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生求气,以“义”惯之
2016-05-30
【内容解析】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情节相对简单,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烛之武奉命前去说退秦军。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最后使秦军晋军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但以下几个方面是理解这篇文章的重点与难点:
1.本文言简义丰,意旨深远,对文中重要字词如“许”“缒”,需仔细体会,方可体会其语言之精,进而体会“春秋笔法”的妙处。
2.了解秦晋郑历史上的恩怨与利益,理清烛之武“说”的层次,进而体会其辞令之美。
3.参悟烛之武的言行所体现出的“士”的核心精神。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式。
2.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体会烛之武高超的言语魅力。
3.感受烛之武以国为重、勇于担当的精神。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有一定的基础,并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而且经过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独特之处。但作为一所农村中学普通班的学生,所以课外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堂上则侧重文章内容的分析,创新性的拓展内容则有所压缩。
【教学策略】
通过预习,知其文意;通过质疑,扫除文字障碍;通过听读、示范朗读、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因声求气,体会人物的情感和智慧。以读带写,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国际风云变幻。在这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活跃着一群士人,他们勇赴国难,运用自己的胆识、才智,游走于诸侯之间,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烛之武无疑是这个群体中最杰出的一位。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他。
二、初读文本 感知文意
1.读清字音。
2.读准句读。
三、研读感知 析理品人
(一)细读文段 知其“义”(重点分析第二段)
A 知其“义” 思考几个问题
1.烛之武在何种背景下出场的?
晋秦围郑,国势危急。
2.佚之狐为什么要举荐烛之武?
足够的了解,足够的信心。
3.烛之武开始为什么拒绝郑伯的请求?
满腹的牢骚与委屈;烈士暮年的孤愤。
4.烛之武最终为什么答应郑伯的请求?
郑伯勇于自责;烛之武深明大义。
B 品其“味” 体会人物心理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2.教师指导。
(1)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危”“必”要重读,“矣”,适当延长,以突出形势危急,“师必退”,则应短促,以显示其对烛之武的信任。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也已”适当延长,整句话语调低沉,以显示人物内心委屈和不平。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是”“然”应重读,要读出郑伯的自责和真诚。
3.齐读,领悟人物情感。
(二)品读文章 知其“妙”
思考:
烛之武为何退秦师?如何退秦师?是否退秦师?
为何退秦师?(分析第一段)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链接:公元前637年,重耳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詹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予礼遇接待。
乡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为楚师既败而惧,使子人九行成于晋。晋栾枝人盟郑伯。五月丙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
结论:秦出兵,师出无名
1.如何退秦师?(分析第三段)
秦为何出兵?无非是想“获利”,故烛之武巧析利害,以退秦师。
(1)理清说辞层次 把握重点字词的意义
整段说辞,由四个虚词(既-若-若-且)统领四个层次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
重点落实词语:鄙 厚 薄 东道主 行李 乏困 阙
(2)诵读领悟 体会人物情感变化
学生诵读 教师指导
明确: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平稳低缓)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平稳顿挫)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略显高亢)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慷慨激越)
(3)明确劝说的合理性,领会说辞艺术之高超
第一层:坦言知亡,以退为进
第二层:阐明利害,有害无益
第三层: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第四层:以史为例,挑拨秦晋
(分析利弊 层层深入)
2.是否退秦师?(分析第四段)
(1)不仅退了秦师
关键词:说、盟、戍、乃还
(2)还退了晋师
击秦“不仁”“不知”“不武”,亦去之。
小结:
既解了郑之围;又使秦晋埋下了“猜疑”的种子。
(三)深入探究 知其“智”
“烛之武退秦师”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利。所以烛之武的“说辞”步步紧扣它来展开。
讲究语言艺术
善于分析利弊
善于揣摩心理
善于利用矛盾 “智” 以“利”巧攻心理
以“害”巧析形势
以“史”巧施离间
归纳:烛之武是个“说客”,更是一个“智者”。
四、一字归纳 深化理解
秦晋伐郑,其理可谓( )矣;强敌压境,其势可谓( )矣;烛之武见危受命,其情可谓( )矣;一番说辞力挽狂澜,其言可谓( )矣;秦伯背盟结盟,其变可谓( )矣;晋文果断撤军,其人可谓( )矣。敌我互换,其因皆为( )矣。
参考:谬 危 义 妙 速 智 利
五、课后作业 拓展提升
1.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何启示。(提示:可从事情因果关系、盟友与利益、说理艺术等方面考虑)任选一个话题,写一段不少于200字段短文,阐明你的观点。
2.课外延伸阅读《秦晋崤之战》。
【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要落实到“文句——文章——文化”这三个层面,即要有文言知识的积累,文章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丰厚文化内涵的浸染。这篇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蕴涵的信息量极大,可讲的内容很多,结合本章的要求——“因声求气”,决定采取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但各段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二段采用分角色诵读来体会烛之武的“义”,第三段主要采用个体与集体诵读相结合的方式,从而体会烛之武的“勇”与“智”。在此过程中,穿插重要词语的讲解,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诵读和教师的引导,基本上能准确理解文意。以“烛之武为何退秦师?如何退秦师?是否退秦师?”这三个主干问题为抓手,理清了文章的结构,抓住了文章的重点,突破了文章的难点。但有些文段是先分析文意,再诵读,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另外,对士之核心内涵之——“勇”,分析得还不够深入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