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牌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

2016-05-30王大为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10期
关键词:唯一标准洪荒孙杨

王大为

为期十六天的奥运会结束了,中国队最终获得了二十六枚金牌,被英国超越,居于第三位。这引起了人们的质疑,拥有十四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还不如几千万人口的小国?但笔者却也在思考一个问题:金牌真的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吗?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高志丹曾说:“没拿第一就没有发言权。”这种金牌至上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运动员向着金牌奋斗,这也使得中国国家队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迅速崛起,在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取得巨大的成就,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不过,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得到金牌的终归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无缘于金牌的所谓失败者。他们真的失败了吗?

在过去十几年里,人们大都认为他们是失败的。就像李宁,在1988年奥运会不慎摔倒,失去了夺金机会,回国以后得到的是国人的责骂以及绳子和刀子。这时的国人,需要的是金牌来证明自己,证明中华民族不是东亚病夫。

但是,时至今日,这一观点早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未得到金牌的傅园慧,一句“洪荒之力”使其一夜之间成了“网红”;未得到金牌的秦凯,领奖台上的求婚使他与何姿得到全世界人民的祝福。

由此观之,奥运会不仅仅只有金牌,还有运动员拼搏的过程。诚然,我们不能否定金牌的重要性,它在过去是成功的代名词,在现在也是衡量成功的重要标准,但它不是唯一标准。一味地强调金牌至上是极其有害的,只要运动员真正拼尽了全力,给人民带来了快乐,即使得不到金牌又有什么呢?

值得欣慰的是,国人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次奥运会,对于未能得到金牌的运动员,人们并不是责骂,而是理解和尊重。孙杨失利时的哭泣,带来的是国人的同情,而不是指责,还有网友以“喜获银牌”取代“痛失金牌”,来表达对孙杨的尊重。人们并不再过分看重金牌的数量,而更多地看重比赛的过程和运动员的拼搏精神。

摒弃金牌至上,让运动员可以轻装上阵,不将金牌作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当“洪荒之力”最终取代“对不起国家和人民”的道歉,人们才能更好地享受奥运的过程。尽力就是成功,何必非要是金牌呢?

学校:湖北襄阳市第四中学

导师:刘 新

猜你喜欢

唯一标准洪荒孙杨
拉开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去旅行
孙杨要求重升国旗
孙杨夺冠
“洪荒之力”竟然不是最大的力
百姓感受是评价改革唯一标准
RIMORDIAL POWR
洪荒力
Primordial 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