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佛教文化中的佛经词汇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2016-05-30卢敏宁

西江文艺 2016年10期
关键词:佛教文化影响

卢敏宁

【摘要】: 佛教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以翻译佛经为载体,佛经中的词汇对汉语词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改变汉语词汇原意,创造专门术语;充实汉语词语的构词方式;佛教成语、谚语和俗语在汉语词汇中大量涌现。

【关键词】:佛教文化;翻译佛经;汉语词汇;影响

一、引言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初图画的来源,学者们一般称之为“图画文字”,其功能是占卜或记事,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现实生活。在此过程中,巫术与那些“图画文字”的出现有很大的关联,绝大多数的“图画文字”是为了施行巫术的。文字,作为一种符号很容易被人类当作他们与神灵交流的工具,如甲骨文、水书(水族巫师用的符号)用于巫术;纳西东巴文与彝文用作写经书;傣族傣文与藏文也用作抄写佛教经书等。[1]由此可见,文字在远古时代一直被用于施行巫术,而这又似乎反映了文字的出现不仅为了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一点可能是为了与神灵沟通所需要。因此,文字与宗教的传播关系密不可分,最早的文字功能之一就是用于宗教文化传播活动的。宗教——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个阶段时所出现的精神性产物,对语言更是具有深刻的影响,其在文字的起源,语言系统自身的发展以及语言使用研究等各方面,都打上了不可抹灭的烙印。有学者曾说:“如果选择一个社会因素,能对语言的历史产生最深刻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又最受语言的影响,那就是宗教。”[2]佛教文化的传入,以翻译佛经为载体,以传播佛教文化普度众生为目的,无论是在音韵、词汇、语法以及修辞上,都对汉语言的不断演变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笔者就佛教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探究其在汉语词汇中的深刻影响。

二、佛教文化的传播

中国佛教来源于印度佛教,是印度佛教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佛教文化在传入中原之前,已经在西域地区广泛传播了。自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以后,西域各地与中原各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等交往非常频繁,从而为佛教文化的传入准备了一定条件。据相关典籍(《四十二章经序》以及《洛阳珈蓝记》卷四)的记载:“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帝梦金神,长丈六,项背日月光明。金神号曰佛。”[3]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曾梦见一位神人,后派遣使者西行求法并抄回佛書经文四十二章,汉明帝为表示其对佛像和经文的欢迎,特意为之建造了一座佛寺,赐名为“白马寺”,故佛教文化开始传播。这一种说法在佛教徒中流传广泛,可信度较高,但佛教文化的最初传入年代至今已很难确定了。佛教的传播时间长达两千多年,范围遍及长城内外,大河上下。佛经是佛教文献的总称,又叫众经、一切经、藏经或大藏经等。

佛教文化最先在民间得以流传,普度众生的阿弥陀佛,人们只要念他的名号便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人们只要念他的名号就能超脱苦海;维摩诘居士不必出家当和尚便可“现身说法”......而作为“宣传品”的佛经语言也就自然而然倾向于让人通俗易懂,佛教徒为了讲解佛经含义,教说大众,借用了许多当时的寓言、传说以及百姓的日常口语。佛经的翻译始于东汉,至唐达到极盛,大部分佛经的翻译是在东汉至唐这一段时间内,这是汉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种语言的演变必然体现在一些经文当中。

三、佛经词汇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佛对语言的态度是讲求实效的,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他们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宣传教义,弘扬大法。谁听懂什么话,就用什么话向他宣传。谁违反这个规定,对牛弹琴,就是犯罪”[3]这种语言策略从释迦牟尼佛起就一直被教徒所奉行着。一般而言,书面语多崇尚典雅,往往排斥口语,佛经的翻译和传播则使一大批昔日难登大雅之堂的口语进入了书面语中,翻译佛经对汉语词汇的深刻影响主要体现为如下四大方面。

