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无改鬓毛衰
2016-05-30殷言舜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本属于自己的词典,用一支名为岁月的墨笔,写下了关于往事的眷恋、关于故乡的信仰和爱恨离别的情感,深深埋藏在时代变迁和汉语发展的浪潮里,成为一股细细流淌的甜蜜的乡愁。
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可以说是对传统小说文体的成功颠覆,它以一个词典的形式,收录了上百种马桥独有的方言词语,并分别以此为线索展现了马桥人的生活日常、文化思想、历史风俗,生动再现了文革时期的中国农村形象。小说中的“我”从一个“下放崽”——也就是文革知青的角度,更以一个文学人物的身份见证并参与着马桥的岁月变迁、人事浮沉。在那一篇篇精彩的故事背后,都蕴含着作者自身主观的思考,用他那极富烟火气息的文字,反映出作者对生命、宗教信仰、爱恨离别的思考,乃至人类社会、人性的善恶和宇宙万象的哲理性思考,让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精炼的语言能力和深邃的思想视野。舍弃虚美浮华,用最质朴的语言,直击现象本质和核心思想,从而反映出高深莫测的社会万象、历史文化,或许这才是一个文人所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
读完小说,同住湖南的我心中不由得生起了对马桥这个偏僻村落的向往。我很想知道,时过境迁之后的马桥现在怎么样了,在普通话普及、科技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马桥的一草一木、人事生活是否还如书中所描写的那样?马桥人是否还会充满怨恨地、对着巨大的汽车机器拳打脚踢?“牛哑哑”盐早是否还到处挑着扁担、冲人发出“嗬嗬儿”的声响?神仙府的马鸣是否还在与世隔绝的山水中吃着蚯蚓、过着“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生活?在那一片满山守候的秋草间,是否还有一个“我”含着泪水,目送着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新娘消失在远方陌生的家门……这一切都无从得知,但至少,现在的马桥当然已不再是曾经的马桥,甚至如作者所说,不再是刚才那一瞬间的马桥,一片秋叶的凋零、一朵春花的生长,一具失去体温的苍老身体、一声新生儿的幼嫩哭喊,都标志着马桥匆匆不停的变化。但在我看来,无论时光如何悄然无声地行进,马桥人共同的语言词语是在时光中永恒不变的存在,即使它们有着自己生命的长短,有着迁移和湮灭,有着聚散和沉浮,但最后沉淀下来的,还是马桥人心中不变的乡愁,流转于他们每一个人的笑容和泪水中,我们既悲哀于世事的无常性,也庆幸于语言的永恒性。
其实不止是马桥,每一个空间、地域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遂以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就是语言文字,它直接或间接地创造出了文学、音乐、科技、政治等影响人类生活和历史进程的社会元素,当然也承载着人类的万般情感。当固定的语言文字被注入了人类主观的情感和人文的思想意识,它就成为了一种心灵感发的产物,换而言之,它就活了。在那遥远时光里刻画着怪异字符的仓颉,一定不知道只是自己一念间的灵感激发,便改写了整个人类历史万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让古今所有人类为之沉醉的情感载体,他的一笔一划所发出的沙沙声响,都成为了声声穿透万年时光——甚至更久的历史绝响。
乡音是往日时光的载体,它承载着生命中曾经留下痕迹的人情世故。随着一声乡音的呼唤,在记忆中浮现出的,也许是一些渐渐模糊的面孔、是一些无法忘怀的如烟往事,也许现在还拥有、也许已在人生河流中悄然失散,也许是一棵故乡家门的枯藤老树、一片绵延山脉之上的脉脉晚霞。很多时候,乡音所承载的画面和情感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根据自身不同的人生体验,会赋予同样的乡音以不同的思想情结。通过聆听乡音的呼唤,人们经常会感受到沧桑掩盖下一缕缕甜蜜的忧愁,这一缕忧愁也许无法让人留住往事离去的背影,但它永远是心灵的慰藉,是一曲萦绕在心头的悠悠乐曲。在乡音之后的蓦然回首的恍惚间,人们无法阻止情感的倾泻,无法阻止往日时光在心头的缓缓流淌,无法阻止心头那棵枯藤老树的衰老和那片脉脉晚霞的徘徊。
很喜欢贺知章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两句朴实无华的描写,千百年来触动了多少离乡游子不堪回首的泪水。人生易老,世事沧桑,无情的岁月能够带走昔日的容颜和故乡的人事百态,却永远带不走那一声家乡的方言,成为了所有人心灵的慰藉。现代人奔忙于都市汽车嘈杂的鸣笛声中,疲累于灰暗的天空阴霾之下,混迹于沉沦信仰的世俗之间,在这磨灭着希望的城市沙漠中,若是能听到一声恍若隔世的熟悉乡音,就如同看到了一片温润的绿洲,关于生命与光明的信仰就不会干枯在黑暗的绝望中,心灵就能回到最初的美好,回到不谙世事的童年和一方乡土的旧梦。
小说中说到:“对于我来说,他们并不是我见到的他们,并不是我在谈论的他们,他们嘲啾呕哑叽里呱啦,很大程度上还隐匿在我无法进入的语言屏障之后,深藏在中文普通话无法照亮的暗夜里。他们接受了这种暗夜。”在现代普通话普及的浪潮中,有一个名为家乡方言的暗夜是弥足珍贵的。每个人心中都要有一本写满了乡愁的词典,成为一个没有寒冷的暗夜,一个闪烁着温暖烛光的暗夜。
殷言舜,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从2014年开始诗词创作,至今已创作近200首,其中有不少新诗。其诗词、散文作品散见于《湖南日报》《长沙晚报》等。
责任编辑 佘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