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壮心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
2016-05-30浅兮
浅兮
《非洲三万里》以旅行为线,将生命中的温暖和荒凉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带领我们学会珍惜生命中温柔的瞬间:那些在暴雨中为你递过雨伞的手,那些为你盖上一条毛毯的温柔,那些黑暗中与你彻夜聊天的朋友……正是这一点一滴的温柔变成了你生命中的光,使你远离阴霾,成为善良的人。
Content速品
《非洲三万里》是毕淑敏2016年的开山之作,约25万字,书中收录了百余张独家珍贵照片和非洲土著手绘彩图。这是一张价值2万美金的单程车票,是一场直面饥民、皇帝、僧侣、狮子和荒野的迷之旅行。 “走了许多路途,耗费了许多心力,不过是想要成为真正的自己。”这是毕淑敏乘坐 “非洲之傲”列车游遍非洲大地后,于2015年闭关创作的旅行札记。
“非洲之傲”是以非洲行为主题的旅行用蒸汽机车,单张车票标价在1万到9万美元之间,以奢华闻名于世,有“流动的五星级酒店”“铁轨上的游轮”之称,主要服务于来自全世界的财阀豪门后代、商业精英、政界领袖。然而列车行经之地,却有很多是非洲最底层民众聚居的贫民窟,一道车窗劈开了奢华与贫穷,餐车内的社会名流举起银杯开怀畅饮时,车窗外围满了无衣无食的孩子们。这种强烈的对比引起了毕淑敏的关注,在这次旅行中,她不但记录了非洲各地的人情风物、旅游见闻,还对车内车外两个世界做了细致的观察和沟通:时而走进非洲中产阶级家庭与女主人共进晚餐,时而走进全球最大的贫民窟索维托实地考察,她以自己的眼睛为准则,写出了一个最独特的非洲。
人物印记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著名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师大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她曾获庄重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七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十六届“中国时报”文学奖,以及台湾第十七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项。
阅读吧
不知孱弱的露西在闲暇时扶着后腰捶着腿遥看湖光山色之际,可曾想到过无数世代后的无尽子孙?
参观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国家博物馆。一座古朴的建筑,草坪和清泉。只是在这一派田园牧歌式的表面安宁之下,是戒备森严的警戒。随处可见持枪的卫兵,半仰着枪口,枪支保持着随时可以击发的姿态。参观者在这里经受了堪比机场的严格安检。细想起来,在参观非洲的所有博物馆中,这是最不马虎的一次。“是因为反恐吗?”我问当地人。“是,也不全是。这里一直很严,因为要保护一个女人。”
谁?我在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让相当安全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引发如此灵猫般的警觉,并伴以兵临城下的峻厉?“主要是她的年纪太大了。”当地人说。“多大呢?”我问。“350万岁了,名叫露西。”当地人不无骄傲地回答。
走进博物馆,大厅里迎面扑来一具残缺的骨骼化石拼凑起的大幅图片。在这张图片的下面赫然写着——露西说,欢迎你回家。
突然在那一瞬,热泪盈眶。
露西是谁?
通常我们说到家,是指那些和我们血脉相连,肌肤相亲的特定一群人。它不会很大,数目也不会很多。家是鲜血栅栏围拢起的私密小圈子。但是,在这里,在露西瘦弱纤细的臂膀下,这个星球上所有的人,不论男女、不拘种族、不辨肤色,更遑论国家,男女老少都被她揽入怀内。所有的人都是她的亲人,她视普天下的人为一家。
我们从哪里来?所有的人都曾在生命的不同时刻,叩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一般人浅尝辄止,想到自己的爷爷和爷爷的爷爷,也就脑仁疼了。讲究点儿的人家,多半是祖上出现过显赫人物的家族,或是有家谱的,但最久远的也不过以数千年计(据说最早的家谱可追溯到甲骨文时期)。再往前,就是天地洪荒的一笔糊涂账了。
可是,人类一定是有祖先的。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他们,但无神论者对这一点毫无疑问。我们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我们本能地怀念祖先。
