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学在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中的渗透
2016-05-30王超强朱慧君
王超强 朱慧君
摘 要:在了解幼儿园国学教育开展现状的基础上,认识到简单的经典诵读并不能起到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因此笔者试图利用已有专业理论知识将国学渗透到幼儿园室内活动区环境创设中,并从美工区、角色区、科学区、建构区等几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国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002-02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许多幼儿园引进了国学,然而幼儿园国学开展多集中于简单诵读一些童蒙读物,而没有将国学真正渗透到幼儿园教育中。鉴于此,笔者试图将国学渗透到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中,充分利用环境的“隐性作用”,使幼儿从小就接受国学熏陶,培养幼儿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概念界定
(一)国学
何谓“国学”,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但百度百科名片提到“狭义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学术,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广义国学是指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本文采用广义的国学定义。
(二)幼儿园活动区
活动区,也称兴趣角,是幼儿园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主动地学习、巩固原有的知识,并获取知识经验,以提供合适的活动区域、多样化的活动材料、情景化的游戏形式,使幼儿获得自主发展的场所。本文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主要指的是物质环境。
二、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中渗透国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指南》中将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分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活动区环境创设国学渗透从这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比较注重个人修养和人际交往,《大学》《论语》《弟子规》等名著都渗透了人际交往规则,室内环境创设时可以引用这些内容。二是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报任安书》中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通过这些古人的典型事迹来教育幼儿要适应环境。总之,我国有许多关于人际交往社会适应方面的国学知识,我们既要将这些优秀的传统继承下来,又要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有利于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
《指南》中明确指出要让幼儿感受、发现、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美的事物。无论是万里长城,还是国画、剪纸艺术,都包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活动区,幼儿根据故事情景自己创作或者观察一些剪纸作品自己动手尝试,使其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国学蕴含的美,丰富幼儿审美体验。
(三)有利于弘扬国学,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赏古诗、品国画、尝美食,都能感受到国学的魅力。中华文化凝结了中国古代的精华,对整个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仍然引以为傲。作为国家新生一代,幼儿肩负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要在幼儿园阶段就培养幼儿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加幼儿的爱国情感。
三、国学渗透在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中
活动区是一种教育形式,一种特殊的幼儿园课程,对幼儿自身发展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幼儿园应注意到活动区对幼儿的特殊教育意义。国学包罗万象,进行环境创设时要注意发挥好国学启蒙作用,适应各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为此,笔者将选择几个典型的活动区说明如何进行活动区创设。
(一)美工区
美工区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审美情感。它主要以欣赏、绘画、手工为主,根据国学中的相关内容及幼儿的特征,可以投放一些国画、剪纸、雕刻作品以及相应的材料等。幼儿欣赏这些作品,感受国学蕴含的美感,同时可以就地取材尝试制作。
以“皮影戏”为例。教师先让幼儿欣赏皮影戏,激发幼儿的兴趣;接下来介绍表演方式;在幼儿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皮影。选好创作主题后,教师先示范,幼儿再分组独立操作,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皮影制作,并让幼儿运用做好的皮影进行表演,整个活动过程中都可以利用照片来记录,同时把做好的皮影保留下来适当在美工区做一些布置。这样通过本活动就可以使幼儿从表面感知到实际制作层层递进,加深对皮影戏的认识。也可以制作京剧脸谱,使幼儿了解国粹的基本常识,最适合的应该是通过京剧脸谱的制作来使幼儿了解京剧。
(二)角色区
角色区经常进行角色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语言、情绪情感以及社会性的发展。在这里可以投放一些京剧服装,幼儿穿上服装模仿戏曲演员进行表演;同时也可以演绎一些经典故事《程门立雪》《司马光砸缸》等使幼儿学会人际交往,形成社会适应能力。
以《孔融让梨》为例。学习《三字经》时会涉及到许多典故,结合幼儿喜欢表现、模仿的心理特点,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表演。表演前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理清故事的发展过程后,让幼儿自行分组分配角色,且耐心等待幼儿协商、讨论,对于幼儿有困惑或者分歧的地方教师参与指导;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问幼儿“你在活动中学到了什么?在活动中表现得好吗?”等问题,使幼儿向孔融学习,从小懂得尊老爱幼,将谦让这种美德在身上得以发扬光大。
(三)益智区
益智区以发展幼儿的智力为主,我国古代幼儿益智类玩具主要有围棋、象棋、七巧板、九连环等。其中有些玩具一直沿用到今天,但也有些玩具慢慢淡出了我们的生活、甚至失传,因此益智区在选取玩具时应该将这些玩具考虑在内,不仅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而且能弘扬传统文化。
以“象棋”为例。初步了解象棋的基本知识后,有些幼儿可能会对象棋比较感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在益智区多陈放几套象棋,并在墙上贴一些基本的象棋规则和漫画下棋步骤,以便幼儿在对弈时能基本做到遵守规则,同时要摆放足够的桌椅,使幼儿对面对坐。下象棋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因此应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和热闹区分开,促使幼儿静心思考。但象棋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这需要教师对幼儿不懂的地方给予指导讲解,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
(四)科学区
3-6岁的幼儿对周围的东西都感兴趣,都想知道,全身散发着一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于是科学区就成为幼儿科学探索的重要地方。开设科学区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如果将国学融入进去,幼儿就不仅仅能获得初步的科学经验,更能陶冶情操、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老师可以呈现四大发明、圆周率、地动仪等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同时也可以利用《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乌鸦喝水》等小故事引导幼儿亲自尝试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自制指南针为例。指南针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当今的运用也很广泛,通过让幼儿学习如何制作指南针、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不仅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也可以传承国学。通过一些生活实例让幼儿感受到指南针运用范围之广,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教师在科学区投放制作指南针的相关材料,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幼儿学着制作,教师观察并给予恰当地指导。最后幼儿利用自制的指南针在活动室找“南”,进一步理解指南针指南的现象。
(五)建构区
《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形状特征,鼓励和支持幼儿用积木、纸盒、拼板等各种材料进行建构游戏和制作活动。我国古代建筑有特色和代表性,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建筑,如长城、天安门等作为建构区材料。这样幼儿不仅能获得关于这些事物的直观经验,而且能发展幼儿的空间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以积塑游戏为例。幼儿园建构区主要是进行一些中大型游戏,有积木和积塑两类,教师可以选择房屋建筑类主题积塑,由门、窗、柱、屋顶等部件投放。建构区的墙面可以贴一些我国古代建筑物图片和幼儿作品展示,幼儿在了解我国古代建筑风格基础上,可以利用这些积塑自由进行创设我国这些建筑物,在创设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幼儿对我国古代建筑结构的了解,也可以发展幼儿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
因此笔者从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出发,将国学深刻具体地融入幼儿园的各个区域,但每个区域创设的内容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更合适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刘焱.幼儿园游戏与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杨枫.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杨晓峰.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创设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李明.幼儿与班级墙面环境互动方式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5]南卫平.论国学启蒙教育与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结合[J].学科建设,2013,(9).
[6]高黎阳.浅谈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现状及建议[J].教育社会,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