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续写故事的结尾

2016-05-30张玉玲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写作者主旨皇帝

张玉玲

“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续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写作要求之一,续写是中学生作文训练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所谓续写,即根据原材料提供的线索、情节、环境、人物性格以及作者的思路等,通过合理的想象,运用一定的写作手法,续写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活动、心理、语言、表情等,或者使之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或者只是完成一个片段。这类训练,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续写根据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续写开头、正文、结尾等方式。现在,我们主要来探讨如何续写故事的结尾。那么,什么样的结尾才算是好的结尾?元朝人乔梦符认为文章的结尾当如“豹尾”。明朝的许榛泽则认为“结局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我们了解到结尾的重要性。可是,如何才能为一个故事续写好的结尾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故事的主要内容,这里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概括能力。这个故事大致写了什么样的人,讲了什么样的事,只有对故事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把握后,才能进行在原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续写。

然后,我们要知道作者为什么写这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即故事的主旨。有的故事是为了赞扬什么,有的是为了反对什么,有的是为了歌颂,有的是为了批判……有时,写作者会直接在故事中点明主旨,我们一看便知。但有时,需要我们根据文章的内容去仔细揣摩、探索出文章的主旨。通常情况下,侧重写人的故事往往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探索人物内心世界;侧重记事的故事则往往要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去挖掘蕴含其中的道理。所以,在续写故事之前,我们要对写作者的写作目的有清楚的认识,才能保证续写与故事的主旨的一致性。

最后,我们还要认真揣摩故事的语言特色。每个写作者在遣词造句上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有的写作者的语言特点是幽默风趣,有的是朴实无华,有的是简洁犀利等等。有的写作者擅长用方言,有的偏爱名言警句、谚语或歇后语……我们要对故事的语言进行认真观察、总结,找到该故事语言的不同之处,再根据该语言的特点,进行续写。

现在,我们就一些实例,来探究如何才能续写好故事的结尾。

下面请根据选文内容,续写一段描写雪景的文字作为文章的结尾。

每年下第一场雪时,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一些闲言碎语所困扰。当我听说有人搬弄是非,对我说三道四时,我异常激愤,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恼恨。

我决心要去当面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

……

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天太阳出来,雪一化,就有路了!”

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纷扬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

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任雪花落满我的肩头,任寒风吹打我的脸庞。湿重的背包、鞋和围巾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

雪一化,就有路了——那么,就把冷雪交给阳光去处理吧,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有阳光就会融化。虽然世上常有误解和诽谤,但是充满阳光的心灵却能够宽恕和融化它。

那个风雪之夜,当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时,我已经全然没有了跳下火车时那种愤激的心情。我在那个破旧的大杂院门口平静地站了一会儿,轻轻地将那张已被揉皱的纸条撕碎,心也随之释然了,然后慢慢地朝火车站方向走去。(《雪一化就有路了》)

文章的结尾通常有着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本题要求以雪景做结尾,正是想通过环境描写来达到升华主题的效果,因此必须结合文章内容来体会主旨。本文的内容是初涉文坛的“我”去另一个城市找一个搬弄是非的人理论,因为下大雪找不到她家,一位老人艰难地送“我”过去, 并告诉“我”雪一化就有路了,“我”因此体会到世上常有误解和徘谤,但是充满阳光的心灵却总能够宽恕和融化它的道理。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可知结尾的环境描写应该衬托出作者平和的心境,渲染祥和的气氛,以此来突出中心,使主题更明确深刻。通过上面的研读和分析,我们的写作思路已经非常明确,沿着这个方向,展开想象,就可以落笔写了:

夜色渐渐深了,大雪慢慢地小了起来。零落的雪花像春天的落花一般,轻盈地在空中飞舞,有的调皮地落在我的脸上、头发上。我伸出双手,轻轻地呵护这美丽的洁白,似乎闻到了一丝淡淡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地上一片洁白,在路灯的映照下,发出柔和的光。夜是那样的宁静,空气也变得温润而清新了。

短文通过对夜色中的雪的细腻描绘来展现雪由大到小的变化,暗合了作者由激愤到平和的心境变化。同时,其语言也延续了原文简洁、生动的特点,读来如一股清泉在心间缓缓流动。

续写时,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同一性,即主题的同一、人物的同一、线索的同一、语言风格的同一。主题的同一,就是在续写时要紧扣所给选文的中心,使主题得以深化和升华,不得脱离原主题而另起炉灶。人物的同一,就是不得违背人物性格发展的规律。线索的同一,就是要遵循前文明示或暗示的线索。语言风格的同一,就是要保持与所给选文一样的语言风格。第二,完整性。所续之文与所给材料要结合在一起,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文章(或片段)。衔接处要自然,前文交代的情节,后面要照应,结构不能残缺。从某种意义上说,续写既是开放的,又是封闭的。说它封闭,是说它必须遵循所给材料的主题、线索;说它开放,是指续写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

以上是环境描写的结尾续写,下面我们来看看童话故事中情节的续写。《皇帝的新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安徒生童话故事。大家对故事的结尾,皇帝赤条条在大街上举行游行大典的丑态应该印象深刻。那么,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知道了真相,故事接下来又会怎样发展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一位小作者的续写:

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大发雷霆。更让他生气的是,所有的大臣都沉默不语。气急败坏的皇帝下了一道死命令:三天之内,必须找出骗子行骗的充足证据,否则大臣们都要被论罪。就在大臣们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事情有了转机。有一个小伙子毛遂自荐,告诉皇帝他有一个绝妙的办法。

第二天,两个骗子被带到宫殿,他们似乎预感到什么,一脸的惊慌。皇帝笑着说:“你们的布料的确很好,衣服也做得不错。我希望更多的人欣赏到它。现在,你们为自己也做一件这样的衣服,到城中心的展示台为大家展示一番。一个月内,不许换衣服。”两个骗子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抖成了一团,如实招供。

真相大白后,大臣们终于松了口气。整日沉迷于服装世界里的皇帝,也终于醒悟。现在,人们一提到他就说:“陛下在和大臣们商议国是呢!”

原故事主要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褒扬了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烂漫的童心。在续写的情节中,小作者依据故事中的结局,进行了大胆、合理的推断和想象,拓展了故事情节,并让自己的情感在续文中得到了升华。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要保证续写内容的同一性和完整性,我们还应站在原文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联想或想象。需要注意的是想象不能脱离实际、信马由缰,而必须以实际生活为依据,并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续写人物,则按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想象人物的活动与结果;续写事件,则按事件本身的发展逻辑和所供材料的语脉,想象事件的发展和结局。既要使想象合理地发展,也不能囿于原文,而要力求有新意,要注意人物的活动或事件的发展不要单一化,要尽量有层次,体现一个过程,力争在原文的基础上有不同凡响的表现。

那怎样展开合理的想象呢?第一,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依据所给的材料及要求在脑海中再现事情发生的全过程。第二,要抓住重点。要想象出人物的对话内容、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要使人物的语言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符合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符合人物的思想意识,应该能较有效地突出文章的主旨。

总之,续写要做到表意前后一致,语言形式前后一致,使前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要注意防止只顾内容不顾形式以及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等错误,从而使自己的续写能够与原文浑然一体,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猜你喜欢

写作者主旨皇帝
皇帝需要帮忙吗
皇帝怎么吃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主旨演讲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平淡真实显主旨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