(一)改变汉语词汇原意,创造专门术语

1、改变原有语汇的词义而赋予新的佛教意义。如:全民语汇中的“爱”和“智慧”,在佛教中,爱是罪恶的表现:“爱为秽海,众恶归焉。”而智慧则是摆脱了人本身的生死苦恼而到达极乐思想的大智慧,“戒律之法者,世俗常数,三昧成就者,亦是世俗常数,神足飞行者,亦是世俗常数,智慧成就者,此是第一义。”[4]

2、借用汉语中合成词的一个语素或不同语素重新组合。如:“现行”、“唯心”、“性空”等。

3、借用和保留古代思想、古教和异教的语汇而赋予佛教之义,如:梵天、因明等或为古代思想或为古教或为婆罗门教的词语,佛教用来加以改造。

(二)充实汉语词语的构词方式

佛教徒在翻译佛典和释教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并创造了一批新词汇,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基本词汇,充实汉语词语的构词方式。

1、直接吸收梵文佛教词语。如:般若、瑜伽、罗汉、菩萨等词。宋代僧人法云的《翻译名义集》就收录了佛教词语二千个左右;刘正埃、高名凯的《汉语外来词词典》收录梵文佛教词语一千零五十个。[5]

2、音译词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梵语词汇在翻译中借用其梵语的读音,或借用其中的一个音,或原来是借用全音释译后来却逐渐变为简称。如:佛的梵文最初翻译为“浮图”、“浮屠”,而后南北朝时又翻译为“佛图”,也作“佛陀”、“佛驮”,到最后百姓为了方便更是就简称为“佛”了。塔的梵文为Stupa,直接音译为“窣堵波”、“偷婆”、或“塔婆”,最后简称为“塔”。这一类借词还有“和尚”、“袈裟”、“菩萨”、“禅”、“魔”等。

3、半音半译词

语素构成词,词组成词汇,汉语的单音节语素在词中占的比例较高,单用时是一个词,不单用时是构词成分。由于许多单音节语素能独立成词,且语素和语素之间又能自由组合成复合词,因此汉语的构词方法相当的灵活。在翻译梵文的过程中有人采用一半音译一半意译的方式,即汉语在吸收外来语时采用了“半音半译”的新造词方法。这种方式翻译过来的词一般称之为“梵汉合成词”或“梵汉合璧词”,它既有梵文系统的特点,也具有汉语词汇构词的基本特点。例如:佛最初的音译是佛陀、浮屠等,但据季羡林先生考证[6]:浮屠的来源是大夏文中与梵文Buddha的对应字,由两个音节组成,而佛的来源则是伊朗族文中与梵文的对应字,只有一个音节。浮屠先传进中国,佛则后,故浮屠与佛的来源不同,传入时间有先后之分,浮屠为音译词,佛则为半音半译词。梵汉合璧词也可以有以下3种情况:

1)汉语语素+音译组成双音节词。如:佛门、佛土、佛祖、佛身、佛法、佛像。

2)汉语语素+音译合成词。如:念佛(动宾结构):仅从词汇的字面意思解释为人们思念佛组的样子以及其功德。佛经中的净土思想认为只要人一心念佛便可以没有七情六欲,便可达到解脱的快乐以及死后可以早日到达佛国,即人们常说的西方极乐世界。念佛是由语素“念”加上音译过来的“佛”构成的,是汉语构词法的动宾结构,属于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又如:卧佛(定中结构):传说释迦摩尼佛祖在他临终时是右胁而卧的样子,弟子们不敢移动佛祖的身体,后来人们依照佛祖卧睡得样子又造了卧佛像,故后多有卧佛像。卧佛是由语素“卧”加上音译过来的“佛”构成的,是汉语构词法偏正结构中的定中结构,属于定语修饰中心语的关系。

由上述例子可以得出,人们翻译佛经时常常使用“佛”这个半音半译词,把它与其他汉语语素组成合成词(复合词),这种构詞法与汉语偏正结构的构词法基本一致,其也具有汉语偏正结构词汇的特点:A、词与词之间的地位不平等,有主从之分,一般修饰为从,中心语为主,估词序不能随意变动。B、词序体现结构关系,词的中间也可以加入结构助词“的”或“地”来体现其结构关系。

