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2016-05-30焦淑荣
焦淑荣
摘 要 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使学生在面临学习过程中各种枯燥的计算、刻板的公式情境化、生动化、简单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最终能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关键词 教学方法 问题情境 学习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0047-02
数学在专家眼里是思维的体操,它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学生眼里是枯燥的计算、刻板的公式,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的应用题,学生说我以后的生活用不着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学生怕学数学、甚至厌恶数学,学生学习过程中课堂参与度低、学习主动性差。我们的教学过程在这些情绪的影响下变得僵硬、机械化、少有活力、效率低下。教师觉得越来越难教,学生觉得越来越难学,在这种非良性循环中,教学过程不再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是教师单方面灌输的过程。这样的课堂短期看是低效的,长期看可能是无效的。效赞可夫曾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会变得高度有效。”可见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学生学习参与度与主动性的影响极大,学生是否乐于参与到学中去,主动地学,关键看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能否引起学生的要学的欲望。
为了能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各学校开始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我校实施的课改模式是先学后教的模式,以教师抛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根据要求进行独学、对学、群学等方式学习,其本质是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体现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在运用这个模式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让学生有学的方向,有合作探究的机会,能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逐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一、在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究中逐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感到,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我的经验是:创设的问题情境越适合,越能促进学生的体验与理解,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热情。例如,讲数轴时设置如下情境:问题1:尝试读出多媒体出示的三张图片的温度(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零下)。问题2:在一条东西走向的路上,有一个书店,书店东3米处有一个电话亭,西3米处有一棵树,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这样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同时发现生活中有数学,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学习勾股定理时,证明勾股定理是个难点,可以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在互不重叠的情况下拼成一个中空的正方形,来经历用割补法和等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这种动手的情境设计比机械的讲解更容易接受,学生也更有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讲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先让学生先做a的绝对值等于3,学生做完后,让学生把把绝对值符号里的整式看做a,仿照刚才的解法列式、计算。这样降低了学习难度,消除了的畏难情绪,同时拓展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增强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在自主学习中逐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困惑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只会按方法完成任务,不会自己找方法完成任务,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一个设计巧妙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迫切的求知心态,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例如:在讲正比例函数时,问题以京沪高铁为背景,问题中数量关系为:行程问题中的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当速度为常量时,这可以归为正比例函数,在数量关系上具有典型性。高铁对于学生来说既是身边的事物又是新鲜事物,这样创设情境学生可以快速进入情境,激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在合作探究中逐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合作学习是我校课改的一个亮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以小组为单位,以问题为引导,开展积极的讨论与交流,优点在于可以集中全小组的智慧,开拓思维、取长补短,同时在小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促进组内成员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这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一种能力。例如:在学习不等式及其解集这一节时,设计问题: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点20距甲地50千米,要在12点之前驶过甲地,车速需满足什么条件?让学生在组内从时间和路程两个角度表示车速满足的条件,列出式子,通过观察区别于等式,从而顺利引出不等式的概念,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中产生了合作与竞争,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逐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找到探究、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学而不累;赋予数学问题以鲜活的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书本上知识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同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激发学习热情,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逐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新课程的数学课程目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浅见。追求有效,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老师去实践、总结、反思、再实践,使它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