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东北约350千米,有一块古老的盆地,叫阿法。开阔的荒原,植被稀疏,树影零落。起伏的小山丘和沟壑,构成了干燥的地貌。由于雨水的冲刷,每当雨季之后,裸露的土地中会显露出一些动物和人类的化石。这有点儿像露天煤矿,便于收集。经过几十年锲而不舍的工作,考古学家们对那里的地层顺序关系已了然于胸,再加上此地富含火山灰,可以通过同位素测定获得的化石的准确年龄。于是,这个阿法盆地让考古学家们爱不释手,简直成了人类化石的储物箱。
1974年,在阿法盆地,有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发现。考古学家找到了在当时最为古老的人类化石——南方古猿阿法种“露西”骨架。
为什么叫露西呢?那时,紧张的化石采集工作十分辛苦,考古学家们每天都要曝晒在炙热的非洲阳光下,工作十几个小时,等到收工吃晚饭的时候,常常已接近晚上9 点。发现这具骨架的那天晚上,发掘队全体成员顾不得劳累,尽情狂欢,载歌载舞。夜晚一直在播放美国流行的披头士乐队的歌曲《天上戴着宝石的露西》,以示庆祝。反复的轰鸣,让这首本是歌颂迷幻剂的歌曲令工作人员脑洞大开,把当天发现的这具骨架昵称为“露西”。
“露西”之所以弥足珍贵,一是在于它的完整。如果把一个人的全部骨架比作1,那么露西包括同一个体40%的骨架。我猜你一定不无遗憾地说:啊,还不到一半!请不要太苛求哦,这已是迄今发现的所有距今10万年以前的人类化石中最完整的一副了。
二是在于露西的高龄。科学家们用钾氩法测定,推导出露西生活的年代距今大约350万年。于是,她成了获得最多肯定的最早的人类祖先。所以,广义上说,她是我们所有人的曾曾曾曾曾曾……(以25年为一代,此处省略14万个“曾”)祖母。
走进展厅,精致的玻璃展柜里,陈列着露西的真身。浅棕色骨骼化石安放在防弹玻璃下,零落而暗淡,恍如一些树枝和细碎石子的散乱组合。我屏住呼吸,蹑手蹑脚悄然上前,生怕惊扰了这位老祖宗。
抵近观察,露西褐白相间的细弱骨骼勉强为人形,若干缺失处,要靠想象去连接。第一个感觉是她的个子好小,身量简直像个幼儿。据说经过科学家复原测算,露西的身高大约1.1米,体重约30千克。
从一块完整的髋骨结构上,科学家判断出露西是女性(男女骨盆的形状是不同的)。她的膝关节及各肢骨的特征,表明她已具有类似现代人的两足直立行走步态,同时还保留着适应树居生活的重要解剖特征。也就是说,露西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陆地上,偶尔也重操旧业,爬到树上攀援。遗憾的是,露西的头骨前部完全缺失,看不到她的前额骨骼,只保存着后脑勺儿的小块骨片。据此复原出的露西头骨,比一个能放在掌中的小甜瓜大不了多少,脑容量有限。她的智齿(第三臼齿)已完全萌出,并能看出齿面有磨损。人类智齿萌出的年龄大约在28岁左右,如果加上萌出后的年代,说明露西已经不是少女,是成年人了。据推测,她死亡时的年龄在25~30岁之间,脊椎骨有些变形,已开始患上了关节炎。
发现露西的美国科学家约翰森,把这副化石骨架定名为南方古猿阿法种。南方古猿演变出的一支后裔,进化成能人、直立人,最后进化到智人。1997年,在阿法盆地一个名叫赫托的村子附近,又发现了三个人类头骨化石。氩同位素测定显示,这些头骨化石的生存年代为距今约16万年前,是目前最古老的现代人化石。这一发现也为非洲起源说增加了重要砝码。
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和曾在非洲生活过的这一支古猿沾亲带故。日新月异的DNA研究,更为现代人的非洲起源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我在露西的骨骼化石前站立了很久。大脑在一段空白期后,浮想联翩。
读书Notes
@Lonely 这是我最近遇到的一本好书,读到了另一个世界的灰色、沉重、悠长以及弘大,在到达不了的地方,只有通过别人的笔和眼来看世界,这就是阅读的好。读完之后,我对“非洲之傲”的向往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我对历史部分也很感兴趣,人类从非洲走向世界,无论从考古研究还是从进化论角度来看,还是可信的。
@小鱼刺 一直以来,我对非洲都有种莫名的情结,忍不住想多了解一些。读过不同作者的作品,毕淑敏这本最有特点,既是游记又像科普文,从地理、历史、人文的方方面面诠释了非洲,读起来既有同游的乐趣又增长了知识。
@嬉皮仕 非洲,这个世界起源的地方,充满迷人的原始风情,总是在梦中看见那些在非洲大草原上奔跑的猎豹和羚羊、群体漫步的大象和躺卧在树荫下的雄狮。这是个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来世若能选择,我愿变成草原的树,长留百年赏生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