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成龙,助其成虫
2016-05-30卫军学
卫军学
摘 要:当前,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的“育人”观念存在偏差,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度不够。那么,如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呢?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功利观、教学观。
关键词:个性发展;人才观;功利观;教学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0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002
当下,应试教育还大行其道。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一步步升入重点大学,似乎只有进入清华、北大,985、211才算是成龙成风,而现实情况是,升入重点大学的学生只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教师也是如此,当然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榜上有名,把班里的学习尖子当作宝贝,很少关注升学无望的学生。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对待这些学困生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新课程的学生观要求我们必须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
为什么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呢?
因为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及生活经历的千差万别,每个学生都会形成其独特个性,他们的兴趣爱好、动机需求、气质品性、智能情商等方面存在差异。有这样一个例子,哈佛大学举办350年校庆,有人问:“学校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大学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出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是出了个全球首富比尔盖茨,而是给予每个学生充分选择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个性发展不仅是我们,也是全世界的学校所追求的。”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不过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组合程度不同,导致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由此可知,世界上没有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
因此,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应该把目光总停留在那些优秀的“鸭子”身上,而应关注所有的“鸭子”,包括“丑小鸭”在内。教育不能抛弃“丑小鸭”们,不管他们能否成为美丽的“白天鹅”。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有不同的认知特征,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有不同的欲望渴求,以及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创造潜能,从而铸就了各不相同的个性。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当前形势下,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呢?
第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从理论上来说, 社会有分工,人才有分类,人才只有类,而无层。现代的人才在某方面有优势,在其他方面必然呈劣势。人才应该是多种规格、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观念,并非考上大学才叫成才。“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个学生人都有才,都能成才,只不过学生之间个体有差异、智商有高低、觉醒有早晚,面向全体,必须关心个体,真正尊重他们的差异。从现实出发,高学历未必好就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不能“成龙”,不妨助其“成虫”,身有一技之长,安身立命不愁。教育不是为了消除个性差异,而是使学生各有所长、各得其所、各有发展。因此,教师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尊重常常犯错、令人头痛的学生,尊重有生理或心理有缺陷的学生。
第二,树立正确的功利观。教师不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往往是因为其功利观发生了扭曲。教师心里充斥的是学生的分数、考试的名次、自己职称的高低、任教学生升学率的升降,一味抱怨学生素质差、底子薄,自己甘愿沦为分数的工具,眼里没有学生,心中没有教育,不清楚学生是生命的个体,不清楚学生存在的意义,不清楚如何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去实现人的意义,把学校当作工厂,把课堂当作机床,批量生产所谓的优等生、尖子生。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不是机械化大生产能解决了的。因此,教师要对教育的目的多一份思考。虽然说现在的教学评价与教学成绩挂钩是一种普遍现象,这其中既有教育体制的原因,也受到了经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改变,但身为教师,我们既然选择了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必须对得起这个称号,就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多研究些教育本质,少研究些高分宝典,剔除私心杂念,回归教育正道。
第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就得关注学生的兴趣、要求和愿望,教师应该用赞赏的眼光看待所有的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发展潜能,维护他们的尊严和勇气。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许多教师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狭隘的理解“育人”就是把学生送到重点中学、名牌大学,“教书”用分数说话,“育人”也用分数说话,这实质上是应试教育的阴魂不散。学生是一个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人,教师不必总是拿自己的过去或者往届学生与之相比较,而经常感叹:学生越老越难教,学生一届不如一届。其实是你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出三级课程观念,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这正是教师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一条光明大道。校本课程的开发,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校和社区环境的独立性,能让学生学得充实,学得有用。我们不必苛求每个学生都成为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大师,祖国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教师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教师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要真正做到接纳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
[责任编辑 房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