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语文”呼唤板书回归课堂

2016-05-30王楠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板书多媒体

王楠

摘 要:2012年至今,“真语文”讨论越发受到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真语文”以语文回归本色为核心理念,而当今语文课堂上滥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显然有悖于“真语文”。板书作为语文的传统工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目前,传统板书在语文课堂上却成为了可有可无的教学用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规范语文板书评价标准,提升语文板书设计地位,将语文板书评比常规化,以重新使板书回归课堂。

关键词:真语文;多媒体;板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0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014

一、“真语文”观下看多媒体教学

(一)“真语文”观的核心理念

真语文观念是对现今语文学科所存在的不足的发问,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到评价者的评,全方位强调回归本真,恢复语文教育的本色。其核心理念在于语文教育要回归本色,成为语文课,而不是各学科的混合体。

(二)多媒体运用现状

无论是常态课还是精品课,多媒体都已成为语文课堂上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多媒体呈现内容多,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动态影像对语文课堂进行扩展性的延伸,引起学生的兴趣,是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的重要体现,为教学提供了某种程度的便利。而正是这种“便利”,使得其在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泛滥成灾。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多媒体,如今的语文课堂似乎就没有了教学。在多媒体环境中,教师的亲身示范朗读变成了听录音,教学内容成了一张张PPT,黑板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不再是老师思想的载体。而对教师基本功的要求,从一手高雅的粉笔字、清晰明了的板书设计变成了对PPT制作软件的掌握熟练程度。

如今,多媒体代替传统教学工具成为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载体,从课本内容到文章讲解再到课堂活动的设置在大屏幕上呈现已成常态。学生不再看课本和板书,而是盯着大屏幕,跟着老师一页页地翻看,视觉上的盛宴取代了从语言文字上获得美的体验,板书变得可有可无。在中小学课堂听课过程中会明显察觉老师对板书的漠视态度。教师在黑板上潦草地写几个字打,甚至一字不写都是常有的事。语文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的精品课所写板书也不过寥寥几字。比赛中,PPT的精美制作远远超过教师对板书的精心设计。

由此来看,多媒体大有取代传统板书的趋势,甚至可以说是已经取而代之。

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有不足,在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对于教师而言,多媒体课件多是课前搜集大量资料,经过精心设计的,其制作费时费力。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往往会按照课件呈现的先后顺序安排课堂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师的思维局限在紧跟PPT的内容进行教学,以至于对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质疑视而不见。多媒体使教师的课前预设成为可能,却也容易使教师无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第二,对于学生而言,课件上所呈现的一幅幅动感画面已经把课文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意象清晰地呈现出来。而语文课堂的一大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自身独特的阅读及生活体验,给出不同于其他人的意象表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多媒体所带来的视听觉盛宴使得学生不再需要思考与想象。可见,语文课堂若对多媒体过度依赖,最终的后果只会是让学生养成思维惰性,扼杀他们的的想象力。

第三,对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言,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在PPT课件上,对教师行为的关注度也就相应被分散。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积极性多是来自多媒体所营造的特定氛围,而非语文自身所具有的独特语言魅力。师生之间的交流被多媒体这一辅助工具切割地支离破碎,一切活动围绕课件中所展示的问题。可以这样说,多媒体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讲授式教学的弊端。但仅仅是掩盖,而不是弥补。

多媒体教学还容易让教师形成惰性,将大量网上资料复制粘贴形成自己的课件,从而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缺乏自己独特的思考。总之,多媒体教学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其问题不一而足。

(三)“真语文”课堂对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针对上述多媒体教学手段存在的现状及其问题的思考,我国著名特级教师孙绍振用一篇《真语文拒绝“豪华包装”》的真知灼见,断然明确指出“形形色色的假语文表现不一,但莫不以多媒体为‘豪华包装,不但语文教学内容如此,而且教学设计一概以乐曲和画面为纲。”多媒体教学很大程度上是丰富了学生的视听觉体验,而不是激起了学生对语言文字及文章的兴趣。

