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美

2016-05-30孟捷

西江文艺 2016年10期
关键词:喷泉美学

孟捷

【摘要】:本文从雾景观和景观美学的理论出发,通过对雾景观的产生和发展变迁的分析,以雾喷泉为研究对象,旨在探寻雾景观的美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雾喷泉的设计原则,从而为雾喷泉设计的提出建议。

【关键词】:喷泉;雾景观;水景景观;美学

雾喷泉是喷泉的一种类型,以水为原料,通过被称为“雾喷负离子发生器”的科技设备经高压处理从微孔中迅速喷出,与空气掺和从而形成的1-10?m左右的雾微粒,呈锥形喷撒弥漫至整个空间。园林中的雾景观就是指由“雾喷泉”喷出的白色云雾状雾气聚集弥漫在空中,从而形成一种朦胧缥缈的园林氛围的特殊水体景观。

由于喷头设备的差异,雾喷泉有微雾、冷雾和雾森之别。主要区别在于它们产生的雾化颗粒大小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雾化效果,在园林中的作用和应用方式也不尽相同。前两者形成水态雾,雾化颗粒较大,不易飘散而且容易凝结成水打湿衣服,以降温、除尘等功能为主,造景功能次之。而雾森是气态雾,容易随风飘散或跟随着人的运动而漂移,同时它不易凝结成水,当人走近或深入其中也不会轻易打湿衣物,因此更多用于园林造景形成细腻变幻的空间氛围。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水景喷泉行业只是附属于建筑给排水和园林造景专业,在一些公共建筑和公园里能见到,产品的水平也是简单、粗放的。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市建设、改造的过程中,以及环境美化和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对水景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的需求推动了喷泉行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研制成功了第一个高压喷雾系统,当时的高压喷雾系统主要由高压泵、喷嘴、管路等构成。如今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台湾等地都在不断研发改进景观喷雾系统。

美国极简主义大师彼得·沃克早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哈佛大学的唐纳喷泉中使用喷雾系统,效果极为成功,也使得喷雾成为彼得·沃克的代表艺术元素之一。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日本的多个园林绿地、广场等处大量涉及了喷雾景观。

雾景观具有一般水景的功能:防尘减噪、增湿降温的生态功能;因其本身丰富多变的物质形态而具有良好观赏功能;作为构景要素,还具有划分空间、创造虚实相生的园林空间等多重功能,以及其无限包容性所赋予的各种娱乐功能。 雾景观还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节能,节水,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明显改善周围环境的气候等。

喷雾景观没有固定的几何形状,从而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可以被圈成任何形状:小巧的点状,流觞的线状,平静的面状。

喷雾可以与雨、风等产生交互效应,随周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其美学效果也随之变化。 随风飘移时的轻逸,无风悬浮时的静,雾景或动或静,都能表现出美的形态。

从某种层面上讲,它兼具动静之意趣。在园林景观要素中,气态的水同固态的水一样梦幻多变,时常在不经意间改变一切。雾景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表现出的差异,触动人的感情变化。无论是四季变化还是昼夜交替,雾景都会给人以不同的美感。

极简主义大师彼得·沃克的景观设计作品唐纳喷泉,是由不规则的天然石块排列成一个圆形石阵及中心的雾喷泉组成。其鲜明彼得·沃克都有着自我诠释和改变,在春季和夏季,喷雾系统提供了清新的空气,有时雾气中会出现彩虹;秋季,这里的地面被丰富多彩的树叶覆盖,秋风激起点点水雾,提供了一个温馨的休憩场所;冬季时,降雪覆盖了巨石,在这安静的圆形石阵中揭示了一种神秘。

唐纳喷泉以抽象、简單的形式,利用四季和时间产生的变化极大地丰富景观,使简单的设计充满趣味和魅力。这个充满神秘感的小景,排列的石块、微微发光的雾气、折射而捉摸不定的光线、隐约出没的形体,使这里充满生气与吸引力。

雾景观不同于一般的水景观,是一种无声的水景。它幽静、沉寂、凝重或令人冥思的气氛是对自然云雾情感属性的体悟。借助水雾细密无声的特性,更加强调出凝思、静寂、意重于形的禅味。在这里雾喷泉同其他造园要素一样,它们共同凝结成一种精神,而远远不再是作为它自身而存在的了。

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中庭是枡野俊明把日本传统禅宗庭园“枯山水”的形式与现代的造景元素和手法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可以激发工作灵感的场所。日本传统的禅宗庭园通常是没有真水景的,但在这个广场中采用了两处水景——一个低矮的喷泉和一组雾喷泉。细密无声的雾喷泉不但没有破坏枯山水园林的静谧和超脱.反而赋予它一种暗示着精神的自我更新的感觉。

雾喷的构成材料主要是水,其无色的性质,更加兼容光与色。运动中的水,柔中有刚,虚中透实。加上光、色的衍射,形成光怪陆离的水、光、色的抽象混合体。

雾喷景观的设计原则主要有整体性原则、功能性原则和交互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雾喷作为一种园林造景要素,在设计时应整体出发,遵循从宏观到微观原则,对功能定位到具体设计的过程。功能性原则是结合整体环境,考虑雾喷景观是否合适,设计要“师法自然”、“因地制宜”,雾景观虽是一门新兴的形式,但已有开始泛滥之势。一味追求雾景观,而不考虑实际需要,盲目赶潮流,势必无法表现出雾景观的真正美。交互性原则是雾喷的形式灵活多变,依靠不同的喷头可以组合成各式形态,并表现出不同的景观意象,根据不同坏境的功能定位,合理选择,雾景观由于其虚渺的特性,更适合结合其他造景要素作配景或背景而存在。

雾景观的美学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都非常的高,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其价值,在植物园、湿地公园等运用较为广泛,喷雾的物理特性,可以改善植物生长的小气候,结合造景手法,创造出健康、宜人的休闲空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雾景观在我国被广泛应用,并掀起了一股“造雾潮”,但是盲目追求潮流,而不考虑场地需要,徒有其表,只会失去雾景观的价值。在今后的设计中,我们应当更加注意设计内涵,从单一的设计手法上升到一种艺术境界,深层的表达人们对自然、社会、情感的领悟和感受。

参考文献:

[1] 毛培琳,李雷.水景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2] 朱钧珍著.园林理水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3](英)威尔斯(Wills,A.)著,闫宏伟等译.园林水景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4]金涛,杨永胜著.现代城市水景设计与营造[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5](美)莱威.彼特·沃克 极简主义庭园[M].王晓俊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喷泉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外婆的美学
生活美学馆
可乐瓶里的“喷泉”
纯白美学
为什么鲸的背上有“喷泉”
喷泉冲凉
可乐喷泉
自制喷泉