剧、短剧的创编与表演的社团实践活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每周三参与组织中小学合作学校的快乐周三社团活动,通过读故事、看电影、演短剧、念童谣等主题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教育见习的三年逐步开展,教育研习的微格教学、磨课反思,在实习前和实习后的分阶段指导,使教育实践项目具有研究性、实践性学习特色,保证了学生四年的学习始终朝向成为一个合格英语教师的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课程项目群、研究项目群和实践项目群的建设,为师范生提供全方位、立体灵活的课程体系。运用项目驱动的PBL教学模式,通过课内理论探讨和各种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项目实践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分析解决具体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的同时,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有效培养学生的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在两年的实践中,虽然积累了一点经验,但也应当正视在课程群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如项目实施和管理中,存在任务责任不清、师生沟通不充分、协作力度不够等问题。应提高项目负责人的研究水平和责任意识,全盘统筹,监督任务执行情况,在项目完成后,由教师组织项目验收讨论等,反思项目团队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方面需要如何提高和改善。总之,今后需在进一步完善英语教学法课程群建设的过程中思考PBL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