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卷作文阅卷手记

2016-05-30刘念波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马云漫画素质教育

刘念波

今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的漫画材料浅显易懂,大部分考生都能围绕“分数”“教育”来谈,准确把握住了漫画的内涵,但肤浅化、平面化、片面化的问题也非常突出。

如何引导考生由漫画提供的语境向外辐射、向内透视?如何写出有一定思维含量和思考深度的作文?这需要平时的大量思维训练。具体到这个作文材料,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由表及里、由内到外地引申和扩散。

“分数至上”现象的思考

大多数考生对中国家庭“分数至上”的教育方式深有体会,他们在与“隔壁家孩子”的比较中倍受煎熬。所以,考生在文中大倒苦水,大有一吐为快之势。但大多数考生的论述都停留在对于两个家庭分数面前不同态度的现象描述上,即便是对此现象的批评也显得泛泛而谈,很难更进一步地分析,在视野的扩展和剖析的透辟方面都是浅尝辄止。实际上,如果平时的积累足够丰富,如果站在家长的角度想一想,如果再思考一下目前的就业形势,是可以在广度和深度方面走得更远的。

网上疯传的新生婴儿“距高考还剩6933天”的图片,折射出一种普通的社会心态,考生可以顺着这一思路去分析分数焦虑现象的诸多原因:如人口众多的特殊国情,独生子女承担父辈和祖辈全部希望的压力,“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

当考生纷纷抱怨管束太严,严重束缚了自己的天性时,家长又有怎样的态度呢?“望子成龙”的心理预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如影随形,尤其所谓成功家长的“育儿经”过度渲染,如狼爸箫百佑“三天一顿打,孩子上北大”的宣传,华裔母亲蔡美儿《虎妈战歌》的热捧……试问:过多地干涉孩子的成长选择,用严苛的管束来限制孩子的天性,究竟有多大的意义?童年的缺失是否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加倍报复?只注重成绩,忽视孩子健康人格培养的教育隐埋着怎样的后果?“当代方仲永”魏永康的人生轨迹就是很好的证明。

备用的标题有《有多少伤害是以爱的名义》《“唯分数论”可休矣》《分数至上何以风行》《“距高考还剩6933天”的思考》《狼爸的棍棒》《当虎妈遭遇孩子的叛逆期》等。

两类学校教育的比较

当分数和排名的做法遭到普遍质疑和诟病时,考场作文就去寻找令人向往的教育方式——除了认同“因材施教”等传统教学方式外,还找到了两个法宝:一个是用素质教育来代替应试教育,另一个是用西方教育来取代中国教育。这种比较当然是有意义的,但由于考生知识面的薄弱、人生阅历的缺乏、思考的简单肤浅,导致这些思考更多沦为对中国现行教育的吐槽,甚至是为自己的厌学的开脱。

实际上,素质教育并不等于轻松自由,应试教育也并不代表残酷竞争,《南方周末》2015年5月15日发表的文章《让谁的孩子上北大清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真相》一文,在比较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优劣后得出结论:“人生是一场接力赛。大城市孩子的竞争优势,来自父辈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与积累。从代际看,是公平的。另外,招录不唯分数、看综合素质,多多少少免不了拼爹,农村孩子还是没得比。总之,在规则公平限度内,对寒门学子最有利的游戏规则还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可见,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尤其是农村学生)来说,应试教育是唯一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去公平竞争的方式。

第二种误解是中国当代的教育都是错误的,西方宽松自由的教育才是我们未来改革的方向——事实果真如此吗?2015年8月BBC纪录片《当中国老师遇上英国学生》展现给我们的事实:参与教学实验的李爱云老师说,一个月的教学实验有矛盾有碰撞,但其折射出中英两国教育差异的同时,也给彼此提供了可相互借鉴之处。

很显然,中式教育有自己的特点,西方教育也有自己的弊端,那种诋毁本国教育而鼓吹西方教育的做法完全是一种误会。双方应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如果从这个层面来比较分析,备用的标题有《理性看待中国式教育》《西方的月亮更圆吗》《莫将分数功利化》《分数面前应更加理智》等。

如何评价成功和失败

漫画中两个孩子因为分数变化受到的不同对待,除了从分数和教育两个角度来解读外,更可以推广到“评价成功”这一主题上。当今社会弥漫着一种“功利”化的评价风气,廉价的成功学甚嚣尘上,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心态泛滥,而对于成功之前的蛰伏和准备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马云成为考生作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人,就不难理解了。

但马云的成功是唾手可得的吗?如果只看到马云现在的成功,却对他经营阿里巴巴14年中的艰辛付出视而不见,这种理解是天真可笑的,也是非常有害的。正如2013年5月29日《人民日报》微博评论的一样:“我们只看到马云的成功,却不知道马云曾经一天工作20个小时;我们只知道马云很有钱,却不知马云曾经吃了9个月的泡面;我们只知道马云座驾豪车,却不知道马云曾经骑单车上班3年。成功学一直在毒害年轻人,勤劳致富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别一出校门就梦想当马云,请先做好你自己!”马云的成功告诉我们,一步登天的事业可望而不可即,脚踏实地才是致富的要诀,抛弃浮躁,脚踏实地,才能迎来成功。

还有更极端的例子,2011年4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董藩教授发微博要求学生:“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的学生。”董藩此言,引发巨大争议。按他的逻辑,财富成了评价成功的唯一标准,贫穷不仅是失败,而且是耻辱。将金钱过度拔高,以致将之作为评价成功的最大标准甚至唯一标准,这类言论正是社会心态普遍失衡的极端体现。

或许,我们更应该聆听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告诫: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如果从这个层面来比较分析,备用的标题有《莫将成功庸俗化》《请先做好你自己》《请允许失败》等。

猜你喜欢

马云漫画素质教育
马云:提前退休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
马云,你听我说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打个平手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