3)新造译字+汉语词汇。

人们在翻译佛经,吸收佛教文化的同时,既采用了音译借词,又尝试新造出佛教借词(也称之为佛化汉字),使其汉语化,不仅保留了梵文独特的佛教文化,也体现了新造词中汉语构词所遵循的共性,使其也属于汉语词汇的一部分。如:塔,意思是宝塔、寺庙、陵墓等。《说文新附》曰:“塔,西域浮屠也。从土,答声”。《说文》中本无此字,后魏晋时造出新字,收录在《说文新附》中。王玉树拈字:“塔字诸书所无,惟见于葛洪《字苑》是晋以前尚无此字也。”[7]由此可知,古汉语中并没有“塔”字,人们在翻译梵文时,最初是按音译,译为“窣堵波”、“堵波”、等,后来又有人按意译,译为灵庙、圆冢等,而当时的“塔”字与佛教并没有关系。直到释迦摩尼佛祖仙逝,弟子们无法再向佛祖的真身行膜拜之顶礼,只能转而向埋葬佛祖佛骨与舍利子的堵波行礼拜谒,以表示自己对佛祖的虔诚信仰。在古印度,埋葬尸骨的坟墓,成半圆式形状,称为堵波,尸骨,也音译为“舍利子”。这与我国古代雄伟壮观的木构式建筑相比,并不能用以摆放人们敬仰的佛祖尸骨,故汉时期,汉明帝修建了我国第一座佛塔——洛阳白马寺浮屠。在我国古建筑中,高楼象征着统治阶级势力的强大,权威,从秦始皇开始就一直有皇帝为了迎候仙人而修建的高楼台榭,用这种建筑来尊放佛祖尸骨,自然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这便有了后来的半音半译词“塔”。随着佛教文化的不断发展,“塔”并不只是单一的词,人们开始利用“塔”作为语素、词根,与汉语其他词构成许多新的复合词,例如:水塔、金字塔、灯塔、宝塔、雷峰塔、纪念塔等新词汇。类似的还有以“僧”为词根而组成的新合成词,如:僧寺、僧侣、僧院、僧袍、僧徒、僧主、僧房、僧衣、僧家......

4、意译词

何为意译词?所谓意译词,就是根据某种语言词语的意义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词语,表示新的概念意义的一类词。有许多梵文词语都是通过意译的方法被翻译成汉语词汇的,例如:地狱、天堂、法宝、有情等,有些翻译过来后形成了引申义,后逐渐被人们利用,成为了汉语词汇里的常用词汇。除了音译法和半音半译法,意译法也是丰富词汇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原有语素而创造出的新词不仅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且符合语言里构词体系的模式,便于百姓所接受。佛教文化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土壤上,经过不断地嫁接、发芽、开花到结果,无不形成了具有华夏民族特点的宗教体系和语言特征,呈现出了可谓中国式的景观和特质。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与属于印欧语系的梵语有着很明显的不同,汉语以单音节为主,由语素构成字、词、句子,没有语格形式,无词尾变化,也没有时态形式变化。因此,仅仅从单独的汉字来判断词汇或者句子的准确含义。佛教经文在被翻译传播的过程中,不断融于古汉语的思维模式中,使得一部分佛教梵文的原本面貌随着消失,进而渗透到无穷尽的汉语词义中,利用意译法构成的佛教词语,充分体现了汉语的构词方法。例如:

1)有情:梵语为Sattra,旧意译为众生,后又意译为有情,即指人,也指对一切有情识的生物的统称。所谓“有情”是指人类和有生命力的生物,则山川河流,天地星空金木水土便是无情;而“众生”是指包括有情和无情在内的一切所有事物。后“有情”又被引申为指男女之间的感情,如《西厢记》第5本第4折中:“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再后来“有情”又在男女之情的含义上再引申为“有情义”,泛指有感情、有交情。

