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研究

2016-05-30王芳菲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运动障碍出院缺血性

王芳菲

目的:探讨以自护理论为指导基础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动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院内神经内科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实施为期5周的康复护理干预。分别在入院时和5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进行测量。结果:经过5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较入组时均有提高,且干预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1)。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以自护理论为指导基础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可为康复护理的研究提供指导和依据。

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运动功能脑卒中是老年人群的常见多发病,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年轻化的其发病率和致残率,缺血性脑卒中起病急、恢复期长、致残的基本表现为肢体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导致生活能力降低或丧失。本研究以Orem自护理论为指导基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活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及分组

研究对象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50例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部神经内科住院疗区符合选择标准的患者。入组标准:①初次发病,并存在肢体功能障碍;②经颅脑CT或MRI证实,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③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疾病、恶性肿瘤、呼吸功能衰竭、心力衰竭患者;②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③不愿意配合检查者;④居住无法随访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组时考虑非处理因素包括年龄、病变、就诊时间、疾病严重程度等,每组各30例。干预组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 53. 08± 7. 15)岁;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 56. 98± 8. 05)岁。两组资料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状况的基本情况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1.2干预方法

1.2.1两组首先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和运动功能的测量。两组患者均给予院内神经内科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常规治疗和护理。(1)干预组。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学症状无进展后48h开始进行护理干预,住院期间分三个阶段进行护理干预,在疗区床旁为辅、康复室为主、康复室和床边同时进行,60min/次,两天1次,如患者出院,则进行电话或入户的出院护理,90min/次,一周2次,共5周,护理干预实施由专业康复师、专职护士承担。(2)对照组。入院后与干预组进行相同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等。以上两组患者5周后用量表再次测量患者的运动功能。

1.2.2评价方法。使用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来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量表一共包括50个项目,每一项进行三级评定分为0级、1级、2级。“0”代表不能做某一动作;“1”代表部分能做;“2”代表能充分完成。其中,上肢30项,共60分,下肢 20项,共40分,上下肢合计100分。当评定结果为:<50分时为严重运动障碍;50~84分时为明显运动障碍;85~95分时为中度运动障碍;96~99分时为轻度运动障碍。本研究 Cronbach'α值为0.85。

1.2.3护理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干预内容包括:(1)体位变化,关节主动及被动运动。(2)住院期间,患者病情稳定,功能逐步恢复。嘱患者及其家属共同进行康复护理活动。包括:床上一般活动训练、坐位平衡训练、大、小便训练、进食训练、跪站平衡训练、行走训练、穿衣训练、梳头训练、洗浴训练等。随着患者病情稳定和好转,训练程度逐步增加。(3)在出院后的护理指导中,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康复技术指导,鼓励患者家属帮助和监督患者进行连续的康复锻炼。(4)指导患者提高患病后的家庭适应性,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指导患者家居环境等。

1.3统计分析

应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资料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进行护理干预5周后,随访两组患者,随访率达到100%。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无统计学意义( P>0. 05)。护理干预5周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都有明显改善,但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1;见表 1)。

3讨论

人们生活中常称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为“脑血栓后遗症”,患者体征多为“手挎筐,脚画弧”,这种运动障碍并不是瘫痪所致,而多数是因为没有早期地进行康复护理,或者康复护理的方法不正确,致使肢体痉挛、关节畸形挛缩等肢体运动障碍。因此早期的康复护理有利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通过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院内及出院后的康复运动,患者心态中不接受、悲伤、无奈、无助的情绪有良性效应。

现代的康复理论指出,缺血性脑卒中所导致的瘫痪,药物和生理系统恢复可以帮助患者运动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合理的运动能够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有利于偏瘫肢体的功能重造。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运动功能得分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患者出院后参加社会活动、家庭活动及自行锻炼提高自身的运动功能有关,但其均数变化显著低于干预组,说明康复护理干预更能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快速恢复,与本研究结果一致。通过进行康复护理干预,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正确而有效的入院及出院康复训练方法,进而促进了患者运动功能显著改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方军,陈立德.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障碍自然恢复研究[J].现代康复,2000,(07):992.

[2]钱信忠.中国老年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4-57.

猜你喜欢

运动障碍出院缺血性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运动障碍临床分析☆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