二、板书在“真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真语文”观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而提出来的。而多媒体手段的滥用作为目前语文课堂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正是“真语文”观关注的改革点。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于发挥板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板书,顾名思义是指教师讲课时写在黑板上的文字或符号。正确、科学地使用板书这一教学辅助工具可以对“真语文”课堂起到如下作用:

(一)钩玄提要,把握文本内涵

“真语文”强调对课文的深入解读,多角度领会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此,板书可以非常好地发挥其功能。教师通过板书可以把文章中提炼或总结出的核心词汇简单扼要地呈现在黑板上,便于提示学生联系上下文对文章的主题思想进行归纳、概括。如特级语文教师贾志敏只用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就能够把语文课讲得出神入化、引人入胜。

(二)师生互动,架起交流桥梁

科学、合理的板书是教学设计的载体,更是师生交流的平台。在语文课堂上,板书可以灵活地追随学生的思路,及时更改,这是多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教师的每一次板书不仅是教师思路的短暂整理,也给学生留下了课堂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充分利用板书,教师可以更多地兼顾到学生的思维走向,及时与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三)理清思路,利于学生识记

教师边讲边板书,理出文章发展的脉络;学生在听讲解以后,又看到板书,然后再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这是一个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神经的过程,能让他们在大脑的神经中枢形成多方面的、比较巩固的联系。听一遍,看一遍,写一遍,这“三遍”的识记效果比只听一遍的效果明显更好。

(四)潜移默化,强化学生审美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识字写字方面的要求可以在板书中得到体现。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教师在板书时要注意书写的正确、美观,于无形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体味汉语的独特书法魅力。

三、让板书回归语文课堂,实现“真语文”

在多媒体课堂泛滥的现状下,“真语文”提倡语文回归本色,回归传统。板书作为传统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对实现“真语文”具有重大意义。那如何让传统板书回归语文课堂呢?在此笔者仅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供大家参考。

(一)规范语文板书评价标准

现今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对黑板的普遍漠视,使语文板书的评价形同虚设。现代教育评价理论认为“教师评价的基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板书作为语文课堂上重要的师生互动工具,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体现。因此,语文板书无论在黑板字书写的规范整洁方面还是设计的科学性方面都需要重新对评价标准进行制定和规范,以引起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板书的重视。

(二)提升语文板书设计地位

好的板书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对于语文板书设计地位的提升而言,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各种语文教师技能大赛中,把板书设计的精彩程度作为评价课堂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非仅仅作为课堂展示的亮点。

第二,对语文教师的板书设计技能进行专门培训。任何一项技能都能通过持续不断的练习获得。板书作为一项技能,可以通过科学的培训掌握。对此,从教育管理部门到学校再到教师都可以对板书设计技能有所作为。

第三,鼓励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并与运用多媒体的语文课进行比较,可同课异构地比较课堂教学效果,从中体会传统板书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三)语文板书评比常规化

板书,不仅是书写的艺术,更是设计的艺术。比如《语言文字报》举办的语文教师粉笔字基本功大赛体现的就是对黑板字书写的重视。这是“真语文”活动下的比赛,充分体现了语文本色。由此可看出,语文板书评比的可能性。此外,语文教师粉笔字基本功比赛也可以在学校或学校之间开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板书作为设计的艺术,也可以将其单独作为一个比赛项目,从中可以体会到教师对于语文教育的匠心独运。

综上所述,传统板书作为“真语文”观下的微观改革,是对当前多媒体教学泛滥的反省与改进。让语文课堂回归本色,需要传统板书的助力。这不仅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更应该引起教育界乃至社会的关注。我们既要与时俱进,也应该继承优良传统,在“真语文”课堂中真正做到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得益彰,共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

参考文献:

[1] 孙邵振.真语文拒绝“豪华包装”[J].语文建设,2013(4).

[2] 李桂梅.板书,金色的桥梁[J].学周刊,2011(1).

[责任编辑 房晓伟]

猜你喜欢

板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因多媒体而绽放光彩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巧用多媒体 让课堂练笔更加有效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语文教学中板书演示行为研究
浅谈语文课上板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