2)法宝:“法”为梵文Dharma的意译,与佛、僧并称三宝。佛教中的佛(释迦牟尼)、法(佛教教义)、僧(出家修行的佛教徒)为“三宝”,三宝中的“法”就是法宝。“法”是指引众生看清事物本质,思想得以解脱,远离人世间种种苦海的佛祖教诲、佛法。佛法清净,佛根难寻,故也为宝。在古汉语中,“法宝”一词大都被用于指神话传奇、白话小说中降妖除魔的宝物。“法宝”后又引申为比喻特别有效的工具、方法或经验。

(三)佛教成语、谚语和俗语在汉语词汇中大量涌现

成语是汉民族瑰丽的语言宝库中具有自身特殊形式以及功能的语言资源之一,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髓。 佛教文化的传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还在于其产生了许多有关佛教文化的成语。在人们日常所用的成语中,就有许多事有关佛教文化的。有的是直接用佛来作比喻的成语,如:汉语成语中有许多条目是直接以佛教中的佛作比喻的,如:借花献佛、立地成佛、佛口蛇心等。有的是词汇中的含义与佛教文化有关系的成语,如: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极乐世界、清规戒律、大慈大悲、大彻大悟等;有的则是无论从字面上看还是从或词汇含义上看都并不明显表现出与佛教文化有关的成语,如:在劫难逃、超凡脱俗、一尘不染、昙花一现、天花乱坠、想入非非、异想天开、三头六臂等等。尽管有些成语随着汉语词汇的不断发展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但仍然可以看到佛教文化在汉语成语中留下不可抹灭的印迹。

佛教文化的传播还对诸如俗语、谚语、歇后语等一些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常用语产生一定的影响。俗语、谚语是活跃在人们口头上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其中也有不少词条都来源于佛教。如:比喻没事不上门相求的称——无事不登三宝殿;对工作消极应付,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比喻弄不清底细或不知道缘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喻平时没准备,事到临头才急忙应付的——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等。歇后语具有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的特点,也是汉语语言中所独有的一种形式,也有一些是与佛教文化有关的。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比喻自己都保全不了更别说照顾别人;“老虎挂念珠—“—假慈悲”,比喻恶即便是带上善良的面具也掩盖不了其邪恶的本质;“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和尚打架——都抓不住辫子”等。由此可见,由佛教文化而衍生出的谚语或歇后语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汉语词汇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还为增加汉语所没有的文化内涵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结语

在语言发展的进程中,从最初的佛教文化广泛传播,到语言系统自身的发展,再到语言的运用,甚至于语言学的研究,可以说都能找到佛教的身影。作为外来文化,佛教对于汉文化来讲是全新的,许多内容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词语来表现,佛典翻译不得不创造出一些新词和新用法来满足佛教文化传播的需要。因而汉译佛典的词汇系统就有了大量的外来成分或外来影响,主要表现为出现了一些新词新义以及词汇的变化。据《汉语大词典》的统计,中土文献往往未能包涵佛典材料中的词和义,同一个词或义也往往先见于中土文献。佛典中的词语和口语词汇的一般特点相似,具有多义、语义宽泛、感情色彩丰富而形象具体等特点。反映佛教思想文化的梵语成为汉语词汇中外来词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汉语词汇补充大量新鲜血液,可以说佛教文化渗透在汉语词汇发展进程中。

参考文献:

[1]邓晓华.人类文化语言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45-47页

[2]朱文俊.人类语言学论题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211页

[3]徐時仪.汉语白话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1页、30页

[4]马敬芳.佛教语汇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与变异[J].青海民族研究,2005,02

[5]汉语大字典6(第1卷) 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460页

[6]季羡林.再谈浮屠与佛[J].历史研究,1990

[7]尤俊成.试论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2

猜你喜欢

佛教文化影响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慈云禅寺国师塔与大运河佛教文化
从“禅韵壶”看佛教文化与紫砂壶艺术的融合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从佛教文化中汲取精进的智慧
如何影响他人
佛教文化研究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