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2016-05-30刘芳
刘芳
“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当我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时候,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自我意识觉醒越早的人,他们活得会越清醒,这种清醒是一种早慧的表现。然而,我们常人更习惯把目光投向除“我”之外的其他,殊不知,我们自己才是要时时刻刻心心念念去读的一本书。这里,我们来看三个女作家她们是怎么读自己读人生的。
三篇文章,三个女作家所写。女作家的创作多少会有些自恋。但恰恰也是因为这份自恋,文字反而更触及心灵。
同点:
三篇文章的相同点在于她们都有对自我的审视。
《我的天才梦》是张爱玲18岁的作品,她把自己这18年来的人生经历和自己的天才梦串联在一起,有着强大的自信,也有着深深的落寞,更有对这个世界超越了年龄的洞察。
写《我的手》时,苏青已经离婚了,她审视自己的手,也审视了自己从童年到身为人妇最后又孑然一身的人生历程,只是一双手,就思接半个世纪,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全融进去了,不动声色,却感人至深。
《我在》是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作品,这篇作品提醒我们个体应该意识到“我在”的重要性,同时应该思考“我在”的方式,即我该如何存在,才能证明我的“在场”。
异点:
然而三篇文章,写得各有意趣。
《我的天才梦》应该是带着18岁的轻狂和自得写的。所以写得疏放自然,真实而又油滑。你看,俗事全不会,文才却无人可匹配。我们读到了里面的小天真、大自信。当然,也读到了里面的苍凉——“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句话有点卖弄的意味,它和前面的文字并没有什么关联。然而,一语成谶,这句话为张爱玲以后的人生和创作埋下了伏笔。她文章的深刻与清醒、俗气与高雅、质朴与油滑,在这里你是可以看出一点端倪的。不信,去读她其他的文字。
《我的手》写得非常真诚。手作为线索串起了作者的人生。文章以追溯的意味,由现在这双写作着的苍白的手,追溯童年,追溯了为人妻、为人母的日子,然后又回到现在。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点到即止的幸或不幸。作者绝不唠叨,文字和情感的处理节制之极。只在结尾有一点隐忍的爆发:“把那张画着手的稿纸寄给我的孩子们去吧,让他们知道:我的手——瘦了。”其中的爱与苦楚,相信,我们读了都会为其所打动。
《我在》,张晓风的这篇文章承载的意涵比前两篇都要来得深入广阔。这篇文章不拘泥于一个小小的我,她所审视的是“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我如何在世界的这个坐标轴中寻找自身存在的价值。作品意旨是:世界如果因了我的参与而美丽,那么我就是“在”了。文章重在我给予这个世界什么,而不是像前两篇只是写我是怎样的。作品由表及里由生活现象到哲理性思考,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